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的《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8-01-22刘尊英赵元晖曾名湧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主动学习微课程

刘尊英+赵元晖+曾名湧

摘要: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了“MOOC”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统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研究基于微课程与翻转课堂教学策略,构建了《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混合教学模式,介绍了混合教学模式的特征,并分析了混合教学模式的简单实施过程,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微课程;翻转课堂;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5-0123-02

一、引言

混合式教学是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与数字化在线学习的有机结合,它融合了传统学习和MOOC学习的优势,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两者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果[1]。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引起了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基于微课程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混合教学模式,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二、混合教学模式的特征

混合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思维驱动教学创新,将MOOC平台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结合,充分发挥两者优势,相互促进,实施课程的线上线下(online-offline,O2O)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美国教育部于2009年公布的调查报告Evaluation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in Online Learning:A Meta-analysis and Review of Online Learning Studies(《在线学习的实证研究评价:对在线学习的元分析与评论》)显示:混合式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1.微课程、翻转课堂与混合教学模式。“微课程”最早是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于2008年提出的。微课程根据心理学研究和脑思维理念,将“内容”讲授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以保证学习者注意力精中,以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

微课程是翻转课堂中知识传递的核心部分,是翻转课堂有效开展的基础,只有在微课程的实施下翻转课堂才能有效地进行;同时,微课程与翻转课堂也是混合教学模式的基础与前提,是混合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混合教学模式不是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的简单叠加,而是在课堂本质上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2.混合教学模式中的课堂功能与角色转变。混合教学模式中,课堂功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传统课堂多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是教师进行知识讲授的场所,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混合教学模式采用翻转课堂,课堂活动多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是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及学生知识内化的场所,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是组织者、帮助者,是课堂活动的“配角”,学生成为了课堂活动的真正主体,是课堂活动的真正“主角”,混合教学模式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混合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柏拉图所言,“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在他们必须学习的知识中找到了乐趣”。

三、混合教学模式在《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混合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三部分(图1)。课前教学活动以学生线上学习为主,课堂教学活动在线下完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项目的讨论和实践。

1.课前教学活动。在实施混合教学模式前,教师需要有大量的准备工作。如知识点构建、微视频录、讨论问题的设置等。除了微视频,同时可发布相关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电子教材和相关拓展资源等。然后教师需要设计课前导学与发布课程任务单,让每一个学生明白课程学习的方法与步骤;学生在开始学习前,先观看章节课堂导学,然后依据学习任务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微视频与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在线测试与线上问题,检测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要对学习中遇到的疑问、收获加以记录,并通过课程论坛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也可把相关问题反馈给老师,然后在课堂上一起解决问题,互相分享收获。

2.课堂教学活动。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再是课堂活动的真正“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帮助者;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学生积极参加课程讨论非常重要。学生要具有独立学习的潜在能力。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等多个教学活动,自我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通过师生互动与答疑,完成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与内化过程。

3.课后教学活动。在课后教学环节,教师主要是做好教学效果评价、答疑与论坛交流三部分工作。教师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个性化辅导与针对性答疑,通过在交流论坛上的互动,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应用,帮助学生升华与内化知识点;课后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课后学习是学习效果的提高与升华阶段。学生通过复习巩固与绘制知识点思维导图,进一步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然后通过撰写反思报告与学习总结,检测自己对知识点的有效输出能力,更直观地检测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掌握到了什么。

四、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

常见的教学效果评价有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其中教师互评是比较传统的评价方法,生生互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养成自我总结的习惯。在实施《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混合教学模式以前,学生以考试成绩为主要学习动力的思维还是占据大多数。混合教学模式中,我们逐渐弱化了期末考试,逐渐以过程考试(在线测试、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反思报告、学习总结等)替代期末考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该评价模式下,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个人时间管理能力、表达能力、总结能力及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良好体现。我们在《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采用综合评价,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2-3]

五、结语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学实践还是教学研究,无论是其他课程还是《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都还是处于从新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因此,本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模式图”也同样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地调整、改进和完善。我们期待与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把混合教学这种新模式推广应用,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詹泽慧,李晓华.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1-5.

[2]刘尊英.《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8):163-164.

[3]刘尊英,赵元晖,董士远.项目教学法在食品保藏与加工课程群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7):86-88.endprint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模式主动学习微课程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