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竹叶青酒与医疗保健的渊源关系

2018-01-23曹瑞红雷振河

酿酒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竹叶青野菊花竹叶

曹瑞红,雷振河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酒业发展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西汾阳032205)

酒与中医学关系可以说渊源长久。《说文解字》谓:“医之性然,得酒而使,故从酉……酒所以治病也。”说明酒除了供日常饮用之外,也可作为用于治病的药,可见酒与医的关系绝非一般医药关系可比。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可以说无书不涉酒,无酒不成医,故称酒是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竹叶青亦作竹叶清,简称竹叶,是我国历史名酒之一,是以竹叶为主要配制原料或加以其他中草药以蒸馏白酒为溶剂配制而成的美酒。尤以杏花村竹叶青酒为典型代表。杏花村竹叶青酒是以名贵汾酒为基酒,配以十余种优质中草药配制而成。其既具有饮食作用,又有保护缺血再灌注的脑损伤、干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抗氧化能力和保护血内皮细胞功能,明显降低高血压、提高造血功能,抗炎、镇痛及抗抑郁作用的医药保健及抗氧化性、抗疲劳的美容保健功效。用中医理论来讲具有清热解毒、补血活血、化湿开胃、温脾止泻、消肿散痈、疏风平肝的功效,是益寿延年的保健品。

1 渊源的医药史

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数处有酒药用的记载,如《素问·汤液醪醴》中专篇描述:“必以稻米,炊以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此得天气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即对酿造酒的原料、方法和酒的性质作了高度的概括。《灵枢·寿天剐柔篇》记载了外用酒治寒痹的方法:“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用醇酒20斤,蜀椒1升,干姜1斤,桂心1斤,凡4种皆瞅咀,渍酒中,用棉絮1斤,细白布4丈,并内酒中……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至于内所。”可见药酒与酒的酿制同伴而生,在远古已有流传。

在西汉的长沙马王堆古墓出土的酒药用医书《十问》中记载:“酒者,五谷之精气也,其人中散流,其人理也彻而周,不胥卧而究理,故以为百药由。”,其中还介绍了日常保健药酒的配方和服用方法,如将鸡蛋打破,取蛋清蛋黄入酒中煎煮后服用,连续服21天可以“令人强益色美”。《五十二病方》则为最早介绍酒之药用的临床专著,其中在14种疾病中共25次介绍用药酒进行治疗的记载,酒之药用频率为诸药之首,所介绍方法有内服,有外用,有酒煎煮、药物渍酒或酒送服等,疾病种类包括外科疾病中外伤、伤痉(相当于外伤引起的破伤风)、毒蛇咬伤,内科疾病中的癃病(相当于小便不通),乌喙中毒,皮肤病中的白处(相当于白癜风)、于瘙(皮肤瘙痒)等疾病。

东汉时期酒的药用作用与保健作用已相当广泛。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红兰花酒、瓜蒌薤白白酒汤等以酒为主药组成的药方的适用症,药物组成和具体用法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还在10余个药方中采用了酒送服药物的方法。

自此,各朝代皆有记载,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有用猪胰、桃仁、海藻等药物或食物与酒同酿或同渍后服用的方法。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中最早记载酒的性味功能为“味苦甘辛,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邪恶气”。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酒项下列举了近70种药酒,同时介绍了烧酒等的酿制程序和数种酒曲的制作方法等等。除上述之外,历代几乎所有的医药方书均涉及了酒的药用内容。

2 悠久的竹叶青史及功能作用

竹叶青亦作竹叶清,简称竹叶,是我国历史名酒之一。竹叶青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战国时代,苏轼的《竹叶酒》就是很好的佐证。《竹叶酒》云:“楚人汲汉水,酿酒古宜城。春风吹酒熟,犹似汉江清。耆旧人何在,兵坟应已平。惟余竹叶在,留此千古情。”可见竹叶青悠久。正史中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晋书》列传第二十五《张载传》,文中将竹叶青之魅力刻画得淋漓尽致:“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浮虮星沸,飞华萍接。玄石尝其味,仪氏进其法,倾孽一朝,可以流湎千日,单醪投川,可使三军告捷。”

