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恶性肿瘤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2018-01-22师艳平白俊芳吕梦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0期
关键词:常规护理人员实验组

师艳平,白俊芳,吕梦霞

(山西省阳煤集团总医院,山西 阳泉 045000)

恶性肿瘤对于生命健康的威胁相当大,同时也是当前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针对恶性肿瘤的护理而言,其不仅与医院相关,更是个人、家庭、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1]-[2]。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在恶性肿瘤护理方面的工作质量并不理想,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恶性肿瘤的护理效果,本文以我院为例,探讨恶性肿瘤护理存在的维内托以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2015年3月前)和常规组(2015年3月后),每组30例。常规组患者45至80岁,平均年龄(68.2±5.3)岁;实验组患者46至79岁,平均年龄(67.1±7.5)岁。所有患者具备小学及以上文化,均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方面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实验组针对恶性肿瘤护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后进行护理。

(1)护理问题

①患者生存质量较低。恶性肿瘤患者大多数生存质量都非常低,虽然生存率较低,但是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都愿意坚持治疗到患者离开,在治疗过程中化疗、放疗等会形成一定的不良反应,甚至是剧痛,导致患者形成严重的负面情绪;②社区护理质量较差。我国在社区会理水平方面并不理想,许多患者在就诊的时候会向社区转移,但是因为恶性肿瘤在治疗方面需要长时间的医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费用。在这样的环境下,社区护理工作的压力随之提升,社区医疗结构需要为患者提供长期支护服务,但是因为医疗保健制度在许多方面的欠缺,导致社区护理效果也并不是非常理想;③缺乏专业护理人员。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特点方面较为特殊,对于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往往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沟通能力以及正确的证明价值观。但是,这一要求显然当前的医护水平并不能达到,导致护理工作水平不高;④死亡教育的缺乏。许多医务人员对于死亡并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也导致死亡教育无法开展,再加上工作方面的误区,导致临床关怀、健康教育等发展效果不理想。

(2)改进对策

①合理配置资源。政府需要加快在资源方面的支撑,完善相应的支撑,以多途径、多渠道进行扶持帮助,尤其是在社区医护资源方面进行适当的投入。另外,还需要适当的完善相应的制度与标准,发展多种理论,尽可能减少医护成本,对卫生资源进行适当的约束控制,突出表现医疗资源的应用价值;②重视护理人员的培养。医院的管理与领导人员应当提高专职人员的培养,尤其是在恶性肿瘤护理人员方面的人才培养,为护理人员提供深造与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专业技能,丰富与更新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体系。另外,还需要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引导护理人员接受相应的死亡教育,正确看待死亡,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效果;③强化教育,达到个性化护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针对护理人员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尤其是强化患者的治愈希望,在治疗计划、副作用及其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相应教育。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讲解自护知识,同时为患者讲解心理护理与家庭护理等相关知识,促使患者可以通过心理护理形成生存信心。

1.3 评判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采用症状积分和BartheL指作为评价标准。

症状积分以患者的主诉症状为标准进行评价,分数越低说明恢复状况越理想;BartheL指数总共19项,分值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与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症状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

组别n症状积分BartheL指数护理前护理后治疗前治疗6周实验组3015.22±2.216.20±1.0022.41±7.58 80.12±9.05常规组3015.34±3.1012.20±1.4523.12±7.81 56.75±5.14 P->0.05<0.05>0.05<0.05

3 讨 论

借助对我院恶性肿瘤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方面思考,为了将恶性肿瘤的护理问题进行改善,将医院家庭以及个人所关注到问题进行解决,最终认为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模式替代传统常规护理方式,尤其是针对患者生存质量低、死亡教育知识缺乏等问题,采取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护理人员的教育以及强化健康教育等措施,从而实现临床护理水平的持续性提升,满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需求[3]-[4]。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家庭状况等因素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从而确保医疗保障体系的落实,为患者提供多元化护理支持,提高临床护理效益[5]-[6]。

为了将恶性肿瘤的护理问题进行解决,在本研究中,将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将其可以提升的空间进行开发,分别提出了相关的护理对策。其中研究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症状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这一结果通过改进临床护理工作后,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效果有明显的改善,临床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有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护理工作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患者康复效果不佳。在临床中需要针对护理成效不断的改进与优化护理工作,预防恶性循环,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1] 崔孝菊.恶性肿瘤患者心理问题调查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106-108.

[2] 余永美.26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问题及预防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7):444-445.

[3] 张令坤,梁文杰.恶性肿瘤患者围诊断期心理障碍及其护理对策的研究进展[J].特别健康,2017,12(21):552-552.

[4] 肖 华,汪秀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策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4):96-98.

[5] 火晓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急性放射性口炎的护理对策探讨[J].上海护理,2016,16(8):23.

[6] 魏美霞.全自动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5-FU治疗肿瘤病人的护理对策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4):3328-3330.

猜你喜欢

常规护理人员实验组
常规之外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别受限于常规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