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心理干预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疗效评价

2018-01-23陈凯叶莉军

中外医疗 2017年29期
关键词:老年人

陈凯+叶莉军

[摘要] 目的 评价综合心理干预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门诊体检筛查诊断为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入院184例,每收集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A组入选90例,B组94例。A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B组在用药基础上,运用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包括运动治疗、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工娱治疗、支持心理治疗、正念治疗,持续干预3个月。对比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老年人抑郁量表(GDS)评分情况。 结果 A组退出5例,B组退出4例。组内对比,3个月后A组、B组HAMD评分分别为(8.6±1.5)分、(7.1±1.8)分低于治疗前(11.1±1.3)分、(11.3±1.5)分,组间对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A组、B组GDS评分分别为(12.9±2.5)分、(10.4±3.1)分,低于治疗前(18.4±2.6)分、(18.9±3.5)分,组间对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抑郁药物治疗有助于减轻老年患者的抑郁水平,其中配合综合心理干预的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 老年人;首发抑郁症;综合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0(b)-0048-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 Methods 184 patients diagnosed as first-episode senile depression by outpati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from February 2015 to August 2016 conveniently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 group A(n=90) and group B(n=94). 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escitalopram oxalate. Group B adopted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medication, including exercise therapy, social support system, utility treatment,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orthodox treatment and continuous intervention for 3 months.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and 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5 patients were withdrawn from Group A, 4 patients were withdraw from group B. After three months, the HAMD score was (8.6±1.5)points and (7.1±1.8)points in group A and group B,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of (11.1±1.3)points and (11.3±1.5)points respectively; and that of group B was lower than group A,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GDS scores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12.9±2.5)points and (10.4±3.1)points respective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of (18.4±2.6)points and (18.9±3.5)points, and that in group B was lower than the group A,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ntidepressant therapy can help to reduce the level of depres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s more remarkable.

[Key words] Elderly; First-episode depression;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抑郁癥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老年人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因社会环境特别是养老环境变化、慢性病以及脑血管病发生率上升,老年人抑郁症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1]。老年人抑郁危害极大,已成为老年人自杀的主要原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年人罹患抑郁症后,就诊意愿不足,无法获得有效的干预治疗,导致疾病恶化[2]。但也有报道显示,过多的干预,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反而可能会加重心理负担,目前尚无规范的老年人抑郁症心理治疗策略。该次研究试以2015年2月—2016年8月该院门诊体检筛查诊断为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入院184例,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门诊体检筛查诊断为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184例入组。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8分;④首次发病,入院前未接受系统抗抑郁药物治疗;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近1个月有感冒、发热等感染性疾病史;②合并其他严重的脑器质性疾病,引起抑郁;③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如精神分裂症;④重大疾病急性期,如脊柱骨折康复期。退出标准:①无法获得随访;②其他疾病急性发作,如脑卒中;③未获得随访;④采用计划外的干预治疗;⑤突然出现负性事件,如失独。入选对象184例,每收集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A组入选90例,B组94例。A组,其中男43例、女47例,年龄60~78岁,平均(67.3±10.3)岁。居住情况:独居21例,与配偶居住50例,其他19例。有养老保险42例。参加了老年人相关的活动团体,如广场舞组织11例。子女情况:无或失独25例,1个40例,多个25例。文化水平:文盲11例、小学34例、中学及以上45例。患病情况:高血压42例、糖尿病10例、慢性支气管炎24例、冠心病5例。功能障碍:跛行12例,视力受损(标准视力表<0.5)26例。有宗教信仰32例。B组94例,其中男45例、女49例,年龄60~80岁,平均(67.3±9.5)岁。居住情况:独居23例,与配偶居住51例,其他20例。有养老保险44例。参加了老年人相关的活动机构,如广场舞组织13例。子女情况:无或失独27例,1个41例,多个26例。文化水平:文盲13例、小学36例、中学及以上45例。患病情况:高血压44例、糖尿病11例、慢性支气管炎25例、冠心病6例。功能障碍:跛行13例,视力受损(标准视力表<0.5)25例。有宗教信仰35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患病情况、子女情况、居住情况、养老保险比重、参加了老年人相关的活动团体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A组 仅单纯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0 mg/片),初始计量10 mg/d,第2周根据病情部分患者可增加至20 mg/d,连续12周。