竹叶青的酿制方法魏晋时已有记载。张华《轻薄篇》云:“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醛。”醛是色极淡的清酒,是名酒首先具备的条件,这种酿制方法是九酝法。九酝原来是曹操上奏汉献帝所介绍的一种酿酒法,在我国酿造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此法有3个特点:其一,利用浸渍曲子来制备酒母,也可以说是最古老酿酒的酵母培养法;其二,将酿酒用米分9次投入,曹操称之为九酝,也是酿酒技术上很重要的一种工艺;其三,九酝法也是调制酒味的一种方法,如嫌辛辣,可再投饭以增添甜味,此法酿出的酒质醇厚。

竹叶青在南北朝时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上自王大臣下至寻常百姓都津津乐道。南梁简文帝萧纲《乌栖楼四首》云:“宜城醯酒今朝熟,停鞭系马暂栖宿。”又《九日侍皇太子乐游苑》诗中写道:“兰羞荐俎,竹酒澄芳。”竹叶青酒在寻常百姓中也盛行。北周文学家瘐信《春日离合诗二首》云:“田家足闲暇,士友暂流连。三春竹叶酒,一曲鸥鸡弦。”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快速发展,沽酒蔚然成风,竹叶青酒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达到了鼎盛阶段。曾得到诗人白居易、杜甫、苏轼等的赞誉。唐代著名诗人杜甫《闻惠二过余溪特一送》就曾吟道:“崖密松花熟,山杯竹叶青。”罗隐《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云:“乱离无计驻生涯,又事东游惜岁华。村店酒旗沽竹叶,野桥梅雨泊芦花。”白居易《咏家酝十韵》中亦云:“常嫌竹叶犹凡浊,始觉榴花不正真。”可见竹叶青已是至“清”之酒。《觞政》的《十二品第》中称:“凡酒以色清洌为圣色。”依此而论,竹叶青可称之为“圣酒”。

竹叶青的“功用”很多。“百礼之会,非酒不行”,竹叶青酒已成为人们宴会之佳酿。白居易的《洛下雪中频与刘李二宾客因寄汴州李尚书》:“碧毡帐暖梅花湿,红燎炉香竹叶春。今日邹枚俱在洛,梁园置酒召何人。”张砒《南康夜宴东溪留别郡守陆郎中》:“飘然野客才无取,多谢君侯独见知。竹叶樽前教驻乐,桃花纸上待君诗。”竹叶青也是世人生活的消遣品。刘禹锡《杂曲歌辞·忆江南》:“无辞竹叶醉樽前,惟待见青天。”韦庄《章江作》:“杨花慢惹霏霏雨,竹叶闲倾满满杯。欲问维扬旧风月,一江红树乱猿哀。”它还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和倾诉离别之情的载体。孟浩然《除夜有怀》云:“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唐朝诗人骆宾王《送吴七游蜀》中记载道:“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

唐代也有关于竹叶青酿制方法的记载。王绩《过酒家五首》:“竹叶连糟翠,蒲萄带曲红。”又白居易的《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中记载:“瓮头竹叶经春熟,阶底蔷薇入夏开。”可见,竹叶青酒是用竹叶和曲一起发酵而成,其酿制时间大概在冬季,盖需3~4个月方可熟。竹叶青的色泽,也颇为世人所称赞。

宋代竹叶青的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张能臣《酒名记》中记载:“杭州竹叶清,梓州竹叶清,福建泉州竹叶,宜城竹叶清。”可看出全国已有多处地方酿制竹叶青酒。宋代李保《续北山酒经》中的《酝酒法》还提到了“竹叶清曲法”。

