APP下载

计划性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2018-01-23陆霞

中外医疗 2017年29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效果

陆霞

[摘要] 目的 分析计划性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施行计划性剖宫产手术的孕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孕妇术后使用围手术期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对照组孕妇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观察并比较2组术后预防感染效果(平均体温及血常规)及经济指标(抗生素费用及平均住院日)。 结果 观察组在平均体温、术后第4天血白细胞、中性粒細胞比、C反应蛋白、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日(4.2±1.3)d,对照组平均住院日(4.7±1.2)d;观察组抗生素平均总费用(136.2±12.9)元,对照组抗生素平均总费用(272.5±16.1)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计划性剖宫产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可以促进术后恢复,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平均住院日,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0(b)-0124-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ntibiotics in the planned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60 pregnant women underwent planned cesarean section in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erioperative antibiotics to prevent infect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ostoperative routine antibiotics to prevent infection, the infection treatment effects(mean body temperature and blood routine) and economic indexes(antibiotic fees and hospital stay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verage body temperature, the white blood cells, neutrophil ratio, C-reactive protein, incision infec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second day after operation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hospital stays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4.2±1.3)days, shorter than(4.7±1.2)days of control group; the antibiotic fe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136.2±12.9)yuan, obviously less than(272.5±16.1)yuan of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planned cesarean sec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perioperation can promote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reduce hospital costs and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Perioperative period; Infection prevention; Effect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手术,属于Ⅱ类手术切口,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剖宫产率不断上升[1]。实施剖宫产术后,产妇腹腔及宫腔均有创面与宫颈及阴道相通,因此可能导致阴道内潜在致病菌及非致病菌上行造成术后感染,对产妇、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4]。为减少剖宫产术后感染率,术前或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是必要的,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因广谱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加剧耐药菌珠的产生、患者经济负担加重。而且孕产妇和新生儿是用药的特殊人群,在使用抗生素时既要考虑孕产妇,还要考虑抗生素通过乳汁对新生儿的影响,因此剖宫产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显得十分重要[5-7]。为了研究抗生素在计划性剖宫产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该研究特方便选取了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欲行计划性剖宫产手术的60 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分别采用围手术期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或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收集在该院欲行计划性剖宫产手术的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孕妇条件为:①年龄22~40岁,孕周为38~41周,②术前无临产征兆,③术前无感染征象,④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欲施行计划性剖宫产术的孕妇,如:巨大儿、疤痕子宫、胎位不正等⑤临床实验室指标正常,⑥无术后产后出血,⑦无头孢类药物过敏史。将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围手术期用药组)和对照组(术后常规用药组)各30例,每组在年龄、孕周、孕次、手术指征、产后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组间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抗生素使用:所有孕妇均于术前给予头孢唑林钠(国药准字H37021354)皮试,确定无头孢类药物过敏。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断脐后,静脉滴注无水头孢唑林钠2.0 g,术后8、16 h同剂量再分别重复使用1次。对照组:术前及术中均不使用抗生素,术后使用无水头孢唑林钠4 g/d静脉滴注,连续用药3 d。

1.3 观察指标

(1)术后预防感染效果比较①术后72 h内平均体温②术后第4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C反应蛋白。③切口感染率:术后切口无渗血、渗液,无红肿硬结(2)经济方面指标:①抗生素费用,②平均住院日。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预防感染效果比较

①观察组术后72 h平均体温低于对照组(P<0.05),②术后第4天血常规检查:对照组白细胞平均计数、中性粒细胞比、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③观察组切口感染6.67%优于对照组13.33%(χ2=5.382,P<0.05)。

2.2 两组经济方面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日(4.2±1.3)d,对照组平均住院日(4.7±1.2)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生素平均总费用(136.2±12.9)元,对照组抗生素平均总费用(272.5±16.1)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结论

结论剖宫产是妇产科最常见的一种手术,当妊娠合并巨大儿、臀位、疤痕子宫的孕妇,为减少母婴并发症,通常需要施行计划性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术后感染原因主要与女性自身生理因素和手术因素所致,女性生殖道内寄居着大量的细菌,即使在剖宫产手术中严格遵行无菌操作规程,也会因为手术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创伤性操作而不能保证剖宫产是绝对的无菌手术。因此,给予产妇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则能有效的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促进母乳喂养[8]。围手术期是指围绕手术的全过程,具体包括手术前、麻醉和手术中以及手术后3个阶段。现行切口分类标准认为,Ⅰ类手术切口为清洁切口,指手术未进入炎症区,可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Ⅱ类手术切口为清洁-污染切口,指手术区域不伴有明显污染, 可考虑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或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抗生素预防感染,。因与生殖道相通,剖宫产手术为 II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感染应当选择抗菌谱较窄的一代头孢类抗生素,故该研究特选用五水头孢唑林钠进行预防感染。手術创面被细菌感染危险期一般在术后 24 h 内, 在治病菌侵入伤口 4 h 内对患者行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疗效,而最佳给药时间一般是术前 30 min~2 h 或在麻醉时给药。术前给药能促进母血抗生素达到有效浓度, 从而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患者伤口组织初步修复后 , 主要是通过机体免疫系统来消除侵入细菌的,然而在有效血药浓度内细菌的生长时间往往低于 48 h,因此 , 术后 48 h 未感染的切口, 继续使用抗生素并不会增加术后创面感染的预防效果, 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更严重的是可能加速耐药菌株产生。在计划性剖宫产围手术期中使用3次头孢唑林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 并与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 d预防感染效果类似。因此,计划性剖宫产产程尚未发动,感染主要要以预防为主,从而达到抑菌、杀菌、预防外源性及内源性感染的目的,最终有效的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率,同时有效的减少长时间应用抗生素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此外还能防止抗生素经由乳汁对新生儿产生影响,从而达到控制抗生素滥用的目的。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术后平均体温低于对照组,血常规各项结果也更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方式与对照组比较能更好的起到预防感染的目的。颜俭等对计划性剖宫产产妇分别采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观察组)或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对照组),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平均住院天数为(4.86±0.7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26±0.84)d[9]。该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该研究中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抗生素费用更低,提示观察组对于减轻患者经济压力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综上所述,计划性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可明显减少抗生素用量,而且能够有效预防感染,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因抗生素滥用而引起的耐药菌株产生。另外, 计划性剖宫产围手术期用药还有利于产妇尽早下床活动排便, 促进子宫复旧和恶露排出, 减少产褥感染的发生,促进母乳喂养。获得社会效应和经济利益的双重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亚柯,陈建伟.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2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案对比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7):616-618.

[2] 曹善珠.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6):834-835.

[3] 杨荔.剖宫产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240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6):86.

[4] 倪荣,贺传勇,康林.剖宫产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5):656-657.

[5] 王静怡,朱启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剖宫产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1:4病例对照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21):111-113.

[6] 范璐,张月红.不同时机应用抗生素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2):310-312.

[7] 丁屹.抗生素应用时机选择对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587-3588.

[8] 王婷苏. 抗生素用于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116.

[9] 颜俭.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生素效果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1(5):843-844.

(收稿日期:2017-07-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