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网购保健食品才安全

2018-01-23

中国防伪报道 2018年4期
关键词:降血糖保健食品保健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保健品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增长。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网购的普及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购物体检的同时,保健品功能层出不穷,种类也多种多样,如何网购适合自己且安全放心的保健品就成了大问题。

选购保健功能

很多消费者混淆了“保健”与“治疗”的概念,认为保健品能够起到治疗,甚至治愈疾病的作用,这是错误的观点。保健品可以预防调节纠正机体的亚健康状态,像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可以在正常服用药物的前提下选用一些保健食品和用品。如果用保健品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影响了治疗,轻则病情加重,重则危及生命。

有的消费者认为多吃保健食品,多补充营养只好不坏,其实不然。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服用保健食品的。从医学角度来讲只有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需要使用保健品来对机体进行调节。从养生的角度来讲,日常适当补充微量元素有利与身体健康,而某些行业的从业人员服用抗辐射、促进排铅等有劳动保护性质的保健食品是有利健康的。不论保健食品什么成份、什么功能、是否适合自己,拿来就吃,很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正如中医所说的“虚则实之,实则需之”。

选择正规品牌

网购保健品首先要认准正规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正规的保健食品会在产品的外包装盒上标出天蓝色的、形如“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如果没有,肯定不是正规保健食品。对应的国产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卫生部批准)或“国食健字G”(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如果是进口保健食品,则在文号相应含有“进”字或“J”。

对于不了解的没听说过的产品不要贸然尝试,最好是选择已为大众认可的知名品牌,或者是自己已经用过的了解和确认其功效的产品。

谨防虚假广告

广告的发布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该企业的实力和规模,但不能完全保证广告的描述适完全真实。盲目相信广告,完全以某些广告的内容作为保健品的购买标准,还可能上虚假广告和不法商家的当。产品的图片可以PS,文字资料可以编造,但产品的成本和质量却是变不了的。所以一定不要轻信广告宣传,不仅需要了解商家的说法,更需要自己有准确的判断。关于保健食品所含营养对身体机能的作用及副作用等系列问题都要做好详细的调查,从而对产品的宣传真实性有自己的判断,再决定是否选择购买。

比如,减肥保健食品包装上“保健功能”的文字一般应为“减肥”二字。如果使用了虚假、夸大、让人误解或者欺骗性的文字或图形,如“月减6-10公斤”“7天瘦身,永不反弹”“消腩最强”“火辣燃烧脂肪”等,则可能是假冒保健食品。

谨防钓鱼网站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购保健品,假借保健品销售的钓鱼网站也大量增多,这样一些网站会利用虚假资质设置消费陷阱欺骗消费者,需严加提防。

这类钓鱼网站大多通过搜索引擎推广。都是套用固定模板制作而成,网站罗列的各种资质证明多系伪造,而且此类网站普遍没有备案信息,连服务器都不在国内。只要有消费者点击进入网站首页,立刻就会弹出“客服窗口”,引导消费者购买。而消费者一旦上当受骗,很难查到网站经营者真实身份,维权方面也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消费者对这类网站要严加提防,网购保健品最好是应选择知名、正规的有资质的B2C电商网站,同时注意多方了解其他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

不贪小便宜

大家选择网购的原因一般是网上的产品通常比实体店便宜,有些产品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买不到,可以节省逛街的劳累。在这些原因中,产品价格便宜是最主要的。价格便宜,是商家吸引消费者的手段之一,但是贪小便宜很可能酿成大祸害。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便宜绝对没好货,但便宜一定是有限度的,商家不可能做亏本的买卖。在正规的B2C商城或者是厂家官方网站的促销活动中也经常会有一些价格实惠的产品出现,如果喜欢淘便宜的东西,可以多关注一下这方面的信息。

网购小贴士

1.生产日期和产品的保质期:要选择剩余保质期长的。

2.产品防伪标识:要对该产品的防伪标识有详细了解,因为防伪标识也可能做假。

3.产品产地:如果是进口产品要有检验检疫标识。

4.包装和规格:有些网站会出售散装的产品,价格相对便宜但不易储存。

5.要留存网购凭证,以便于一旦发现收到的商品是禁售批次,可以更好地维权。

6.消费者可以访问保健食品的官方网站或索证资料,再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输入外包装及说明书上的项目(如批准文号、产品名称、保健功能、适宜人群等),看与网站上的资料是否一一对应。如有一项不符则有可能是假冒保健食品。如果没有条件上网,可要求销售商出示保健食品的索证资料,如《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保健食品检验合格报告等。

链接:六旬老人网购保健品屡被骗

网购降糖保健品后“专家”失联

2017年8月20日下午,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安龙村的张安勤带着一纸箱保健品来到盐城晚报编辑部。“刚买的1980元降血糖保健品才吃一点,‘专家’让我再买1980元的产品,我不肯买,‘专家’就再也联系不上了。”张安勤这才知道被骗了,成堆的保健品也不敢吃了。

张安勤今年64岁,患有高血糖20多年,一直服药,近几年每天打胰岛素。“高血糖很痛苦,我一直在寻找降血糖秘方。”10天前,张安勤接到来自北京自称是“全国心脑血管疾病康复中心专家”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原价为298元的评书机现在99元包邮,里面有许多关于降血糖的好方法。

“评书机听过了,对方建议购买1980元的保健品,连续服用,可降血糖。”张安勤信以为真,收到保健品后每天按时服用。“我打电话问‘专家’保健品是什么成分,对方说秘方不能透露。‘专家’让我再买一套1980元的浓缩版降血糖产品。”张安勤没同意再次购买后,再联系北京“专家”就失联了。

为降血糖网购被骗近5000元

张安勤懊恼不已,一大纸盒降血糖保健品,服用有风险,扔掉可惜,犹豫不决。张安勤称,其实,他为了降血糖,网购保健品上当受骗已有多次。

2014年,也是北京一位“专家”打电话给张安勤推销肠胃灵。“那段时间肠胃不好,他说产品是国家准字号的,还说降血糖需先从调理肠胃开始,我就相信了。”张安勤以2000元买下一套产品,服用后一点效果都没有,再联系“专家”时,“专家”已经停机。

“去年花了780元从安徽买了一套降血糖保健品,拿给做医生的女儿看,她说根本不能吃。”前前后后,张安勤为降血糖购买保健品被骗近5000元。

猜你喜欢

降血糖保健食品保健品
吃素无法降血糖
保健品知识ABC
浅论保健食品与健康养生的关系和解决途径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浅论保健食品与健康养生的关系和解决途径
规律运动,巧降血糖
一次吃10种保健品,真的没问题吗?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HPLC测定保健食品中维生素E
苦瓜能降血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