元代以杂剧为特点,竹叶青常出现在杂剧里,杂剧《遇皇后》中就有“竹叶瓮头春”“问甚么秋泉竹叶青,九酝荷叶杯”词句。

明代竹叶青酒又焕发了光彩,成为宫廷御酒。明秀蒋之翘楚稚著《天启宫词一百三十首》中云:“御酒房所造。不过竹叶青数种,贤在外造辨转于御茶房进上,有全盘露、佛手汤、君子汤、琼酥、天乳等名”。此期竹叶青酒又衍生出一种不同于常酿的新品——药酒竹叶。李时珍《本草纲目·附诸药酒方》:“竹叶酒:治诸风热病,清心畅意。淡竹叶煎汁,如常酿酒饮”。

竹叶青酒在清代鲜有记载。仅在梦笔生《金屋梦》第三十八回记载道:“披的是狐裘貂帽,烧的是兽炭沉烟,打开那隔年的泥头竹叶青。”在清代竹叶青的影响力已大为削弱。

3 现代人类对酒与医药关系的认识

3.1 酒之性能损益兼行

酒的成分主要是酒精即乙醇。约98%为乙醇水溶液,2%为醇类、脂肪酸类、酯类和醛酮类等微量成分组成。现代医药学家对酒精大量的药理研究发现:适量饮酒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并有缓和的止痛作用,可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使皮肤发红而有温暖感,适量饮用与药、物共同配制而成的药酒可使酒及同时使用的药物的效力迅速扩散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关节,而达到消除疲劳、祛除风寒、行血舒经活络而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局部涂擦皮肤,可加速热的挥发,用于局部消毒杀菌等。

大量饮用,则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被人们认为是有毒的饮料。古代李时珍亦谓曰“酒为天之美禄,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可见酒的利与弊古人早有认识。现临床上急性酒精中毒轻则引起兴奋多言、呕吐等,重则引起循环衰竭,症见皮肤湿冷,口唇青紫,深度昏迷,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过量饮酒可并发慢性胃炎、多发性神经炎、视神经炎、营养缺乏症及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甚至酒精性肝癌,以及心、肾等变性疾病。中医学亦有酒疽、酒痢、酒胀、酒哮、酒积、酒臌、酒痰、酒毒等因长期饮酒过量引起的疾病名称。故现代饮酒只能适量,切不可酗饮,更不可一醉方休。

3.2 竹叶青酒的强身健体之功效

千年品牌,千年老字号世界名牌的杏花村“竹叶青酒”,是中国酒中最特殊又最完美的绿色保健酒。是杏花村得天独厚代代相传的汾酒微生物体系;清澈甘洌的神泉“古井”水,其味如醴,河东桑落不足比其甘馨,禄裕梨春不足方其清洌;优质的“一把抓”高粱,子粒饱满,淀粉含量高,是酿酒的上品;更重要的是汾酒人精湛的传统酿酒工艺是国宝,这里的天、地、人、和,数千年来滋养着竹叶青酒,她是中国唯一的集中国国家名酒和保健名酒两个名酒于一身的中外著名饮品,中国唯一保健名酒。它是以国家名酒汾酒为基酒添加南方鲜竹叶及十余种名贵中药材浸泡配制而成。千年传统的酿造工艺,十余种中药材的适量搭配及药物的协调作用赋予竹叶青酒养血、疏气、和胃、益脾、除烦、消食的功效,对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具有较好的功效。据专家临床试验分析,具有改善肠道菌群、排毒养颜的功效,是最佳的保健食品,适合广大人群饮用。国家卫生部又通过临床试验后于1998年2月16日以卫食健字[1998]第053号文件批准“杏花村竹叶青酒”为我国至今唯一的保健名酒,其批文为:“本品具有促进肠道双歧杆菌增殖,改善肠道菌群的保健功能。”竹叶青酒从而成为保健食品,对于男女老少是最好的保健食品。

