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砧板使用过的“刘少奇同志旧居”门匾

2018-01-22

湘潮(上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银白色旧居印堂

★ 罗 雄

在刘少奇同志故居的正堂屋大门上,有一块朱红色的长方形木制门匾,长158厘米,宽105厘米,厚5厘米,香樟木材制作。门匾底板用朱砂红油漆铺底,中部有2厘米凹形印堂,边框刷银白色油漆。印堂四周边宽13.5厘米,上用木条镶嵌成呈几何图形红色油漆回纹花边,边框底色刷银白色油漆。中央用木刻制作“刘少奇同志旧居”7个仿宋立体字,字体刷银白色油漆,因受岁月风霜侵蚀,字体和边框颜色渐渐泛黄、底板红色变暗。这是一块看似普通的门匾,显得有些陈旧,特别是背面留有若干刀痕,但它见证了“文革”岁月中家乡人民对刘少奇的真情。1994年11月,“刘少奇同志旧居”门匾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59年4月27日,刘少奇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消息传到家乡,乡亲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不久,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刘少奇同志旧居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旧居内布置了简单的陈列。同年,刘少奇旧居对外开放,并制作了这块“刘少奇同志旧居”门匾悬挂于堂屋正门之上。

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将斗争的矛头直指刘少奇。1966年8月,因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刘少奇同志旧居被迫关闭,旧居内的一部分陈列品遭到造反派的恶意破坏,绝大多数被砸烂、毁掉,其余的一部分陈列品连同旧居门匾一起放在宁乡花明楼公社食堂杂物堆里,准备用作做饭炒菜的柴火烧毁。公社食堂炊事员周思久知道后,怀着对刘少奇的深深敬仰之情,悄悄将旧居门匾捡出来,机智地将门匾有字的一面翻过来朝下摆放,把门匾背面朝上当做切菜的砧板使用。日积月累,门匾背面留下了道道刀痕。为了完整保护,周思久又在门匾上面加盖了一块木板。自周思久开始,门匾经过前后5任炊事员接力保护长达13年之久。

1980年2月29日,中共中央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平反的决议。消息传来,家乡人民扬眉吐气,刘少奇同志旧居得到保护性修复。当年3月5日,刘少奇旧居重新对外开放,家乡人民敲锣打鼓、鸣鞭放炮、欢天喜地将“刘少奇同志旧居”门匾安放在原处。

猜你喜欢

银白色旧居印堂
印象·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月亮
月 亮
伟人旧居
随想・延安
——于毛泽东旧居前
球迷·缪印堂荐评
“六指保安”吴文权
缪印堂的“年画”
缪印堂荐评
Funny Qu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