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利主义影响下中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该何去何从

2018-01-22申文静

文学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功利主义英美文学教学

内容摘要: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中国高校的英美文学面临“惨淡”的现状,课时大量缩减,学生选课积极性差,到课率低是常见的现象。本文拟从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内容及课堂评价方式方面的创新谈谈应对之策。

关键词:英美文学 功利主义 教学

一.功利主义影响下中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

功利主义是19世纪初期以来在西方哲学界占有强势地位的哲学思想之一。总得来说,有两种理论倾向:行为功利主义、规则功利主义。古典功利主义以杰洛米·边沁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为主要代表,大都为行为功利主义唱赞歌。他们“主张一种最大幸福原理,把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看作行为的唯一目的。”[1]规则功利主义者,则认为“道德上正确的行为是遵守道德规则的行为,而遵守道德规则通常能够产生功利最大化”。[2]也就是说,只要人们遵循社会同行的道德准则,就会实现功利最大化。无论是怎样的功利主义思想家,“功利”都是社会行为的主要目的和归宿。而这里的功利是指人的幸福。然而,功利主义思想家并没有将“有用的东西与令人赏心悦目的东西或纯粹起装饰作用的东西对立起来,相反,他们始终声明有用的东西就涵盖了后两种事物的内在”。[3]在这里,有两个概念值得我们注意,一个是有用,而另一个是让人赏心悦目或起装饰作用,二者都是可以被认为是“功利”或利益。

当功利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主义”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后,功利主义一词变成了贬义词,更多用来指经济利益。“功利主义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早在上世纪50年代的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中就初见端倪。为了进行工业化,国家在进行院校调整和重组的时候强调开设能在短时期内为工业、农业、国防、卫生等领域带来明显效益的学科,而那些关于西方文学、哲学、法律等容易对党的路线产生质疑的人文学科则被大肆压缩甚至删掉。”[4]文学中的“诗意”和“远方”逐渐被认为是无用的东西。与此同时,大学生也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更愿意选择如翻译、商务英语类的课程—有利于日后毕业谋职,文学尤其是英美文学逐渐走向了边缘化境地—必修课的文学到课率低、听课率更低,选修课的文学课少有人选。那么文学真的无用吗?

二.文学的功能

著名的希臘哲学家贺拉斯认为诗歌“甜美”而且“有用”,“甜美”主要是指文学的语言和韵律能给人带来感官上的美感且能“净化心灵”,而“有用”则强调文学的社会实用价值。“实际上,文学显然可以代替许多东西—代替在国外旅行或羁留;代替直接的经验和想象的生活;还可以被历史家当做一种社会文献来使用。”[5]上述两种功能总结来说就是文学的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但是聂珍钊教授认为审美不可能成为文学的功能,因为审美是“一种主观心理活动”[6]读者须主动阅读才有可能进行欣赏,所以文学并不是自发地拥有此项功能。他认为文学具有教诲功能,也就是“正面的积极地知识学习和道德教育”,[7这也就是文学的伦理价值。笔者认为在英美文学的教学中应该关注文学的审美功能与教诲功能,同时不能忽视文学教学被冷落的现状,希望通过改革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程评价方式等加强英美文学学习,以实现文学的功能。

三.应对策略

笔者拟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程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提出新的观点,以期达到重新焕发文学的勃勃生机,实现文学教育功能的目的。

(一)采用协作教学模式

协作教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对象为残疾儿童,目的是让残疾儿童能和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所以课堂教学就要求普通教师与特殊教育教师、心理教师等共同完成。他们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共同商讨教学计划、教学目的,并共同进行实际的教学活动。英美文学教学中亦可用协作教学,将中教与外教、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相结合、教师与学生教学相结合,互为补充。首先中教与外教相结合,大学可以聘请有良好文学功底的外籍教师,一来,可以发挥外教母语的优势,让学生感知原汁原味的外语;二来,学生可以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得到相关文化的熏陶;三来,外籍教师也可以直接向学生传达文学学习在母语学习者中的认可及文学之美。比如,笔者在讲授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时,以第18首十四行诗为例: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当讲到五步抑扬格时,请外籍教师现场诵读给同学们听,并带领大家一起朗读,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悟到诗歌的韵律之美。加上中教老师对诗歌意义及创作背景的讲解,学生可以对诗歌的形式和内容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协作教学同时也可以采用师生共同教学为模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参与到教授的过程,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都大有益处。笔者曾经尝试在授课时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来参与授课。如讲到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笔者介绍了浪漫主义的含义及特点,然后由学生来细致赏析华兹华斯的The Solitary Reaper, 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整合教学内容