一日三杯汾清、竹叶青,时时刻刻神志清。

3.3 健康饮酒,文明饮酒;喝出健康,喝出文化

中国的曲药酒被称为“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酒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饮品,千百年来为我国人民所钟爱,享有“玉液”“琼浆”之美誉。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酒作为交际的媒介和手段,在庆功祝捷、结婚祝寿、签字立约、团圆接风等比较隆重的场合往往能更好地调节情绪、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而酒作为人际交往的媒介在国家和地方的政治生活中也发挥了相当作用。然而,似乎人们在酒桌上豪饮成性,对酒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少则益,多则弊。少饮增加唾液、胃液的分泌,促进胃、肠的消化与吸收,增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振奋精神,消除疲劳。当代人讲究德量,即饮酒要有节制,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即提倡“适量饮酒,增进健康”的理念,以和谐、健康的酒文化促进社会的安定,使饮酒进入一个积极主动、可以控制的新时代。适量饮酒就是提倡理性地饮酒,适度地饮酒,科学地饮酒。理性地饮酒即饮好酒(指纯粮固态发酵的名优酒)、名优保健酒竹叶青酒,不嗜酒成习,每周至少两天以上不饮酒;适度饮酒就是饮酒要适量,不强饮、不酗酒,每日饮酒量相当于每公斤体重饮1 g酒计算,一般约100 mL白酒;科学饮酒为饮酒时心境要好,不空腹饮、不混饮、饮必小咽、饮后少茶。做到不醉、不困、不暇、饮酒有节,应是酒德的真谛,亦是中国酒文化的精华,喝出健康喝出文化。

4 现代科技方法对竹叶青酒医药及保健功效的研究

“万里银装缀早春,四方结队学汾珍,三杯竹叶驰名久,五好杏花天下闻。”这是著名生物学家酿酒专家秦含章对杏花竹叶青酒的高度称赞。杏花村竹叶青酒是中国保健名酒,它是以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甲等金质大奖章的中国八大名酒之首的汾酒为基酒,配以竹叶、当归、菊花、栀子等十余种名贵中草药配制而成。其酒色金黄微翠透明,芳香醇厚,柔绵微甜,绵甜爽口,回味悠长,饮后余香,舒适而又和谐,呈香甜软绵之特色,具有汾酒清香和自然药香相融合的特殊风格。

竹叶青酒,顾名思义是以竹叶为主要成分,现代研究证明竹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活性多糖、多种氨基酸、芳香成分和微量元素,具有优良的抗活性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增强免疫力、阻断亚硝化反应、抗菌、抑菌等生物学功能。竹叶提取物以其丰富的原料来源、明确的功能因子、良好的食用安全性、高效稳定的制剂品质和清新甜香的竹子风味,赋予了竹叶青酒医药保健及抗衰老作用。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针对竹叶中的有效成分应用现代仪器及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

4.1 Ebl的生理学作用研究

4.1.1 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方法1:对来自6个属17种竹子秋叶的提取物用化学发光法测得其醇提取物对的半抑制浓度平均为 4.93 μg/mL±2.36 μg/mL,相当于0.124 μg/mL SOD的活力;对·OH的半抑制浓度平均为1.48mg/mL±0.91 mg/mL,相当于0.235 mg/mL阿魏酸纯品的作用。许钢等分别利用水浴和超声波法从四季竹中提取的有效活性物质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并对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离子以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清除作用比抗坏血酸强,并且能阻断亚硝胺的合成,黄酮含量越高,抗氧化能力越强。

方法2:沈建福等对竹叶黄酮苷元的抗油脂氧化和清除羟自由基活性及姚志湘、郑德勇对竹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及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其氧化性与维C相当且表现出较强的DPPH·清除能力。

方法3:另外有研究证明,竹叶中含有特殊的非蛋白氨基酸δ-OH-Lys,张英,宋仲容,Kweon等用化学发光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法(ESR)对δ-OH-Lys和Lys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及毛竹叶中分离绿原酸的衍生物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赖氨酸在δ位羟化以后,抗活性氧自由基的活性有了显著提高。两种绿原酸的衍生物比维生素E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

4.1.2 抗肿瘤作用

日本明治大学对小白鼠进行了竹叶提取物灌注动物实验,观察泌乳刺激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乳腺肿瘤重量及小鼠胸腺和脾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竹叶提取物能刺激动物排泄和泌乳刺激素的分泌,促进免疫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肿瘤体积明显缩小,瘤重减轻,胸腺和脾指数显著提高。对乳腺肿瘤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对动物体的生长发育无副作用,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预防和治疗乳腺肿瘤的天然物质。

