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方式改革

2018-01-22李淑明李晓冬姜玉亭

科技视界 2017年30期
关键词:工程认证教学理念

李淑明+李晓冬+姜玉亭

【摘 要】工程认证是一个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件重要的事情,目的在于通过多邊认可工程教育认证结果,实现工程学位互认,促进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实现跨国执业和国际流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旨在通过实验改革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工程认证;实验改革;教学理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联合会)、专业学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1]。2013年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通过的国家工程教育专业的认证,通过了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求把该专业的学生如何培养成到达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为该专业学生提供跨过执业和国家流动提供教育质量保证。

1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改革基于的现实问题

现在我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方法大多是验证式,实验只是围绕实验教材展开,在实验板上简单搭建,学生不需要看懂原理图,也不能自主的设计实验方案、实验电路以及元器件,这就固化了学生实践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面向工程,应该改革实验方式和实验内容,把工程性和创新性等实验引入课堂,基础实验将面临重大改革[2]。

2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改革的意义

该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于建立以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分层次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将主要实验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实验三个层次。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自主设计研究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有多种选择的空间。同时,尽量以实验任务来代替实验指导,实验项目一般只提出要求,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电路,选定实验器件和测试方法等,以次来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独立自主的思考空间。通过这种改革把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生培养成能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从而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实践环节的要求[3]。

3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为适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进行改革,项目主要研究内容为:

实验改革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主要表现在:将学生作为第一服务对象,鼓励并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问题和查阅资料的能力,注重将学生知识进行扩展并向与向专业和工程应用方面延申,如果发现实验现象与所学理论知识不符时,需指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从而自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陪养,更能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提高独立研究的能力,有利于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很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具有解决问题的知识[4]。结合专业认证的需要,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要求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保证毕业生获得进入该专业领域从事职业工作的技能。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实验内容进行优化,优化同时还要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5]。

对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包括以下内容:

(1)改变上课方式,专业认证前,仪器使用和元器件识别在课堂上花6小节课时,教师在课堂上不停的讲,学生在课上被动的听,改成任务驱使的方式,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其自主带任务来学习仪器和元器件;

(2)与认证结合更改实验模式由于各种原因,模拟电子技术实验都在固定的电路板上或实验箱上搭建电路,不仅是验证性实验甚至一些设计性的实验都是以这种方式来完成实验,这种实验模式培养的是“连线员”,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在改成布置任务,给学生发面包板和一些基本的元器件,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选定器件(实验室有器件让学生自主使用)并且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并进行测试从而完成实验;

(3)结合认证需要,增加设计性实验项目。按照工程认证要求应将培养创新能力和研究性思维贯穿整个实验教学之中,教师开发更多的设计性实验内容,在设计型实验中尽可能的增加研究性内容。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由学生按照实验任务要求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电路、选定实验元器件、测试方法等来完成实验项目。通过增加设计性实验项目,锻炼学生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4 结论

通过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改革和结合专业工程认证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改变传统的实验箱和实验板搭建的模式,设计新的实验模式,让学生带着任务来自己设计电路,由老师提供面包板以及一些基本的元器件,学生根据实验任务要求由学生自己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电路,选定实验元器件、测试方法等。最终目的是培养要保证学生培养质量满足职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5版)[R].2015(2015-03).

[2]李云涛,杨立军,毕大森,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引入计算机模拟方法教学的研究[J].模具工业,2014,40(4):67-69.

[3]杨振宏,杨书宏.国外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分析与借鉴[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2):61-66.

[4]危雪.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研究[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6(9):76-77.

[5]周伟,严兴春,鞠萍华,林利红.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重庆大学为例[J].教学研究,2013,36(4):20-24.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程认证教学理念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现代加工技术的冷挤压技术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