视频赏析与文本细读相结合:单纯的文本细读不免枯燥,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文学形式采取不同方式的教学。诗歌固然可以朗诵、赏析,但是到了小说部分,就困难重重。根据笔者的了解,有大多数的同学并未仔细读过小说,连小说故事梗概都知之甚少。所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名著电影赏析加上文本细读的综合模式比较可行。如Vanity Fair, Oliver Twist, The Grapes of Wrath等小说名篇早已被搬上荧屏。讲授之前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电影赏析,并邀请他们介绍故事情节,然后对描写突出的片段进行细读。如此,学生在对作品有整体概念之后更能够清晰理解语言的意义,感受语言的魅力。戏剧学习与小说不同,视频赏析、文本细读之后的模仿表演会让同学们参与其中,认真领悟并再现异域文化,如身临其境。endprint

文学翻译与文本赏析相结合:学生是否真正认识到语言的意义,感悟到语言的魅力,翻译是检验标尺之一。文学翻译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最难的,字面意义的传达已有不少障碍,译者还须得顾及文化差异及语言的文学性,这将是个不小的挑战。如The Solitary Reaper 中有苏格兰西部的赫布里底群岛、杜鹃鸟、镰刀等意象,经过寂静的冬天之后,赫布里底群岛的人们在春天听到杜鹃鸟的叫声是非常兴奋的,这跟中国文化不同,人们从杜鹃鸟嘴角的红色联想到“杜鹃啼血”,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锦瑟”中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名句,化用的正是蜀国的杜宇帝的故事,他因水灾让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则隐归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只有真正认识到文化差异,才能翻译出原文的意蕴。翻译可以激发学生在文化和语言双层层面上学习语言与文学。

除此之外,文学理论与文本细读相结合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讲解西方文论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分析文学作品的内涵及社会意义。将比较文学的视角引入英美文学教学更是激发学生从本国文学出发,通过对比更深刻地理解西方文化与文学。如讲到美国文学自然主义的代表,同时也被称为扒粪者的厄普顿辛克莱,从伦理学维度、生态维度解读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认识到文学在美国历史上—尤其是在美国的食品立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学亦可以改变世界。

(三)课程评价方式改革

以往的评价方式大体为两种:试卷和小论文,都是总结性的评价,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无益处。笔者建议采用形成性评价,将学生授课、学生上课的笔记及学生对文学作品独到的理解方式及上佳的翻译水平都作为评价的标尺,如此更加公允全面。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内容还是评价方式的改革的目的都只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将学生吸引到文学的课堂、文学的世界中来,是为顺应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学习倾向,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英美文学在英语学习中边缘化的地位,仍然需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期望他们戒除功利主义的学习观,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文学的“审美”和“教诲”功能。

参考文献

[1][2]姚大志,當代功利主义哲学,《世界哲学》(J),2012年第2期,第50,54页。

[3][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著,《功利主义》(M),叶建新译,九州出版社(北京),2007年1月,第15页。

[4]杨丽:全球化与功利主义时代的中国英美文学教学现状与对策,《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J),2015年9月,第23卷第3期,第83页。

[5][美]勒内·韦勒克,奥斯丁·沃伦著,刘象愚,刑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第22页。

[6][7]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论文学的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外国文学研究》(J)2014年第4期,第10页。

(作者介绍:申文静,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功利主义英美文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不能将功利主义标签化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福柯眼中的微观权力
功利主义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柔和
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观成因及其对策
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探析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