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3岁“小燕子”:岁月从不败美人

2018-01-22梧桐雨

现代妇女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燕子上海

梧桐雨

在2017年6月17日晚开幕的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93岁的电影艺术家王丹凤获得了“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王丹凤原籍浙江宁波,自16岁从影以来,在4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创造了60余个经典银幕形象,尤以她演唱的《护士日记》主题曲中的“小燕子,穿花衣”红遍大江南北,最深入人心!

一代女神, 为戏而生

王丹凤1924年出生在上海,原名王玉凤。16岁那年,王丹凤跟着邻居去电影公司参观,正赶上电影《龙潭虎穴》在拍摄,导演朱石麟一下就看中了她,让她扮一个小丫头端茶试镜,没想到她十分上镜,而且非常抢眼。

虽然父母一开始并不同意,但她还是和导演签了3年片约,还改了一个更有意义的名字“王丹凤”,意为丹凤朝阳。签约第二年,王丹凤就在《新渔光曲》中担纲主演,初出茅庐的王丹凤,把一个受尽欺辱又贫穷善良的渔家女演得十分到位。影片上映后,她一举成名,还被影迷们称为“小周璇”。

王丹凤是标准的上海美人,樱桃嘴、杨柳腰、洋派的发型,令无数人为之倾倒。漂亮面容可以叩开演艺的大门,但也免不了被贴上花瓶的标签。为了磨练演技,她开始疯狂接戏,《三朵花》《丹凤朝阳》《青青河边草》……5年间,她一连拍了25部影片,在当时上海电影圈的女演员中,享有“高产女星”的声誉。

后来王丹凤受邀到香港发展,并被评为“沪港四大女星”之一,其他3位分别是李丽华、周璇和白光。

出身于电影世家的柳和清,因为欣赏王丹凤的纯朴正派,对她紧追数载,于1951年迎娶了心中的女神。回忆起新婚生活,王丹凤总是说:“跟其他夫妻也差不多,小意见总是有的,但他让着我嘛。”

1952年,王丹凤加入新组建的上海制片厂,先后出演了《护士日记》《女理发师》等多部影片。在《护士日记》中,她演的女护士简素华慈母般哄别人家的孩子入睡时,轻声哼唱出了摇篮曲《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插曲不但得到了少年儿童们的喜爱,也成为几十年经久不衰的经典歌曲。

厄运袭来, 患难夫妻不离不弃

此后多年间,王丹凤凭借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出众的形象和演技,为影迷奉献了《家》《海魂》《桃花扇》《护士日记》等诸多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她被评为新中国深受观众喜爱的“22大明星”之一。

1958年,“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时期,王丹凤随上影厂几百演员与行政人员一起,前往上海北郊的新桥公社务农,与当地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1962年,王丹凤接到上级的命令,要随周总理访问缅甸。在北京集中排演时,周总理请王丹凤与张瑞芳等人去他家做客。饭后,总理叫大家一起打乒乓球。

王丹凤对总理说:“我不会啊。”总理微笑着鼓励她:“乒乓球有益健康,搞文艺的千万别忘了运动啊!应该培养一项感兴趣的体育运动,然后一直坚持下去!”

总理的话让王丹凤醍醐灌顶!体育运动和劳动不同,它不仅需要耐力,还需要脑力和技巧。王丹凤竟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平常的劳动锻炼了她的体力,而乒乓球却让她变得机智,健身又健脑!

