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田东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

2018-01-23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农业局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8年1期
关键词:田东县田东经营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成为百色市农民合作社发展较快的县域之一。

一、田东县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

从数量上看,目前,田东县农民合作社登记数达511家,在百色市12个县区中排名第一,占全市合作社总数的21%。涉及多个行业,其中,种植业占47%、养殖业占39%、服务业占8%、营销组织占5%;贫困村合作社达65家,占全县总数的12.7%。合作社成员从最初的2000多户增加到1.1万多户,增加近5倍,注册资金达61138万元,涵盖香米、养殖、林果、蔬菜、甘蔗、竹子等产业。从地域上看,兴起的合作社主要分布在河谷四镇一带,南北山区乡镇相对较少。其中,平马镇87家,祥周镇94家,林逢镇74家,思林镇76家,作登镇43家,印茶镇35家,江城镇14家,朔良镇34家,义圩镇34家,那拔镇20家。合作社带动农户数3.83万户,户均年增收比非成员高600元以上。从金融扶持看,田东的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供给者,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大多数合作社寻求贷款的首要选择。整体看来,虽然田东县农民合作社注册数百家,但大多数规模小,发展还处于萌芽状态,需进一步推动其发展壮大。

二、田东县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重要举措

1.加强组织领导,激发农户兴办合作社的热情。多年来,百色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发展农民合作社,先后下发了多个文件,积极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组织专门力量,深入乡村、农户,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提高农户的合作意识,增强农户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促进了合作社健康发展。田东县注重引导合作社再联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先后成立了4家联合社:广西田东鸿凤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田东县高山源农林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广西田东县百香宝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广西田东兴东优农专业联合社。

2.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合作社发展水平。田东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民合作社,充分调动群众入社积极性。近年来,田东县共举办包括农民合作社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班7期,培训人员600人次,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提高了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3.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目前,田东县共有36家合作社被评为市级及以上示范社,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7家,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15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4家。根据市场需求,田东县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将分散生产调整为规模生产,将分散自销调整为统一销售,有效提高了农户收入。如在祥周镇政府引导下,中平村农户组建了无公害蔬菜合作社,有成员380户,种植辣椒、香葱等蔬菜5000多亩(含复种),辐射带动当地及周边百度村、祥周村近4000人种植蔬菜。在合作社的努力,吸引了贵州、四川、重庆、广东等地客商长年驻村收购,每年农户销售蔬菜收入高达1800多万元。

4.加大财政扶持和信贷力度。田东县积极统筹各个途径,帮助农民合作组织向各级财政争取项目扶持。如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无公害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思林丁香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思林镇竹子产业合作社等45个合作组织分别得到各级财政扶持,总金额达2485万元,使合作组织的软硬件设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此外,各有关业务部门积极帮助合作社与田东县北部湾村镇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进行沟通,使合作社获得资金支持。

5.合作社发展与“两区”建设有机结合。田东县是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各级政府注重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引进外地龙头企业或本地龙头企业参与农业开发,走“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大企业把资金、技术等注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村特别是贫困村的脱贫致富。如田东县企业家黄福海创办帮尔药业有限公司,在田东县山区推广种植猫豆(狗爪豆),四川籍的邓牟界在印茶镇龙贵村推广种植金银花等,两位带头人分别牵头成立了田东印茶镇龙兴猫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田东印茶镇贵丰金银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在贫困村发展脱贫产业。

6.引导合作社发展产旅结合。田东县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注重引导农民合作社在产旅结合中发展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如田东县平马镇百冠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芒果种植、收购及销售为主,在林逢东养村规模种植芒果,总面积达1100公顷,积极打造芒果示范区基地,成为全县“芒乡红城一日游”的景点。祥周镇模范村组建旅游专业合作社,开发当地龙潭灵湖,在产旅结合方面进行探索,初步取得良好成效。

7.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一是成立机构。田东县专门成立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经管站,并指派专人负责指导,使其掌握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熟悉了解合作社的筹建、设立与登记流程。二是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协会转变为合作社,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三是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进入市场,促进农民增收。龙头企业是带动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力量,农民合作社在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如思林镇竹子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有4860户成员,依托龙头企业金荣纸业公司,大规模种植竹子,并将竹子卖给金荣纸业公司,不但为企业提供了生产原料,农民还从中每亩获益超千元。四是鼓励合作社开展品牌建设。目前,田东县农民合作社拥有“鸿平”“作登瑶鸡”“大诺鸭”“思林丁香鸡”“百敏”“仑圩”“升华”“俏美人”“百冠果业”“桥礼”“鱼梁”“杏花林”等注册商标,提高了市场知名度。

