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2018-01-22孙文霞

科技视界 2017年30期
关键词:微阅读高校图书馆服务

孙文霞

【摘 要】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阅读时代--微阅读时代。然而微阅读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了它的一些弊端。这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机遇。高校图书馆必须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方式迎接挑战。

【关键词】微阅读;高校图书馆;服务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technology, Micro-reading time---a new kind of reading comes. However, Micro-reading not only brings convenience to people's life but also some impacts. So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lso come to University Library. Facing these , University Library should innovate service from these aspects-- innovating service concept ,innovating service model and innovating service contents.

【Key words】Micro-reading;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隨着现代科技与网络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技术的发展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影响着我们的传统习惯。在阅读方面,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普及和高校校园无线网络的覆盖,可载知识信息的载体已不再是纸质一种,各种电子媒体如音频、视频都是信息载体,而且容量大、图文并茂、更新快、携带便捷,阅读就不再是只在特定的环境里才能进行,千百年来我们坐在明亮的书桌前手捧纸质书卷读书的习惯也在经受着挑战。因此大学校园里“低头一族”(phubbing)到处可见,手捧一部手机便可阅尽天下,手机、平板电脑等都成为他们的阅读工具,微阅读确实使阅读变得方便了。

1 微阅读的成因

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须借助网络终端或手机等设备来完成,属于文化快餐。口袋书、手机报、微博,短信都是微阅读,其内容为零散的、简短的音频或文字,还有的把长篇拆成碎片化形式,便于人们随时阅读,微阅读渐渐走入了大众的生活。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电子出版物、便于携带的智能手机、无线网络的覆盖都为微阅读提供了广泛传播的可能。微阅读由于契合了当下信息共建共享、自由获取的特征,因而在用户群中能够迅速有效地传播。目前,各高校基本都有千兆校园网络,为用户的文件传输、多媒体应用等服务提供充足的带宽,满足教学的正常需要。此外,还对图书馆、餐厅、学生寝室等学生活动区域进行无线WiFi 宽带网络覆盖。学生仅用一个手机,就可以行走在网络的无限空间,遨游知识海洋。手机阅读资费便宜,各大运营商不断推出各种优惠的数据流量和短信的校园卡业务套餐,各种手机阅读网站不停地推出优惠服务,吸引用户使用其资源,电子阅读成本降低,为广大师生用手机阅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网络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习惯于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短小的文本可以图文并茂,能够迅速营造一种舒适的阅读氛围。翻看这样的文本不需要太多的背景铺垫,不需要过多的感情投入,甚至不要求阅读经验的前后连贯,满足了大学生对阅读自由、开放、个性及分享的追求。并能从中获得快感和放松,现代人们的阅读进入了微阅读时代。

2 微阅读的弊端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微阅读也有利有弊。一方面,微阅读的出现,使学习生活有了更多便利,可以有效地利用好课堂以外的碎片时间提升学习的效率,随时、随地、只要你想读你就能读:电脑、手机、各种音频、视频你都可以用。时间上也是你说了算,大时间、零散时间都能满足你阅读的需要,图书馆好像不那么重要了,纸质资源也可有可无了,因为你在哪儿都可以阅读。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其信息文本体量小容量大,因而其内容普遍轻浅,文本呈现形式碎片化,阅读方式和时间也碎片化,阅读所得缺少系统性、逻辑性,娱乐有余严肃性不足,久而久之,读者会产生依赖,会过度追求感官刺激,而懒得动脑思考,实际上,把阅读当成了消磨时间。而且,微阅读中存在大量无聊甚至是有害的信息,鉴于读者不动脑、不走心,对所读内容更是不加辨别,这样阅读不但不能受到正面的教育,反而可能会受到毒害,从而背离了阅读的真谛。“无序、杂乱的信息流如瀑布般流下来让阅读能力和阅读趣味还处于低端的在校大学生被瞬间淹没,失去选择的能力,成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在校大学生正值青年,对知识的渴求非常旺盛,如果不加分辨、不加选择全盘吸收的话,会无所适从,就很容易将不规范、不正确的内容吸收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而且这种错误信息会因为先入为主的原因,影响以后对正确信息的理解和学习,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势必产生极大影响,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3 高校图书馆该如何创新服务

“微阅读是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并且深受大众喜爱,其功与过只是在于阅读者自身的需求和对内容的选择所导致的不同后果。”同传统阅读一样,其健康发展需要有效的引导。高校图书馆一直被称作“知识的殿堂”、“大学精神的象征”,是高校“学术交流中心、知识加工中心(学习中心)和文化传承中心”,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必须紧跟国家教育发展方针,解放思想,正确看待微阅读这种阅读模式,主动对其进行引导和推广,扩大图书馆在读者间的影响,提升读者的文化素养,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与时俱进,发挥教育育人的作用,开创新局面。

3.1 创新服务理念endprint

3.1.1 明确角色定位

微阅读是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是一种很多人都乐意接受和喜爱的阅读方式,其生命力旺盛,发展空间巨大,发展势头也很迅猛。因此高校图书馆首先应该关注这种动向,支持这种阅读方式,多深入读者了解读者需要,关心读者成长,引导读者利用好这种阅读方式。在微阅读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该是支持者、探索者,还应该是引导者。