王丹凤牢记总理的话,她不仅学会了打乒乓球,而且还迷上了其他体育运动。甚至在下乡的过程中,受一个老中医的启发,自己编了一套“腹部运动操”,每天清晨做一遍。

不久,“文革”爆发了。王丹凤的丈夫柳和清因为是资本家后代而受到了残酷批斗。在那个动荡时期,王丹凤自然也“罪责难逃”。

1968年,在秋风萧瑟、严冬将临的时候,王丹凤被赶到奉贤“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然而,王丹凤与柳和清始终左右相随,矢志不渝。他们意志刚强,以过人的耐力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艰苦,熬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

1978年,王丹凤重逢艳阳天,参演了电影《失去记忆的人》。1980年与项堃一起主演了《玉色蝴蝶》,这部片子成了她告别影坛的封箱之作。那一年,王丹凤56岁。

淡出影坛后,王丹凤作为民主党派人士,深入基层,参政议政。改革开放30多年来,王丹凤从一个著名影星,成长为在上海政协和全国政协会议上频频亮相的社会活动家。

93岁容颜不改, 美丽由内而生

1989年,丈夫柳和清退休后移居香港。夫妻俩开了一家名叫“功德林”的素食馆,不仅宾客满座,还成了沪港两地文化界人士的云集之地。

香港的报纸评价“功德林”:别人开餐馆只管做生意,柳和清先生出身电影世家,又有夫人王丹凤作后盾,功德林就开得颇有内涵和修养,就连菜谱都充满了传统文化气息。

十几年前,他们把“功德林”转了出去,年过8旬的老两口又回到上海,过起了半隐居式的晚年生活。

此后,王丹凤夫妇除了见几个老朋友外,基本闭门不出。即使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做公益,也很少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丹凤和我年纪都大了,什么都看淡了,回沪后,几乎拒绝了一切采访。更何况,她本就是不善言辞的人。”晚年说起爱妻,柳和清老先生的言语中依然充满爱意。

一切顺其自然,是王丹凤老两口处事的原则与长寿法门。“生活就是这样,有顺境就会有逆境。只要你的心大了,遇到的事也就小了。”她晚年曾这样向女儿们传递生活经验。此时的王丹凤虽然年已耄耋,但依旧保持着清秀的面庞和炯炯有神的眼睛。

每当被人问及有什么长寿和保养秘诀时,王丹凤都会面带自豪地说:“这多亏了体育运动!”的确,从艰苦岁月走过来的王丹凤,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运动。

除了打乒乓球,王丹凤每天都会和丈夫一起侍弄他们的那块“爱的小菜园”。这总是让他们想起上山下乡的那段岁月,有时候说起当年的苦与乐,夫妻俩都会风趣幽默地一笑而过。从年轻到年迈,难得的就是这份陪伴。王丹凤和丈夫相看两不厌地走过了65年,直到2016年,柳和清去世。

丈夫去世了,但王丹凤的性格依然開朗,只要觉得不开心,她就打球或者种菜,这是她的生活方式,也是她爱的方式。按照她的说法,爱也是一种养生。

现在,93岁高龄的她遇事想得开,平时生活也很有规律,并保持素食的习惯。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息影以来,王丹凤就渐渐淡了和外界的联系,但在2017年6月17日开幕的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这位93岁高龄的老人竟破天荒地露面了,并笑称自己:“我也不能太宅。”

电影节上,王丹凤登台接受了组委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这次,她依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简单地致谢,接受万千掌声的拥戴。有人说,王丹凤就像一只孔雀,年轻时独立自信,美如冠玉,让人敬仰崇拜;到衰老时,就躲在一个远离人群的地方,独自老去。

但昔日的影迷从来没有忘记她。在她的画册《春满人间》的见面会上,有很多六七十岁的老影迷,拄着拐杖一大早六七点就排起了队,只是为了看她一眼,看她过得好不好。

如今的王丹凤鲜少出门,除了喜欢看书和运动,就爱在家里种些花花草草和小青菜。年过9旬的她,至今保持着美人的体面——出门时发型梳得一丝不乱,衣服纤尘不染。

岁月不曾败美人,这位“不老女神”在93载人生起伏中,活出了许多人想要的样子。

猜你喜欢

小燕子上海
小燕子
小燕子找春天
一只小燕子
小燕子
发现迁徙的秘密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