4.1.3 抑菌作用

陆志科提取了9种竹叶的活性成分,并对不同竹品种及不同生长期的竹叶抗菌活性进行了比较,其中麻竹叶的抗菌活性强于其他竹叶,7月和11月中旬采摘的竹叶乙醇提取液的抗菌活性较好,说明竹叶中抗菌成分的含量受竹叶种类、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竹叶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如酚酸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萜类内酯和生物碱等都有着较强的抑菌杀菌作用。这些提取物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一些食物致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细菌、大肠杆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但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效果较弱。

4.1.4 调节血脂作用

沈健等采用成年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用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模型,随机分成5个试验组,分别是空白对照、银杏提取物和竹叶提取物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10只大鼠,灌胃28 d,实验期间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并定期称量体重,于实验中期和结束时取尾血。结果表明,竹叶提取物能降低大鼠甘油三酯浓度、血胆固醇浓度,其降血脂的作用与银杏叶提取物的作用相当。

4.1.5 亚硝酸盐的清除以及对N-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

在pH3.0的柠檬酸缓冲液中,37℃保温反应1 h,竹叶提取物浓度在2.62~6.33 mg/mL时,对NO-2清除率为57.31%~88.06%。结果表明:能有效阻断亚硝胺合成或清除合成亚硝胺的前体,是防癌的有效途径(因亚硝胺中80%具有致癌性)。

4.1.6 抗衰老、抗疲劳作用

用昆明种小鼠为实验对象,进行抗衰老、耐缺氧和抗疲劳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的竹叶提取物能显著增强小鼠对非特异性刺激的抵抗能力和抗疲劳能力,对正常小鼠的学习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15个月龄的雌性小鼠为试验对象,发现竹叶提取物能明显抑制老年小鼠体内的脂质过氧化、对老年小鼠内源性抗氧化酶系SOD和GSH2 Px的活性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其抑制脂质过氧化、升高GSH-Px的作用优于银杏提取物,升高SOD与银杏提取物相似,因而具有抗衰老,抗疲劳功效。

4.2 竹叶中的有效成分的研究

4.2.1 竹叶黄酮及其苷类

大量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有类似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作用,即有清除人体内活性自由基,防止生物膜脂质被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氧化的功能,也有类似于维生素E的作用。因此,许多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有抗癌、抗衰老、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防止血管硬化、改善脑组织营养、改善脑神经系统功能、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等功能和药理作用。

对6属17种竹子竹叶黄酮类进行定量研究,竹叶以醇提取,17种竹子竹叶平均总固形物为16.08%,总黄酮为1.97%,总酚为4.2%。即竹叶中总黄酮含量在2%左右。进一步对刚竹属的桂竹叶总黄酮进行分离,结果得到黄酮类成分21种,经紫外光谱鉴定,其中20种为黄酮苷,可细分为5类:荭草苷和异荭草苷(4种)、木犀草素苷类(4种)、牡荆苷(1种)、洋芹苷(1种)。

4.2.2 竹叶活性多糖

研究发现,以箬竹热水提取竹叶中分离得由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活性多糖,从毛竹中提取了一种等分子量的酸性杂多糖,主要有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等6种单糖组成的多糖。这些都是活性多糖,其含量按干青叶计,一般在100~700 mg/100 g之间。经临床实验或动物实验均证明它们有抗癌活性。

4.2.3 特种氨基酸

从竹叶及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种有相当含量的羟化氨基酸:δ-羟基赖氨酸,主要以游离单体和小肽的形式存在。在醇水提取过程中,对δ-羟基赖氨酸有富集作用。

