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优势

2018-01-23仲淑娟

中外医疗 2017年29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治疗效果

仲淑娟

[摘要] 目的 探究采用改良型腮腺切除手术治疗患者腮腺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方法的治疗优势。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进入该院治疗的患有腮腺肿瘤的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为53例,对照组常规腮腺切除术,观察组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比较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等。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6.9±2.4)d明显要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78%,对照组为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49.2±4.9)分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采用改良型腮腺肿瘤切除术能够显著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腮腺肿瘤;外科手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0(b)-0064-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the advantages of treatment of modified parotidectomy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parotid gland tumor. Methods A total of 106 patients with parotid gland tumors treated in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March 2017 were convenient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parotidectom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modified parotidectomy,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6.9±2.4)d,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was 3.7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0.7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The postoperative life quality score was (49.2±4.9)poi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use of modified parotidectomy can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therefor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Parotid neoplasms; Surgical operations; Treatment effect

腮腺肿瘤是一种多发于口腔颌面部的肿瘤疾病,腮腺肿瘤的主要特点是疾病的病程较长,疾病初期患者的症状不明显,容易被患者忽视,而该病若不能的得到及时的医治会由良性肿瘤转化为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因此,对与腮腺肿瘤应当做到及时检查,及早发现并采取合适的方式治疗疾病,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腮腺肿瘤的手段主要为手术治疗,但是由于腮腺位置与人的面部神经联系较为紧密,在手术过程中一旦伤及患者的面部神经会导致面瘫等危险情况的发生,患者的五官会受到神经的影响出现口眼歪斜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面部的美观。给患者带来困扰,影响疾病的正常康复。为探究采用改良型腮腺切除手术治疗患者腮腺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方法的治疗优势,该文将2014年1月—2017年3月进入该院进行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进入该院进行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男性27例,女性26例,年龄18~67岁,平均(36.7±4.3)岁,左侧腮腺肿瘤25例,右侧腮腺肿瘤28例,腺瘤27例,Warthin瘤26例;肿瘤直径2.2~3.6 cm之间 ,平均(2.56±1.39)cm。观察组53例,男性25例,女性28例,年龄18~67岁,平均(37.47±3.9)岁,左侧腮腺肿瘤26例,右侧腮腺肿瘤27例,腺瘤25例,Warthin瘤28例;肿瘤直径2.1~3.5 cm之,平均(2.46±1.28)cm。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endprint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共53例,采取传统的腮腺肿瘤切除手段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处理,麻醉药物发挥作用后,在腮腺肿瘤患处开“S”形切口,寻找到病灶后切除患者腮腺浅叶组织、腮腺管以及腮腺肿瘤,同时将腮腺深叶手术形成的切口处进行结扎并放置引流管,对切口处进行清洗与消毒后缝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共53例,采取改良型腮腺肿瘤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首先对患者行全身麻醉,选择特定的位置进行切口,从患者的颌后经耳垂后开刀,再开口时,要紧靠在患者耳屏游离缘的内侧,随后绕过患者耳垂后沟到达患者的耳廓后沟的2/3处后,向枕发际线方向旋转75°钝性分离,暴露出患者的病灶部位,切除腮腺浅叶与肿瘤,与传统的腮腺切除方法不同的是改良型的腮腺切除方法保留患者的腮腺管,最后将患者术后腮腺组织的残端进行结扎[3]。处理伤口后对于腮腺腺体周围的淋巴结组织进行去除,并利用带蒂的胸锁乳突肌补充切除过的腮腺并放入引流管,对切口处进行清洗后缝合伤口。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询问排除患者的过敏药物后给予抗感染药物,在手术完成后24 h后取出引流管,并且加压包扎一周的时间。

1.3 观察指標

比较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后患者的治疗效果,例如患者的手术情况,如患者术中的出血率,术后住院时间的长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感染、由于面部神经受到损伤出现的面部瘫痪,Frey's综合征等;生活质量评分包括患者术后的饮食状态、痛感、睡眠质量等,生活质量评价的总分为60分,患者评价的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治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利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5±1.9)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9±2.4)d(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8%,对照组20.75%(P<0.05),详细结果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49.2±4.9)分,对照组为(35.4±5.3)分(P<0.05),详细结果见表3。

3 讨论

腮腺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颌面部肿瘤类型,对腮腺的结构研究发现,腮腺中大多数负责分泌的腺体以及导管均为腮腺浅叶,而肿瘤大多出现在腺体以及导管位置,因此腮腺肿瘤也多发生于患者的腮腺浅叶[4];因此在临床上常规的手术治疗中均采取切除患者腮腺浅叶的方式进行治疗,在传统手术治疗过程中对于腮腺病灶的切除效果较好,但是手术过程中由于选择‘S型切口方式涉及到对患者面部神经的游离与解剖的过程,并且会从面神经的浅面将患者的病灶部位切除,因此易引发较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也是目前医务工作者积极探寻的领域[5-6]。

在该文中,该研究采用改良型的腮腺肿瘤切除手术,在手术切除过程中保留患者的腮腺管以及腮腺前部,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5±1.9)d,观察组为(6.9±2.4)d,在马丽娟[7]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长为(10.6±2.3)d,而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为(7.2±1.6)d,与该研究中结果相似;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75%,而观察组仅为3.78%,在冉屹东等[8]的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8.8%,而观察组患者的发病率仅为3.9%,与该文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49.2±4.9)分,而对照组为(35.4±5.3)分。这些数据表明采用改良型的腮腺肿瘤切除手术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采用改良型腮腺肿瘤切除术能够显著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翠霞.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3):63-64.

[2] 郭琦.改良型腮腺切除术与传统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4,9(4):32-33.

[3] 吴文艺,张丽婷,王朝阳,等.沿下颌缘支逆向解剖面神经在腮腺肿瘤手术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2, 30(4):466-468.

[4] 范小红.腮腺切除术116例并发症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4680-4681.

[5] 黄晓悫,吕志刚,李万辉,等.腮腺良性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及其并发症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2905-2907.

[6] 李永平.改良型腮腺切除术在腮腺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9-10.

[7] 马丽娟.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优势[J].大家健康,2016,10(21):104.

[8] 冉屹东,周彪.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优势评估[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2):158-160.

(收稿日期:2017-07-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治疗效果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肝胆胰外科手术与动、静脉自然分流
动物外科手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