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琴弦上的轻盈舞步
——评《弦·夜》琴舞交融

2018-01-23

黄河之声 2018年1期
关键词:探戈大提琴舞者

水 利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这是一场大提琴、钢琴、舞蹈三者的对话,舞者随琴弦交融的音符起舞,和弦绵延伸展,与琴蜷缩缠绕,在这一场琴与舞的视听盛宴之下,音符因舞蹈而充满生命力,舞蹈在琴语的诉说中更具有故事性。

2017年9月23日晚,一场跨界独奏音乐会——大提琴与舞蹈的对话首演音乐会在广西音乐厅如期举行。本场音乐会是以陈卫平为首的大提琴与吴少杰的钢琴二重奏伴以陈琪等舞者表演的现代芭蕾三种艺术形式同台演出,琴弦的交错、轻盈的舞鞋,采用音乐与舞蹈跨界合作的新颖模式,力求将大提琴的低沉音色与芭蕾的优雅简洁之美进行融融合,呈现出古典钢琴与现代芭蕾的交融之美,共同开启了一场充满实验性、创造性和新鲜感的演出形式。

一、主题:主创人员

观节目预告,主创人员是票房号召力的重心。

陈卫平,“学院派”大提琴独奏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大提琴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国内外诸多比赛中屡获荣殊,且于2000年获得第四届全国大提琴比赛银奖,这是上海音乐学院大提琴专业在此之前和之后十年获得过的最高荣誉。作为新锐独奏家,活跃于世界音乐舞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评价他的表演为“才华横溢的中国音乐家”。

吴少杰,知名钢琴演奏家。以台湾地区教育部留学奖学金及英国西伦敦大学博士班奖学金旅欧八年,先后荣获奥地利国立格拉兹音乐暨表演艺术大学Postgradule最高演奏文凭师事 Manfred Tausch,英国曼彻斯特RNCM皇家音乐学院硕士,英国西伦敦大学博士。2014年获意大利国际Don Vincenzo Vitti钢琴大赛第一奖。

陈琪,上海芭蕾舞蹈团编导。2009年参加瑞士洛桑国际芭蕾舞比赛获决赛奖章;2016年编创作品《共·鸣》、《天黑以后》摘得华东专业舞蹈展演多个奖项;2017年5月创作作品《自由》获上海舞蹈“新人新作奖”;2017年7月于中国国家大剧院举办吴虎生、陈琪创作专场《起点》,同时该作品参演于国家大剧院与中国舞蹈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舞蹈十二天”。

而这三位优秀的音乐家会如何将古典音乐的恬静与幻想、德彪西乐曲的千变万化呈现给观众呢?这场以大提琴为主导,辅以钢琴,由舞蹈家来呈现其中的部分作品,把音乐可视化的音乐会又会带来一种什么样的视听盛宴呢?不免让人期待。

二、跨界协奏风:音乐与舞蹈

音乐形式的新颖独特,是这场音乐会引人注目的第二要素。

在还未观看演出之前,许多观者想必也是有着如我般疑惑:一场大提琴音乐会,却有舞蹈演员在舞台穿插表演,观众们会不会过度关注现场的舞蹈,而影响了对音乐的注意力呢?然而在欣赏《梦幻曲》之后,这种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完全将笔者的疑惑迎刃而解。

只见舞台变为一个沙龙,诺大的舞台上一把黑色椅子置于中央,其右侧静放着一架黑色三角架钢琴,周围零零散散的倾斜着几把椅子,错落有致,配以灯光,营造出情调十足的情景。陈卫平身着干净利落的白色衬衣款步登台,手持大提琴落入正中央的座椅之上,迅速调整大提琴的位置,运用娴熟的技巧将悠远深沉的通奏低音与温暖柔和的旋律线条同时呈现于听众面前,音乐会正式拉开帷幕。随后钢琴演奏家吴少杰着一袭黑色礼服登场落入席中,两人相互示意后带给观众舒曼的《梦幻曲》。在主题简洁的乐曲中,舞者身着简约的现代服装随着旋律起伏均匀,相继以细腻轻盈的舞步走向舞台,他们行走的身影在丰满温和的和弦衬托下,仿若耳畔琴弦的低吟,倾诉着对未来充满的美好憧憬,迅速将听众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境界。

舞蹈家陈琪踩着《梦幻曲》的尾巴,进入到皮亚佐拉的探戈小品《遗忘》的世界中。在大提琴与钢琴所呈现出的简洁、朴素的音乐语言里,陈琪随旋律的起伏尽情而舞,用蜷缩的姿态表现孤寂,用重心的失衡诉说无助,用绵延的伸展和骤然的爆发记录心绪的波动,整首作品中被悲情、委婉、舒缓、伤感充斥着,完美的表现了人们内心深处厚重、深沉、含蓄的感情。接下来演奏的《自由探戈》旋律一开始,便表现出强烈的紧张感,在这种急促的音乐背景下,舞蹈演员逐一登场,用快速而紧迫的步伐及舞姿展现音乐主题,紧张气氛结束后,群舞演员背对着舞台依次坐在座椅上,似乎表现出一种人们对死感到惋惜、心痛和不甘。