4.2.4 竹叶中的芳香成分

采用先进的CGC-MS-DS对阔叶箬竹、毛金竹和四季竹的竹叶精油和头香进行了研究,分别检验出风味化合物57种、68种和82种,共175种。其中22种为3种竹子所共有,占总挥发物的60%~70%。芳香成分以醛、醇、呋喃、酮类为主,C6—C8中等长度碳链的含氧化合物占主导地位,是竹叶清香的物质基础。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有E-2-己烯醛、Z-3-己烯醇、2-乙基呋喃、己烯和己醛等5种C6化合物,分别占3种竹子总挥发物的66.04%、48.00%和69.09%(E-2-己烯醛是草莓的主要香气成分,Z-3-己烯醇是番茄的特征香气成分)。

4.2.5 竹叶中的矿质元素

通过对箬竹、刚竹、毛竹、雷竹和淡竹竹叶进行矿质元素测定,检验出了20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富含人体必需的Fe、Ca、Si等常量元素和 Mn、Cu、Mo、V、Ni等微量元素(Si元素具有通便、改善人体血色素和促进人体身心爽健的作用,Ca能促进人体骨骼生长)。很多微量元素,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

4.2.6 茶多酚复合体化合物

通过对竹子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得到茶多酚复合体,经研究分析它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烷醇类(Flavanols),又称为儿茶素(Catechins),其含量占茶多酚含量的65%~80%。黄烷醇类主要包括:表儿茶素(EC)、表儿茶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4种物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抗癌、抗衰老、抗辐射、消除人体自由基、降血糖、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病、抑菌抑酶、沉淀金属等药理功能,在食品工业、医药农业和日用化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4.3 菊花中的有效成分的研究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野生资源比较丰富,其性凉,味苦、辛,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痈、疏风平肝之功效,药用历史悠久。我们采用现代工艺提取野菊花的有效成分,研究其抗炎、镇痛方面的药效学作用,为其在食品酿酒,医药等行业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4.3.1 实验方法

称取野菊花中药材适量,加12倍量水,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5 h,收集挥发油备用。将水提液与药渣过滤分离,保存水提液(I),药渣再加8倍量水回流提取l h,滤取水提液(II),合并水提液I、II后浓缩至相当于药材量5倍(质量比),加乙醇至60%沉淀,离心,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一定浓度。挥发油加泊洛沙姆188适量研匀,再加入少量浓缩药液制备成初乳,再将挥发油初乳加入浓缩药液中混匀即得野菊花提取药液,浓缩至稠膏状,60℃常压烘干,粉碎40目成颗粒即得。每克成药含生药5 g(临床用量:60 kg体质量的成人为8 g),避光保存备用。

4.3.2 野菊花颗粒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取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野菊花颗粒低、中、高剂量组5组,每组8只。将小鼠适应性饲养3 d后,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0.2 g/kg·d,野菊花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野菊花颗粒2.0 g/kg·d、4.0 g/kg·d、8.0 g/kg·d灌胃,共8 d。末次给药1 h后,将二甲苯0.05 mL均匀涂抹在小鼠右耳两面,1 h后断颈处死全部小鼠,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8 mm直径打孔器于左右耳廓相应部位各打下一耳片,电子天平称重。以左右耳片的质量之差作为肿胀度,计算各组小鼠的耳肿胀率,小鼠耳肿胀度=右耳片质量-左耳片质量,耳肿胀率=(右耳质量-左耳质量)/右耳质量×100%。

4.3.3 野菊花颗粒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取小鼠40只,雌雄各半,分组及给药方法同前,末次给药后30 min均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 mL/只,观察注射后30 min内小鼠扭体次数,以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腿伸张为观察指标。

4.3.4 数据统计

实验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各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4.3.4.1 野菊花颗粒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表1)

表1 野菊花颗粒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x±s)

表1结果显示,除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耳肿胀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说明野菊花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4.3.4.2 野菊花颗粒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表2)

表2结果显示,野菊花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扭体次数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且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说明野菊花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并且存在量效关系。

