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权保障

2018-01-22晨曦

兵团工运 2018年12期
关键词:苗头调解员立场

什么是换位思考法?

换位思考法就是在解决纠纷时,要从不同的立场、角度、高度、层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的一种调解方法。通过该方法做到考虑周全,使问题解决彻底,不留后遗症。换位思考法一般针对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爱争强好胜的纠纷当事人而使用。

换位思考法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劳动争议调解员的换位思考。劳动争议调解员要站在劳资双方当事人的立场和角度,寻找全面解决纠纷的适当方法。二是劳资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换位思考。劳动争议调解员引导、启发当事人相互之间进行换位思考。

1.劳动争议调解员的换位思考

劳动争议调解员在调解劳动纠纷时站在当事人双方的立场和角度进行调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劳动争议调解员在进行调解时,只有劳资争议从双方的立场和角度来看事情。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感受及想法。这样才能知道怎样去进行调解,不至于在调解时引起当事人的对抗。只有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和角度与当事人进行真诚交流,让当事人感觉到调解员是从当事人的利益出发,这样他们才会信任调解员,从而消除对劳动争议调解员的抗拒心理.调解才能取得成功。

劳动争议调解员采用换位思考法进行调解,也可体现在调解协议的达成过程中,即在提出调解方案或引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时,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思考矛盾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当事人所能接受的向对方让步的底线,从而提出当事人都能接受的调解方案,或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2.当事人之间的换位思考

劳动争议调解员在调解劳动争议纠纷时,除了自己站在当事人双方的立场和角度进行调解外,还要引导、启发当事人之间进行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调解顺利进行。作为劳动争议纠纷的当事人,一般都都想在纠纷中获得最大利益。因此,在纠纷调解过程中都只为自己着想,互不相让,这样就容易造成矛盾激化,不利于纠纷解决。但是,如果劳动调解员引导、启发当事人在考虑自己得失的同时,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对方利益着想、体会对方的感受,以真诚换取真诚,以信任换取信任,就会为当事人营造相互融通的心理氛围。便于纠纷的调解。这正如俗话所说的“要想公道,打个颠倒”。

劳动争议调解员在采用引导、启发当事人相互之间进行换位思考的方法进行调解时,一方面要求当事人从公正客观的角度出发考虑纠纷的具体情况,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要给当事人描述对方的处境,讲述当事人所不了解的对方的苦衷,并通过类似“如果你是对方,会怎么办”或“如果你是对方,会怎么样”或“如果你的亲属是对方,会怎么样”的假设性问题引导当事人思考对方的立场、感受和想法。值得注意的是,劳动争议调解员引导、启发当事人相互之间进行换位思考,并不是直接告诉当事人对方的想法及感受,而应当是通过告知对方的处境等背景资料和不断提出适当的问题的方式进行引导,使他自己体会对方的感受,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主动的思考可以减少由于当事人对调解员的抗拒或不信任可能对调解造成的消极影响。

劳动争议调解员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要给当事人灌输凡事都要全面看问题的观点,告诉当事人面对纠纷既要考虑自己的理由和利益,又要考虑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只有双方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对方的利益,才会感觉到对方的想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换位思考,实质上是促使双方相互理解,消除对抗情绪,从而达成和解的有效途径。

什么是苗头预测法?

苗头预测法就是要求劳动争议调解员要随时掌握纠纷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特别是纠纷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变化的特点,找出纠纷发展、变化的原因,及时确定预防、解决纠纷的对策,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运用苗头预测法是解决劳动争议“防调结合,以防为主”工作方针的具体要求。要做到“防调结合,以防为主”。必须及时掌握纠纷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发现纠纷发展和深化的苗头,洞察纠纷当事人思想和行为不断变化的蛛丝马迹,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积极的疏导,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其扩大和激化。

运用苗头预测法是目前解决劳动争议纠纷的一种非常重要、有效的方法。由于我国用人单位利益和要求日趋多元化,使得我国目前劳资纠纷表现为易激化的特点。纠纷不断增多,新的、复杂的纠纷不断出现,有些纠纷极易出现反复,难以调解。成功地运用苗头预测法能够主动地掌握这些纠纷的发展态势,面对可能发生的复杂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并解决,从而预防复杂、激化、严重态势的发生。

