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烘干温度对玉米质量的影响

2018-01-23陈丽萍

黑龙江粮食 2018年11期
关键词:质量指标变性脂肪酸

□陈丽萍

(黑龙江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干燥过程中,一般称粮食所允许的最高加热温度为最高加热温度。干燥介质的温度,直接决定着粮食的受热温度。最高加热温度取决于粮食的耐温性。耐温性主要与粮食的化学成分及籽粒的结构有关。

不同的加热温度对不同的粮食品质有不同的影响。下面介绍一下加热温度对玉米各项指标的影响。

1.营养成分受到破坏

玉米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当温度过高时会使淀粉和蛋白质发生糊化和变性,从而失去应有的营养成分,玉米在57度以上时,淀粉结构发生变化,蒸煮粘性发生下降变化,不易成团,食用时失去香味,口感发散,并有粘牙的现象。

2.加热温度对淀粉的产率有影响

淀粉由大小不同的淀粉颗粒组成,在一般情况下,淀粉不溶于冷水,而溶于热水。淀粉溶于水会引起膨胀。当温度在60℃以下时,变化不明显,但超过70℃时,淀粉可能会发生糊化,当烘干温度在90℃以上时,一次完成烘干作业的玉米,其淀粉品质会受到显著的不良影响。美国詹逊等人于1975年报告说,当对玉米进行100~142℃的水热处理时,玉米所含麦芽搪(淀粉水解产物之一)的数t增加约4倍,从9.4毫克增为35.5毫克。说明玉米中的淀粉发生了部分水解,淀粉产率降低。

3.对粮食中的蛋白质的影响

蛋白质是一种亲水性胶体,它的热敏感性极强,在高温作用下,粮食中的蛋白质会发生变性,使其吸水膨胀能力减少,加热温度越高蛋白质变性程度越大。据资料介绍,当玉米加热到143℃时,玉米中能被氯化钠提取的蛋白质数量会显著减少。高温烘干能使粮食中若干种氨基酸遭到破坏。

4.对酶的影响

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粮食作为有生命的机体,它的一切生化过程都是由各种酶来进行催化和调节的。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但温度超过55℃时,酶的活性就会降低,如果继续升高,酶的活性可能完全遭到破坏,这是因为温度过高造成酶蛋白质变性。

5.对玉米脂肪酸值的影响

在烘干过程中由于控制不好温度容易引起玉米产生热损伤粒,一般在50度以下,对玉米的色泽和味道影响不大,脂肪酸值变化也不明显。新收获的玉米自然干燥后脂肪酸值一般含量在40mg/100g左右。当玉米进行烘干时,粮温在55℃以下时,脂肪酸值会比自然烘干时降低7mg/100g,当烘干温度提高时,玉米脂肪酸值不断提高,尤其是当玉米成熟度不好的时候,玉米颜色发灰,还会出现焦糊粒(热损伤粒),失去原有玉米甜味,脂肪酸值变化较大。所以由于烘干条件的不适宜,引起了质量指标发生变化,不宜继续储存和流通,只有轮出。

6.玉米的破碎粒和热损伤粒含量偏高

玉米的破碎粒和热损伤粒含量是反映玉米品质的一项重要的指标,玉米质量指标中规定三等玉米的不完善粒不能超过8%(不完善粒包括虫蚀粒、破碎粒、病斑粒、生芽粒、生霉粒、热损伤粒)。破损粒和热损伤粒增加,不完善粒总量就会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要求。由于高温干燥产生的破碎粒和热损伤粒增加,造成玉米的不完善粒含量过高,品质下降,甚至降等。高温干燥还会造成玉米表皮爆裂,爆裂的玉米在装运过程中会产生籽粒的破碎,并加大了玉米储藏中发霉的机会。通常解决办法是采用过筛的办法,减少人为造成粮食的减量和经济损失。所以一定要控制烘干温度,以减少对粮食的人为损失。

7.对发芽率的影响

不同的粮食所能忍受的温度是有差别的。在保证发芽率为95%以上时,玉米为51℃(相对湿度为7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芽率会逐步降低,甚至全部失去活性。

综上,加热温度对玉米的质量指标和品质指标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正确选择适宜的烘干温度,来确保不同用途玉米的品质。

猜你喜欢

质量指标变性脂肪酸
短链脂肪酸衍生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更正启事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护理下全院护理质量指标监控系统的探索研究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征兵“惊艳”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汽车润滑用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及其意义
烧结矿组成和结构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