4.3.5 结论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生物机体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复杂的防御反应。在清除、消灭致炎因子及异物,保护机体免受较大损害的同时,又难免不同程度地损害机体自身的细胞、组织乃至器官,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反应。本实验用二甲苯、醋酸作为致炎致痛因子,考察了野菊花颗粒对炎症早期实验性渗出、肿胀、疼痛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菊花颗粒能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显示野菊花颗粒对急性炎症有效。通过扭体法观察给药小鼠扭体次数的改变而反应药物的镇痛作用是评价镇痛效果的经典方法,结果表明,野菊花颗粒能显著降低小鼠的扭体次数,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为临床治疗及食品应用(酒类)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表2 野菊花颗粒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x±s)

4.4 当归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味甘平,性温。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我国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就有关于当归的记载,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素存“十方九归”之称。当归的水溶性成分含有阿魏酸、当归多糖等。挥发油中主要含藁本内酯、丁烯基苯酞等40多种成分。

4.4.1 当归的主要化学成分

苯酞类化合物:目前当归属中检测有25种苯酞类化合物,主要有藁本内酯、正丁烯基苯肽、丁基苯酞以及1998年通过HPLC-EPS-MS技术分析到的新蛇床内酯等,其中,藁本内酯占此类化合物总量的60%以上。

香豆素类:香豆素类的主要成分为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和双香豆素类。

有机酸类化合物:当归中主要的有机酸类化合物是阿魏酸钠。阿魏酸钠有清除自由基、减轻膜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从当归中分离出3个查尔酮衍生物;分离出的黄酮苷有木犀草素-7-O-fl-D葡萄糖苷以及木犀草素-7-O-芦丁糖苷。

挥发油成分:当归中挥发油成分非常丰富,蒿苯内酯和正丁烯基苯等均属于此类。

多糖类:当归多糖的各种不同多糖成分的基本糖单位有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L-阿拉伯糖、甘露糖、鼠李糖、岩藻糖以及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

氨基酸:当归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文献报道,甘肃岷县当归中检出19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的含量最高,谷氨酸次之,其中有赖氨酸、吉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等8种人体所必需但又不能自行合成的氨基酸。

微量元素、维生素及其他成分:钾、钠、钙、镁、铝、硅、磷、铁、锰、镍、铜、锌、砷、钼、锡、硼、铼、钡、硒、镭、钛、钒、铬等23种微量元素,其中16种是人体所必需的。当归还含有尿嘧啶、腺嘌呤、胆碱、5-羟基呋喃醛、磷脂等化学成分,其中化合物5-羟甲基-2-糠醛可延长小鼠在低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近年来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改善血液流变学等对人体有利的作用。

4.4.2 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

苯酞类:研究发现,蒿本内酯可以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和抗细胞凋亡,从而保护缺血再灌注的脑损伤。

香豆素类:对当归的提取物进行NO清除力筛选,发现6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抑制NO生成作用。

阿魏酸钠:胡小玲等通过实验研究显示SF对CC1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另外刘保新等通过实验发现当归、阿魏酸钠对大鼠骨性关节炎(0A)软骨退变有明显的修复作用。杨艳秋发现阿魏酸钠能干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抗氧化能力和保护血内皮细胞功能。

黄酮类:研究发现,从当归中分离到的黄当归醇、黄当归醇H、黄当归醇F,具有抑制NO生成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也可以通过抗氧自由基,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

挥发油:报道发现挥发油可以降低狗、猫、家兔的血压,随着剂量的增加降压作用愈加明显。周远鹏研究显示,当归挥发油可明显降低高血压犬的血压,对心率未见明显影响。

多糖:卿轶研究发现当归多糖对大鼠肝性脑病有预防作用。徐露等通过实验研究显示,当归多糖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另外当归多糖能提高造血功能,且能缓解结肠免疫损伤。当归多糖还可以对辐射损伤的染色体畸变、卵巢损伤、胸腺继发性萎缩和造血功能障碍有恢复作用。

