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2018-01-22李亚娜

祖国 2017年2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小学美术有效策略

李亚娜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基本的美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小学美术教学要分外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理解多样的艺术美,还能通过自身已有知识进行美的创造,充分展现个性和艺术魅力。本文拟从把握学生心理、培养兴趣、树立信心、授之以渔等几方面入手,探讨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 创新能力培养 有效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握学生心理,引导有意识创新

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学生心理,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很重要的方面。教师要明确,美术教学,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并不是要将学生培养成画家或者艺术家,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是单单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刻意地迎合他们,而是要抓住小孩子的心理特点,吸引他们对于美的关注,引导他们掌握一定的展现美的基本技能,借助这些技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于美的理解。有经验的小学美术教师都了解,小学生的美术作品往往有“夸张”“主观”“随意”这三个明显的特点,色彩和线条都很絢烂和大胆,主观上怎么“看”到的、感觉到的就怎么画,作品的外形和形态也很无拘无束,可就是这样的特点,让小学生的美术作品往往具有大胆、活泼的魅力,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感。所以教师进行美术教学时,要把握小学生的这种创作富有主观意识与印象成分的特点,对于他们的作品,不能只是单纯地评价像什么、像不像,而是要多询问学生的想法,了解他们表达的内容,肯定作品的亮点,并尽量维护小学生这种难得的自由意志,让他们能够保持创作的热情和个性特色,这样才能够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进行有意识的创新。

二、培养兴趣,激发创造力

兴趣是使学生产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进行美术创新的有力前提。小学生在学习中特别容易接受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因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先培养起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创设情境法,故事激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都可以积极地尝试。比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现珍稀的名家美术作品,或是呈现纷繁的民间艺术品,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到生活的美、艺术的美,推动学生对美术的求知欲,让他们在学习中保持兴趣、活跃思维,从而产生创造的火花。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运用也是多样的,有的课件用于呈现知识内容的板书,有的课件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的课件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丰富多彩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避免单一呈现方式对学生造成审美疲劳,吸引学生投入到美术作品欣赏、美术技能学习和美术创作当中,培养起学生自己的审美体系,让学生学会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展现天马行空的灵感。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提高小学生的创新理念,从而从根本上保障美术教学对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培养。

三、树立学好美术的自信心,为创新能力提供发展的空间

培养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尊重和认可学生的独特个性,在教学活动中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展示、表达自己,帮助他们树立美术学习的自信心,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空间。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允许、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所了解的、所能想象的、所能做到的,把内心的想法借助画笔和工具尽力表达出来,同时对于他人的美术作品也应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不能人云亦云。个性的展现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的,学生的自信感很重要的一方面来自于老师、同学的认同,如果教师在教学时是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在指导学生时也是充满热情、怀着鼓励欣赏的,学生就能够从内心获得极大的鼓舞,获得学习中的重要推动力,而小学生对于同学的评价是会受到教师的很大部分的影响的,所以如果教师的态度是正面的,学生还会从同学那里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学生的自信感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自我的认同,是经过努力有所得有所收获的成就感,这一方面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策略上多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能够拥有更多的“努努力,够到苹果”的机会。而当学生对学习有了自信时,往往能够更敢于发现、探索学习中存在的创造火花。

四、因材施教,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把握创新能力

因材施教是学生创新意识萌发的基础,授人以渔是学生创新能力增强的源动力。在实际美术教学中,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天赋有着千差万别,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大家都知道,美术是离不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因为任何艺术创作的前提都是要富于创新精神。小学美术教学阶段,是小学生认知的启蒙期,这时候的孩子都很愿意接受、发现新的事物,能够很快地融入“新”的体系中,在“新”的领域进行探索。但也因为正处于懵懂的阶段,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处于萌芽状态,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懂得观察、了解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的潜能,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令学生尽早发掘到自身具备的美术潜能,展现出符合自身特质的独特的美术风格。许多美术教师都已经发现,同一命题的美术作业,全班学生创作出的美术作品往往有很大的区别和落差,这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分析,提炼出不同作品的“闪光点”。只有教师发现这些“闪光点”,找到每个学生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学习中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才能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方向,从而具备更强的“渔”的技能,充分发挥创造能力,有效地把控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从把握学生心理、培养兴趣、树立信心、授之以渔等几方面入手,不断积极尝试,相信一定能让小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创新能力,不仅能够理解多样的艺术美,还能借助所学知识进行美的创造。

参考文献:

[1]付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教育:文摘版,2016,(10).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小学美术有效策略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