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

2018-01-22李晓艳

职工法律天地 2018年4期
关键词:经理人所有制国有企业

李晓艳

(221003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徐州站 江苏 徐州)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要素,在国家绝大多数行业和重要领域中起到支柱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占据支配地位。据财政部统计信息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国有企业资产总规模高达140万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超过10%;营业总收入高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近20%;营业利润接近0.6万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近40%,可以看出,国有企业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利润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对我国的经济总量贡献具有重要作用。讨论国有企业改革,对于理清国有企业问题、弄清未来改革走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是推进供给侧改革、处置“僵尸企业”、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1 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势在必行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股独大,占据较大的市场资源,具有较大的行业优势,容易形成行业垄断,促使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不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此外国有企业灵活性差,国有企业公司形式单一,对于国际贸易没有优势,随着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具有必然趋势。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进行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2015年党中央再次提出发展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共同持股融合一致的所有制经济形式。全国各省、市、区积极响应,大力发展新的所有制形式,进行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通过实行上市改制、多元化发展等举措积极深化国有制改革,健全经济制度,通过所有制改革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从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2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面临的困境

2.1 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现状并不乐观

依法设定的内部职能监督部门和人员因顾及自身利益不敢和不愿监督;普通群众因为信息相对不对称没有能力监督,而国家设立的外部监督机构,因为工作的繁重性而导致监督滞后,加上信息绝对不对称,使监督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如何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从机制上健全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呢?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实行所有制改革的办法,实行所有制改革可以使国有企业公司产权变得更加清晰,促进企业管理高层转变管理动机,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强化对企业的监督。

2.2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自国有企业实施改革之后,多年来在国有企业的公司制度变迁过程当中,存在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据统计,多年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失状况不容乐观。此种情况的存在对国有企业改革也造成了严重困扰。假如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不能有效解决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则必然会影响到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2.3 公司体系不完善

清晰的公司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条件,尽管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也从国有垄断逐步走向国有参股,进入到所有制阶段,但是在公司保护方面仍存在不足。一是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拥有国家信用作为其强大的后盾,而非国有企业在公司保护方面缺乏相应的机制,这致使非国有企业被国有企业吞并成为可能。二是所有制改革不是不同性质的企业简单相加,而是不同性质的企业通过股权改革或资产重组等方式进行企业改革,但是由于我国市场发展的不完善性,缺乏相应的公司交易规则以及程序,非国有企业利益不能得到充分的保护,即使没有了行业垄断,非国有企业也不敢贸然进入。

3 国有企业公司制度改革的路径指向

3.1 实行分类管理,发挥国有企业的功能

近年来关于国有企业公司制度改革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到底应当如何改?学界的某些观点针锋相对。有的学者从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出发,认为应当强化国有企业的地位,增强对国有企业的投入和保护,并把国有企业做强做大。也有学者从提高市场竞争活力的视角出发,认为应当强力推进国退民进,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调配中的作用。企业的终极目标仍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正是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不排除市场调节资源的手段,也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为全体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区别所在。

3.2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防范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防范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构建科学的监管体制,改善国有资产的管理;②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健全权力制衡机制;③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强化企业内部控制;④重视社会公众监督,明确社会价值取向。

3.3 完善法律保护制度

在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缺乏保护民营企业的一系列政策,这使得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民营企业更加感觉不利。国家必须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尽快出台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法律文件,才能使所有制改革有序进行。此外,建立完善的交易制度和程序以及公司保护制度,以促进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重组合并。要注意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一视同仁,消除对非公有制的歧视观念,消除非国有企业对于所有制改革的不信任,切实保障非国有企业的相关利益。

3.4 建立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制度

职业经理人制度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中目前还不完善。职业经理人在我国属于高端的人力资源,目前国内的职业经理人的数量明显不足。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大力发展职业经理人人才市场。培育出适应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4 结语

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面对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视若无睹,应审慎视之。面对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予以应对。总而言之,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及时发现并做好有效防范。唯有如此,方能让问题尽可能降低,有效促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1]王艳山.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7(10).

[2]向发平.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7(11).

[3]唐昭霞.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理论探讨,2016(03):98-101.

[4]徐霓妮.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的影响因素及治理结构的设计[J].经贸管理,2016(08):111-112.

猜你喜欢

经理人所有制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考
发改委:鼓励非公资本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