另外,砂仁也是竹叶青酒的重要药理保健成分。砂仁性辛、温,归脾胃经,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本草经疏》记载了有关的中医施治机理:“盖以风寒湿之邪,多由脾胃而入,脾主肌肉,为邪所侵,则陵理闭密,而寒热诸痹所从来矣,辛温走散开发,故能使风寒湿之邪从腠理而出。”即该药具有治疗风寒湿痹、温经止痛之功效。经现代75%乙醇溶液提取后对砂仁挥发油进行动物实验,其具有促进胃肠机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消化管内积气的作用。砂仁种子提取液可以加强离体回肠的节律性收缩的幅度和频率,从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经临床试验,砂仁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胃黏膜血流量,使胃黏膜组织代谢得以加强,从而为胃黏膜损伤的修复与正常功能的发挥创造条件,促进胃液的分泌。

单体竹叶、菊花、当归、砂仁等均具有如此众多的医药保健作用,那么由傅山先生确定的竹叶青酒的配制配方,“优选法”改造的竹叶青酒12味名贵中药材的合理搭配更发挥了广泛的医疗保健作用。对此,汾酒集团对以昆明小鼠为受试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饮用蒸馏水)、酒基(即汾酒)对照组和给药组(竹叶青酒)低、中、高3个剂量(中剂量相当于体重70 kg人体,约150 mL/d),进行动物实验。给以体重及脏器变化测试;细胞免疫-迟发型变态反应,采用足跖肿胀法测定;ConA刺激后小鼠脾淋巴胞的增殖功能,采用MTT法测定;体液免疫-抗体形成胞(IgM-PFC/脾)测定,采用Jeme改良玻片法;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采用碳粒廓清法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半体内法)测定;NK细胞活性测定,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法。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测定试剂盒,尿素氮、血乳酸、肝糖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进行抗氧化性实验,检测指标以:实验结束时摘眼球取血,离心得血清;取肝组织制成组织匀浆按试剂盒说明分别检测血清、组织中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实验结果显示:从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来看。低、高剂量组小鼠ConA诱导的脾脏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较酒基对照组明显增强,转化能力分别提高30.3%和33.2%;对于非特异性免疫,各剂量组小鼠鸡红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但是中、高2个剂量组小鼠的NK细胞活性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强,与对照相比NK细胞活性分别提高33.2%和51.1%。足可以证明竹叶青酒可提高免疫力的生理功效。竹叶青酒可保护血清与肝脏中GSH-PX酶及血清中SOD酶活性,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其中低剂量竹叶青酒抗氧化活性显著。服用竹叶青酒低剂量的小鼠运动后血液中乳酸清除率比相同条件下的对照小鼠增强9倍,同时肝糖含量提高119.7%,说明适量的竹叶青酒具有抗疲劳的作用。

5 小结

因而古今独秀的竹叶青酒,有养血、疏气、和胃、益脾、除烦、消食之功效,对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具有较好的功效就不足为奇了。据专家临床试验分析,它还具有改善肠道菌群排毒养颜之功效,只有法国的察特酒和意大利的马蒂尼酒,才可以与之媲美,是中华酒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国酒生命力千年品牌的象征。竹叶青酒的医疗保健作用将伴随着它的历史继续延伸应用领域,它将成为老中青最好的保健食品。

[1]夏玉红,董晋文,钟耕.竹叶提取物的研究开发现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53-57.

[2]红平.各历史时期的竹叶青酒[J].酿酒科技,2007(2):110-112.

[3]黄勇,苏韫,陈丽,等.野菊花颗粒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10):5-6.

[4]王雪梅,李应东.当归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9,22(11):821-822.

[5]袁良俊,张宏考,刘继军,等.竹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1):1838-1840.

[6]韩英.竹叶青酒抗氧化抗疲劳功效的研究[J].酿酒科技,2007(3):123-125.

[7]韩英.竹叶青酒免疫调节功效的研究[J].酿酒科技,2007(2):117.

猜你喜欢

竹叶青野菊花竹叶
A New Species of Trimeresurus Lacépède,1804 (Squamata:Viperidae) from Southwestern China,Vietnam,Thailand and Myanmar
卫竹叶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竹叶青(外一首)
载在竹叶船上的童年
载一方历史文化,耀千年美酒如诗
野菊花
竹叶沟怀古
学包圆锥粽
野菊花(外一首)
野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