苗头预测法的运用需要劳动争议调解员必须有“纠纷具有复杂性、预防工作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遏制纠纷继续发展和扩大的重要性”的认识,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有意识地观察和分析苗头性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劳动争议调解员必须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要善于发现信息、搜集信息,捕捉其中的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信息。在预测苗头时,还要注意对纠纷的变化有影响的因索,并区分不同的纠纷进行具体分析。

苗头预测法的运用并不只是简单地把纠纷变化的苗头预测出来,更关键的是,劳动争议调解员对预测出来的纠纷发展的苗头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及时积极行动起来,进行妥善地处理,把苗头抑制并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如果预测到了纠纷变化的各种苗头后.不去积极预防,反而是“一拖二躲三搪塞”,只会使纠纷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处理,并使劳动争议调解员的信誉受到影响,最终失去劳资双方当事人的信任。

什么是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法?

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法是指劳动争议调解员在进行调解时,依照劳资纠纷的具体情况,抓住纠纷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进行调解的方法。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一般表现为抓住申请调解当事人最关心的核心问题。

有些劳动争议纠纷是极其复杂的,有时表现为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有时表现为在纠纷中存在多个诉求,特别是在群体性的劳动争议纠纷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一般来讲,在多个纠纷中存在的多个矛盾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一个矛盾解决了也就意味着其他矛盾也随之解决,或者欲解决某一矛盾要以其他矛盾的解决为前提。此时。劳动争议调解员要通过全面了解纠纷情况,发现对解决纠纷起关键作用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这样也就等于抓住了调解工作的重点或关键,就会使得调解工作不至于“胡子眉毛一起抓”,显得毫无章法,而是有的放矢,提高效率,使调解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它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把握纠纷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并带动和促进其他矛盾的解决。同时,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能够掌控纠纷的发展和变化,抓住主动权,并有针对性地化解纠纷,提高效率。否则,就会使调解工作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或者不分轻重缓急,被动应付。可见,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

采用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法,劳动争议调解员必须立足于对纠纷的全局和整体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只有正确把握和认识纠纷的全局和整体,才有刺于发现主要矛盾。而要做到正确把握和认识纠纷的全局和整体,一方面要注重调查研究,尽可能全面搜集与纠纷有关的资料。另一方面,劳动争议调解员还要善于观察、洞悉,准确把握影响矛盾纠纷的主要问题。此外。劳动争议调解员还必须站在“旁观者”的位置上,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只有这样,劳动争议调解员才不会受环境影响,不会被纠纷当事人的情绪所影响,从而保持冷静的头脑,在纷繁复杂的纠纷中快速理顺来龙去脉,抓住影响纠纷的关键,及时解决。

劳动争议调解员要想运用好这一调解方法,首先必须坚持自己所确立的调解工作的重心,排除各种干扰。在措施上,要注意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包括寻求有关积极力量的支持。同时,劳动争议调解员还要注意根据纠纷的发展变化,及时察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调整自己对主要矛盾的认识,修正调解方案,时刻有效地掌握调解工作的主动权。

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只是意味着劳动争议调解员要分清工作主次和轻重缓急,安排好调解工作的重心和解决问题的顺序。因此,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并不意味着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因为,有时次要矛盾解决不好,会导致次要矛盾激化。从而使纠纷变复杂。所以,劳动争议调解员在调解劳资双方纠纷时,不仅要抓主要矛盾,把握关键,还要统筹兼顾,注意处理好次要矛盾,即遵循哲学的一般原理:抓重点,带一般。□

猜你喜欢

苗头调解员立场
后疫情时代辅导员对学生中潜在危机进行苗头性发掘的探析
今年苗市出现好“苗头”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武术研究的立场
车坛往事2:蒸汽时代初见苗头
扬 善
警惕肠癌的“苗头”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坚守团场的老调解员——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最受欢迎人民调解员孙光杰
老百姓的“帮大哥”——追记“人民满意调解员”高瑞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