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大代表为遏制违法推销“保健品”支招

2018-01-23王旭东

中国防伪报道 2018年4期
关键词:保健品人大代表建议

文 王旭东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加重,“夕阳经济”逐渐发展壮大。与此同时,以“免费”“养生”等噱头引诱老年人上当,进而骗取老年人钱财的违法犯罪活动逐渐增多。

老年群体渐成经济犯罪目标

“针对老年人的强买强卖、保健品欺诈,怎么解决?作为子女感觉很无奈。”全国人大代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卢馨在代表团分组讨论时感慨地说。

“我专门做过一些调查,发现老人被忽悠买保健品、三无医疗产品的不在少数。”卢馨说,“我建议加大针对老年人的欺诈、强买强卖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增强对老年人的司法保障。”

不少代表都表达了对推销保健品专坑老年人钱财违法犯罪行为的深恶痛绝。代表们表示应该从源头上加大执法力度。

监管打击要双管齐下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通常都是按疗程,动辄花费数千乃至上万元,而发现产品达不到效果时往往退货无门。不少不法商家在一个地方得手后马上换地方以逃避处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妇女联合会副主席高莉说,“这让群众维权无门,也扰乱了正常的保健品市场,给受害人带来经济损失,进而引发家庭矛盾,影响社会和谐。”

高莉建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宣传,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老年人正确认识保健品。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扬州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静成认为,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不少都是有组织的,这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安全、财产安全是一种严重的损害。他建议,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诈骗坑老行为的处罚,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除了在宣传和监管上下大力气,高莉建议,公安机关应和多部门一起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日常检查,净化市场环境。“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建立统一协调、相互协作、信息共享的保健品安全联合执法机制,及时发现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不法活动的线索苗头,尽早介入予以制止,尽可能减少老年人的经济损失。”她说,“要定期对保健品市场进行整顿清理,坚决取缔无照经营、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网点。”

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为什么老年人经常成为经济犯罪的受害群体?“很多保健品销售人员对老年人‘干爹’‘干妈’地叫着,利用老年人渴望关怀的心情,诱导他们掏出存款。”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康缘药业集团董事长肖伟一语道破。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律师协会副会长车捷认为,不少老年人平时省吃俭用,买保健品时却大方掏腰包,除了健康的需求外,“心理需求”也很重要。他指出,除了销售保健品本身,一些额外针对老人需求的附加服务,比如组织旅游、讲座等活动正好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从某种程度来讲,这也反映了社会、家庭对老人需要关怀这方面做得不够。”车捷说。

对此高莉建议,应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关爱力度。“街道、社区要熟悉辖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特别对于空巢老人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各级政府也应积极支持社区多建立老年人活动室,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从根本上让他们免受经济犯罪侵害,真正安享晚年。”高莉说。(摘自人民公安报)

猜你喜欢

保健品人大代表建议
保健品知识ABC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一次吃10种保健品,真的没问题吗?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