3.1.2 树立Outside-in与 Inside-out协调发展理念

Outside-in,是指由外而内聚集资源,同理,Inside-out就是由内而外拓展信息。具体来讲,就是利用好图书馆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首先,把馆内外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及时把馆内已有的文献资源推送给读者,培养起读者的信息素养,同时要不断关注读者的喜好,迎合读者的需要,将其喜欢的内容和形式渗透到图书馆中,吸引读者乐意走进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忠实粉丝;然后,增加读者的参与意识和共享。高校图书馆需要经常和读者沟通,在资源建设、服务方式等方面多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开展一些比如“你买书我买单”、读书日读书节等活动,使得读者之间、读者和图书馆之间架起桥梁,彼此分享信息,互相推荐信息,并以此为契机,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赢得他们的好感,让他们对图书馆产生依赖性,对从图书馆获取信息粘性,形成协同交流。

同时,更应强调读者的主体地位,始终以读者为中心,突出移动阅读。不仅开发专业APP,在读者的移动终端占有一定位置,还要优化阅读界面,把图书馆资源嵌入进去,以便读者能轻松便捷的使用,随时随地共享信息。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充分掌握好导读资讯台、答疑中心、APP上的历史浏览记录,认真阅读,了解读者的需求,及时反馈读者在阅读前、阅读中的困惑,分享并交流阅读后的心得及收获,为读者的进一步阅读和研究学习提供指导和所需的信息资料。

3.2 创新服务内容

3.2.1 创新为科研教学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该顺应微阅读时代发展的需要,紧跟学校科研教学发展脚步,发挥好应有的作用。目前,高校的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正在开展,作为图书馆,我们可以提供资源保障,在师生数字资源的获取方面给予便利,帮助师生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一方面,图书馆可以“结合MOOC片段式特点自己制作内容,并将其发布在微信、微博平台,供用户随时下载阅读学习”,还可以引进教育资源,供广大师生在线学习。图书馆员还可以以“信息专家的角色在管理上提供嵌入式服务”。为课程的优化设计提供信息分析和数据支持,为师生在信息采集和处理等方面提供资源导航和推荐服务。

3.2.2 开展导读工作

微阅读由于信息量庞大、内容杂乱,容易使读者疲于应付,浏览地多,认真读地少,造成浅阅读,产生浮躁情绪,无法沉下心来思考。因而,图书馆应努力探索微阅读环境下导读方式,从读者的阅读兴趣出发,通过时尚、流行的微阅读传播导读信息,以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对读者进行必要的信息素养指导,开展读书会、诗词大赛、成语大赛等,请学者、专家做读书推介报告,选定一些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进入课堂,利用微博微信等方式宣传和推荐,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读者的阅读内容和性质。组织交流会,给读者创造机会交流读书心得、阅读感受,引导读者学会思考。在阅读大厅,要把这些经典的作品摆放在醒目的位置,使其触手可及,影响他们对书籍的选择和领会,为读者正确阅读保驾护航。

3.2.3 把以读者为本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图书馆网页上开通快速搜索频道,绘制校园地图,把餐厅、运动馆、自修室、班车时间表、周围的特色餐饮等和学习、生活、锻炼密切相关的场所详细标注,帮助读者尽快熟悉校园概况。 增加当代大学生喜爱的时事新闻、体育、音乐、影视等内容,并提供各种搜索引擎,方便他们自由切换,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的动向,自觉地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也满足他们对文体的喜好,比如NBA的最新战况,热播影视剧的进展情况,从而养成利用图书馆引擎搜索信息的习惯,有效利用图书馆。

3.3 创新服务方式

充分利用新技术,让服务更加人性化。微阅读之所以受人喜爱,趣味性、互动性起了很大作用,所以高校图书馆要注意读者的阅读体验,在服务中,应采用合适的协同交流工具、现代化的新技术手段。比如,利用可视化方法,在馆内播放视频进行导引服务,把馆里的资源、布置、借阅注意事项等读者关心的内容制成小视频,结合解说和实际操作向读者进行介绍,让微视频以其生动丰富的音质、美丽的画面和强大的揭示力迎合大学生对时代“快餐文化”的诉求。用微博微信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推送活泼生动的内容,既要吸引读者的兴趣又要引导读者进行深层次阅读知识体系引导搜索,在轻松的氛围进行严肃的、专业的阅读学习。另一方面,提升高校图书馆馆内环境,美化内部设施,提供舒适的桌椅,播放优美清新的音乐,设置明亮柔和的灯光,整个环境温馨怡人、和谐亲民,既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又舒适优雅,图书馆员亲切知性,乐于答疑解惑,及时给予服务,读者在这里可以进行研究学习,学术交流,还可以适当享受娱乐休闲,身心都有收获。

4 结语

总之,微阅读时代的形成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不可避免的结果,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高校图书馆应该迎接这个挑战,要正确认识微阅读,正视它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及其受众之广、影响之大以及影响深远,又要认识到它的不利方面和不良影响,充分利用我们自身的优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服务,为读者进行信息资源导航,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妍妍,等.《碎片化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图书馆建设》2017年第4期,p44-49.

[2]沈秀琼.《基于微阅读的大学图书馆导读策略》,《山东图书馆学刊》2014 年第3 期,p65.

[3]杨沉.《消解与建构:基于文化视角的微阅读考察》,《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年第10期,p102-104.

[4]刘博.《微阅读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探索》,《新世纪图书馆》2016年第5期,p25-28.

[5]胡永强.《微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務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第18期,p45-49.

[6]韩玉巧,李娟娟.《“微时代”图书馆移动服务对策研究——以天津高校为例》,《新世纪图书馆》2016年第1期,p49-91.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阅读高校图书馆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微阅读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例谈
微阅读, 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更给力
中职生如何对待微阅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