1.2.2 B组 在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基础上,联合綜合心理干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运动治疗:若身体条件合适,建议每周1次的有氧运动,鼓励进行户外运动,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户外郊游、徒步等活动,呼吸新鲜空气。(2)构建社会支持系统:①联系家属,开展沟通,让他们给予更多的支持,有时子女一个电话、一句问候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要求家属每周尽量1个电话,特别是在佳节时,需要及时送上问候;②鼓励老年人参加相关活动团体,从中牵线搭桥。(3)工娱治疗:推荐老年人做自己感兴趣的工娱活动,如棋牌、绘画、木工、陶土、编织等。(4)支持心理治疗:①首先,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目标对象的信任,移情患者,表达对患者的同情、关爱与支持,随时对患者提供咨询,进行疾病相关保健、宣教,如饮食管理、情绪控制等,帮助患者开展慢性病的管理,加强沟通,让患者勇于沟通,敞开心扉,剖析自己,重视倾听,以自身乐观、积极的态度感染患者;②其次,开展相应的支持,剖析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发放治疗读本,1次/周,持续12周,在朝阳、明亮、有沙发的治疗室内进行,时间30 min/次,先倾听与解释,让患者敞开心扉,积极主动的说出自己的问题,注意倾听,有言语以及非言语性的反应,如“嗯”“是的”,重视微笑、目光交流、身体前倾等动作,鼓励宣泄,而后表达支持与鼓励、说明与指导,与患者就自身生活现状、疾病管理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寻找应对困难或处理问题的恰当方法,纠正错误的观念,重视改善对象的处事态度,许多老年人都有性格特点,需要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改变人生态度。(5)正念治疗:1次/周,由专业心理治疗师,进行正念治疗。1.5~2 h/次,包括观呼吸、躯体扫描、正念知觉散步、观想法等,有意识的观察每一刻的内心体验,让患者了解控制自身感觉、情绪的目的以及作用,正确的看待情绪的变化,正确的认识自身,以开放的态度去接收体验自己。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对象均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老年人抑郁量表(GDS)评分,临床疗效以HAMD减分率为疗效评定标准,减分率≥75%为痊愈,50%≤减分率<75%为显著进步,25%≤减分率<50%为进步,减分率<25%为无效,进步以及以上为有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干预前后组内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AMD评分对比

A组退出5例,B组退出4例。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A组、B组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GD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A组、B组GDS评分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A.B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A组痊愈13例,显著进步29例,进步27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1.18%;B组痊愈21例,显著进步29例,进步3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

3 讨论

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生机制较复杂,该次研究剔除了颅脑病变相关的抑郁症患者,入选对象发生抑郁主要心理社会因素有关。Meta分析显示,存在盲与视力损伤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约为26.8%高于普通老年人,提示功能障碍、病理因素在老年人抑郁症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3]。另有报道显示空巢老年人抑郁症发生率是普通老年人的2倍以上[4]。当前,我国老年人的生存环境发生率较大的改变,空巢老年人比重、失独持续上升,部分老年人无养老经济支持,同时因伴有慢性疾病导致功能障碍,生活质量显著下降,这些都成为抑郁症的致病因素。这些因素长期存在,抑郁症状无法快速改善、病情无法及时控制,老年人抑郁症会持续存在[5]。endprint

据研究指出,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时,联合药物与心理治疗方法后,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约为88%~96%,而在该研究中,B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到90.00%,与前人研究相一致。另外有学者表示,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期间,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该研究中,A组单纯的抗抑郁药物治疗,B组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包括运动、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工娱治疗、支持心理治疗、正念治疗。这些措施都有大量的证据支持,确实有治疗作用。如运动治疗,有助于降低生活依赖性,进而减轻抑郁症状,户外环境大量的负氧离子有助于减轻缺氧表现,改善与提高老年人注意力、记忆力、反应速度、思维能力、想象力,陶冶情操、抒发情感,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6]。支持心理治疗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减轻负性事件对心理状态带来的不良影响[7]。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有助于帮助患者进行更多的社交活动,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对象的HAMD、GDS评分评分均显著下降,但B组下降更为显著,HAMD评分由治疗前的(11.3±1.5)分降低至3个月后的(7.1±1.8)分,GDS评分由治疗前的(18.9±3.5)分降低至3个月后的(10.4±3.1)分,提示在用药基础上,主动的心理干预治疗疗效更为理想,这可能与主动训练有助于帮助患者构建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其情绪控制能力有关。

开展老年人心理治疗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坚持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条件、需求,选择合适的策略;②对于严重的抑郁症、脑器质性病变后抑郁,有自杀行动的对象,有必要采取更积极的干预治疗策略,如用药、及时送医,在现实社会中,因失独自杀的老年人并不鲜见[8];③坚持持之以恒的原则,提供更多的关注,加强管理;④抓住主要矛盾,了解患者抑郁产生的焦点原因,如子女陪伴少、独居等,针对性的解决。

综上所述,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抑郁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參考文献]

[1] 欧阳文婷,肖义泽,段义军.中国≥60岁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Meta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9):1149-1152.

[2] 郭家梅,曾可斌.中国人群抑郁症自杀危险因素的 Meta 分析[J].重庆医学大学学报,2013(12):1495-1499.

[3] 冯莎,吴伟栋,卢建龙,等.盲与视力损伤老人抑郁症患病率的Meta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6,43(2):183-187.

[4] 苑杰,齐文风,刘昊,等.抑郁症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34(15):6783-6787,6674.

[5] 王彦彬,姜长青.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与非理性信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5-8.

[6] 吴志建,宋彦李青,王竹影,等.运动干预对女大学生抑郁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6,15(3):42-43.

[7] 古枯银,周璇,李洁媚,等.广州市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广东医学,2015,36(21):3384-3386.

[8] 卢慕雪,郭成.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2):263-271.

(收稿日期:2017-07-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无“微”不至,才能让老年人更幸福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老年人,你为何得不到赡养?
老年人春节出行,如何保持身心愉快
老年人冬季起床应注意什么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