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8-01-22张云艳赖志柱左建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模块化课程体系

张云艳+赖志柱+左建军

摘要:《高等数学》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本文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就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等数学;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O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5-0113-02

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受以学科为主导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仍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普通院校“穿新鞋,走老路”[1]。在教学过程中,多数地方院校对《高等数学》的教学定位仍存在一定的偏颇,仍旧从学科出发划分专业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2]。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很少考虑社会的实际需要,不能够联系学生的专业需求和社会要求;部分教师常常以数学理论、数学方法的教学为主,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授课,却忽略了《高等数学》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广泛的应用性,造成《高等数学》与实际需求相脱离,更不用提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所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已是刻不容缓,非常必要。

二、定位《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目标,提倡施行“模块化”教学

应用型地方本科教育必须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面向“应用”作为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2]。为此,我校高等数学公共课改革思路定位为“12321”,即:“一个宗旨”,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做好公共课对接、服务各专业,培养好“双师型”人才;做到“三个观念转变”,即教师服务专业发展观念的转变、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专业负责人对大学数学观念的转变;建设“二库一标准”,全面提升试题库质量和开拓案例库资源;建设好分专业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高等数学》课程目标定位在“结合专业需求,以应用为目的”。

三、突破学科思维定式,建立全新教学体系

很多新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虽然确立了转型的方向,也充分阐述了“为何转”,但是“转什么,怎么转”这两个问题却尚未得到完全意义上的解决。如何扭转传统办学理念,实现应用转型发展,是一个值得新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作为精英教育的产物,学科逻辑已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要实现应用转型发展,就必须突破学科思维定式,以全新的视野审视教学活动,建立全新的《高等数学》教学体系,对《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1,3],真正做到“大换血”。

1.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按照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指导意见[3],我院在教学中应将数学知识与一些实际问题相结合,分析数学知识在处理这些问题中的思想方法,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确保“基础知识适用,专业基础知识管用,专业核心知识会用”[4]。

2.重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分析问题背景,揭示数学内涵,注重应用与建模,可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思维品质。同时,在对以上逻辑、严谨、系统的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培养起学生科学、规范的语言表达与书面表述能力,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3.强化激励机制,改革评价体系。我校从2013年开始,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采用“F+S”(Formative assessment + Summative assessment)考核方式,同时结合案例库教学、分单元试题库测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如何通过综合评价,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与实践的交融结合,还值得我们再深思、实践。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持教学特色

教师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者,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施《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一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一所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保证。只有建设好一支职业道德修养好,业务素质过硬,学缘结构合理、稳定的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需要[4]。我校《高等数学》教研室专职任课教师教学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良好,是一支多元化的师资队伍。《高等数学》被列为我校精品课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被列为2015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目前,我校《高等数学》教研室“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46.7%。

自2011年以来,我院坚持对《高等数学》进行教学改革,一直采用高水平的教材。在已经具备大量备课资源的基础上,我院高等数学分专业案例库的建设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2017年9月基本能够实现结合专业实际的案例教学。多媒体课件和习题库、试题库已开发完成,方便学生学习,实现互动教学。在学校、院领导班子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院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得较好成绩。(见表1—3)

五、目前改革存在的不足

我们目前改革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还没有适用于本院的自编的教材,没有把对《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思想融入一个正式的教材中;尽管与一些地方院校(如遵义师院、铜仁学院、贵阳师院等)有所沟通,但是缺乏与像合肥学院等相似类型院校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结合各专业实际的分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标准还在试用过程中,尚未完全成型应用。

六、结语

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共同使命与挑战,更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抉择[5-8],我校高等数学的全面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陈啸.突破学科定势: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一个新视角——兼论重构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5,(2):16-19.

[2]周红仙.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1.

[3]陈啸.突破学科定势,重构教学体系——基于应用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思考[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16-19.

[4]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1-16].http://www.edu.cn/zhong_guo_jiao_yu/zheng_ce_gs_gui

/zheng_ce_wen_jian/gao_deng/zong_he/201511/t20151116_1338378.shtml.

[5]王岳.基于专业需求的高职《工程数学》教学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1,(8):282-283.

[6]張云艳.毕节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师范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毕节学院学报,2009,(8):102-107.

[7]张云艳.试论数学开放式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0):112-113.

[8]张云艳.论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毕节学院学报,2010,(8):119-122.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