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研究

2018-01-22李渊秀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0期
关键词:通率尿激酶冠脉

李渊秀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河北 张家口 075100)

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的研究发现,溶栓治疗实施的越早,患者心肌的坏死范围就越小,且冠脉再通率更高,患者的预后更佳[1]。而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护理,能够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其配合度,提高临床急救成功率[2]。在本次研究中,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流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度,我院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1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其中,对照组男36例,女22例;年龄在46~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6±6.4)岁;19例为广泛前壁梗死,15例为前间壁梗死,9例为前侧壁梗死,8例为下壁及右心室梗死,7例为下壁梗死。观察组男37例,女21例;年龄在46~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5±6.5)岁;20例为广泛前壁梗死,15例为前间壁梗死,10例为前侧壁梗死,7例为下壁及右心室梗死,6例为下壁梗死。纳入标准:患者均在发病24小时内接受治疗;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严重感染者;认知功能障碍者;语言功能障碍者。两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急诊护理流程:急诊护理流程小组由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急诊护理人员组成,结合急诊科室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制定,通过等级责任制实施护理,制订护理流程表格,并按照临床初评、早期检查以及再次评估这一流程进行急诊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前确认其无溶栓禁忌,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并选择大血管行溶栓治疗。在治疗期间不定时询问患者其胸痛等症状的改善情况,通过心电图密切监测其心肌ST段变化,对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进行准确判断。若患者ST段恢复正常后突发心律失常,应给予及时抢救。对患者牙龈、皮肤黏膜进行细致观察,一旦发现牙龈出血、皮下存在出血点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尿激酶溶栓治疗完成后6小时,给予7500 U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要求患者绝对卧床,避免过度劳累。

1.3 评价指标

将并发症发生率、冠脉再通率作为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冠脉再通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冠脉再通率对比 [n(%)]

3 讨 论

相关的研究发现,尿激酶溶栓治疗已经成为了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干预方式,不但能够使其心肌的梗死灶面积显著缩小,而且能够恢复其神经细胞的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3]。在本次研究中,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流程,经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24%,x2=5.949,P=0.015;观察组的冠脉再通率为91.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1%,x2=7.036,P=0.008。

综上所述,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显著提升尿激酶溶栓疗效,提高冠脉再通率,值得推广应用。

[1] 林文娟,励灵玉.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24-26.

[2] 刘彦梅,吴欣娟,申瑞霞,等.综合护理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并发症60例[J].中国药业,2015,18(07):112-113.

[3] 蔡小芹,贾先翠,汪 莉,等.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的疗效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4):8-10.

猜你喜欢

通率尿激酶冠脉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