弗雷的《悲歌》与之前的《自由探戈》节奏对比鲜明却又似乎在情绪上层层递进,音乐上钢琴先声响起,大提琴紧跟其后,在大提琴低沉的音色衬托下,陈琪用缓慢的舞步从背对着舞台的群舞演员穿插而过,在静止不动的群舞演员面前,最后蜷缩在舞台一旁的陈琪更显孤独。群舞演员随着旋律的变化,各显姿态,似乎每个人都在诉说着无助,将舞蹈中的情绪与音乐完美交融,直接将人们带入主题,产生一种伤感、低沉、忧郁的内心活动。

三、古典与浪漫:从选曲言

这场美妙优雅的音乐与舞蹈的对话,由不同的乐曲构成,分为上下半场两场,上下半场的曲目风格是不同的。上半场以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为主线,由《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第一组曲前奏曲》拉开序幕,接着带来舒曼的《梦幻曲》、皮亚佐拉的探戈小品中的前两首《遗忘》与《自由探戈》、弗雷的《悲歌》以及圣桑的《热情的快板》;随后的钢琴独奏,呈现印象主义风格的作品,包括德彪西的《版画—雨中花园》、《意向集:第一集—水中倒影》;以及神秘嘉宾带来的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奏鸣曲》,最后以马斯涅《沉思》结束了上半场的演出。在简短休息之后,以舒曼的《五首民谣格小品》开始了下半场的表演,接下来依次演奏了圣桑的《天鹅》、德沃夏克的《母亲教我的歌》、约翰·威廉姆斯的《辛特勒的名单》,最后整场演出在皮亚佐拉的《大探戈》配以的双人舞完美的落下帷幕。

有趣的是,上半场既有巴赫时期古典宫廷的音乐作品,又有德彪西印象主义时期的作品,舞蹈家们用比较现代的舞蹈来表现,整体的舞蹈色彩非常丰富,观众可以感受到一种绚丽多彩的感觉。而下半场的曲目较多为浪漫主义时期的民谣,舞蹈家们反而用古典一些的方式来表现。如圣桑的《天鹅》与皮亚佐拉的《大探戈》,在大提琴与钢琴音乐的衬托之下,不论是在《天鹅》哀婉抒情动人的主题中,身着一袭白色舞衣的舞者在简单的旋律节奏中,用优雅的舞姿刻画出一个栩栩如生却又令人怜悯叹息的高贵纯洁迷人的生动形象,还是在皮亚佐拉的《大探戈》复杂节奏之下,舞者用唯美的双人舞表现琴弓与琴弦的交织,演绎的一场两人从相爱、争吵、等待到和好的爱情故事,生动的表现出舞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绪的低落、紧张以及从归于好的珍惜之情,都让笔者深深沉浸在音乐与舞蹈营造的情境之中。

音乐会值得一提的是,神秘嘉宾陈卫平老师的老同学——现任职于广西大学小提琴家黄鹏老师的到来,舞蹈演员与之即兴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舞蹈演员的专业能力和音乐素养。音乐会上,大提琴、钢琴和舞蹈家们的合作可谓是水乳交融,古典曲目与现代作品交错出现,舞者以肢体语言来表现大提琴的质感,打破惯有的肢体运动轨迹,表现出了大提琴流畅优雅的外观线条,旋律的跃动感知色彩斑斓的舞姿,跨越与融合,让音乐与舞蹈变得更加“立体”。

四、结语

本场大提琴、钢琴与舞蹈的首演音乐会在广西音乐厅的成功举办,呈现出视觉化、综合性、多元化的特点与面貌。我们都知道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只有通过欣赏音乐,我们才能感受到其魅力所在。而舞蹈艺术的人体美、肢体美,二者的结合体现了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共同的语言节奏。这种从光影、独椅到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从音符、乐谱到音乐、再从音乐中投影出形象,从大提琴、钢琴、芭蕾到琴与舞的跨界、融合……艺术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交错,使得艺术作品推陈出新,独立自我的呈现不再显得势单力薄,也可以说艺术本就相通、互补、互融,而这种“跨艺术”表现手法的现代性趣味也是令人津津乐道。

当晚的音乐厅座无虚席,听众们带着满怀期待的心情来欣赏这场音乐与舞蹈对话的创意音乐会。这种艺术的跨越与融合无疑不是本场音乐会给大家带来的一大惊喜,且从现场掌声雷动的场面就已经得知本场音乐会的举办是成功的。

猜你喜欢

探戈大提琴舞者
舞者
大提琴之味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大提琴的沉静之美
风中的舞者——蜡梅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机械舞者
雷军的汽车探戈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一曲探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