三、促进田东县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田东县农民合作社取得了较好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总体上还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合作社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内部运作不规范、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薄弱、品牌及质量认证观念意识不强、经营方式落后等问题,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瓶颈。因此,在新形势下要促进田东县农民合作社发展,应从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力度、狠抓示范、发展品牌战略和加强宣传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1.提高思想认识,注重自身建设与发展。积极宣传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法规条例及有关知识,特别是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农民合作组织要大力宣传,积极推广。鼓励外来及返乡创业人员积极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着力培育、引导农机合作社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2.加大扶持力度,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一要加大财政资金扶持。政府应对合作社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兴办服务设施的项目给予支持,以增强合作社市场竞争力和对成员服务的能力。二要加强信贷方面的支持。金融部门应对制度健全、经营业绩良好的合作社予以一定的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帮助解决合作社资金不足的困境,建立一批信贷支持示范点。三要实行政策优惠。在税收征管、土地使用等方面对合作社实行倾斜政策,适当减免或返还已登记成立合作社的所得税、增值税。另外,还可以对提供生产经营服务的合作社免征营业税,对兴办加工、流通实体给予税收优惠等。

3.狠抓示范,稳步推进。建立田东县农民合作建设示范点,以广西田东隆祥兔业农民专业合作总社、田东县思林镇真良村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思林丁香鸡农民专业合作社、田东县平马镇百冠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思林镇竹子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试点;抓好无公害生态养殖、香葱品牌打造,以“公司+基地+合作社”模式发展竹子种植;抓好财政支持,建议政府每年安排扶持资金用于合作社特别是示范点的建设,建立合作社贷款财政贴息基金,支持合作社开展教育培训、购置必要的生产经营设施、申报“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以及合作社示范建设。

4.突出地方特色,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品牌战略。围绕田东县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大力支持包括农民合作社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认证和品牌创建工作,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批在自治区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同时,加强合作社与超市的对接,完善营销网络,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生产效益。田东县现已创建香米、香油、香蕉、香芒、香猪、香鸭等“田东八香”系列,并整合“八香”系列,在产品生产标准化、商标统一使用、产品质量认证等方面打造田东特色农业品牌。此外,建议农业部门牵头,畜牧水产、住建、国土等部门积极参与,做好林逢镇畜牧产业园的发展规划,做好雄桂牧业等涉农大企业与合作社的结对发展工作。同时,要加强养猪、养牛产业的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管理、良种推广、规模经营、市场营销对接,打造田东生猪品牌;加强香葱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成员规范入社、品牌使用、产品市场竞争,打造“鸿平”香葱品牌,进一步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品牌意识。

5.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利用各级行政组织资源,通过会议形式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二是有关职能部门结合业务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宣传合作知识;三是通过各级党校、高等农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及相关涉农培训机构开设合作社专业课程,每年举办几期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班,争取所有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有机会轮训一次;四是通过合作社向成员以及农村青少年宣传合作社知识。

6.重视人才培养,增强发展潜力。应重视提高合作社人员素质,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农技人员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任职,加强合作社发起人、带头人的教育与培养,以提高合作社的发展潜力。科学制订规划和做好培训工作,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方法灵活的要求,建立业务培训制度,重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农业生产和运销大户进行经营业务培训,使他们熟悉相关理论和政策,减少经营决策的局面性与片面性,更好地引导广大农民参加并办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7.进一步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到全县产旅结合发展系列工作当中。利用2年—5年时间,在县内扶持打造一批宜看、宜居、宜游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综合示范园和特色“农家乐”示范点,建成集农业产业示范、田园风光展示、农史农具博览、旅游休闲观光、农村生活体验、特色民俗接待和农家特色美食为一体的省、市级多功能园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消费群体需求,构建起“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网络。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在田东县境内南北两翼、龙须河岸线和右江河谷一带,着力培育东部山水人文红色旅游休闲观光带(定阳、广养、真良、兰芳),南部古榕江田园风光体验带(大诺、桑洞),西部生态农业观光带(四平、中平、新州),北部棋盘滩生态观光旅游带(福星),中部芒果生态农业观光带(东养、林驮、福兰、公靖)等五条精品休闲观光线路,打造田东休闲观光农业品牌。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农业局供稿)

猜你喜欢

田东县田东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墨韵书香
“童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广西田东县林逢镇科普惠农乡村e站站长蒙宥百:流翔高钙来了,角斑病奇迹般的走了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第六届“我是小画家”绘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日本:央行明年换帅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必要时或再度放宽政策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必要时或再度放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