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核心素养教育 切实发展素质教育

2018-01-21李晶张国坤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素养教育素质教育

李晶 张国坤

[作者简介]李晶,女,数学特级教师,数学正高级教师,云南省政府督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云南省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先进工作者、曲靖市先进工作者、曲靖市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曲靖市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荣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云南省教育功勋奖等大奖。现任曲靖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张国坤,男,数学特级教师,数学正高级教师,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2018年被评为光明社教育家、光明网全国海选竞评“大国良师”。热爱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所教学生50余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60余人荣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云南赛区壹等奖。主编或参编出版书籍13本,在正规刊物上发表教育科研论文190余篇。提出并长期实践“走向哲学可以致远”的数学教育思想。

[摘 要]素质教育提出后已实践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实施得并不彻底。党的十九大庄严提出“发展素质教育”的倡议目标。党的十八大确立“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任务,教育部通过课题研究形式设计制定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开启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核心素养框架是对素质教育目标及立德树人任务的细化和具体化,需要通过切实做好核心素养教育来真正发展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实施,依赖于基层学校的实践,教育专家们提出了落实基层学校核心素养教育的基本观点。素养教育需要对素质教育进行传承和发展,需要借鉴国际经验,需要改革创新,需要与升学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素质教育;素养教育;品格和能力;传承和发扬;借鉴和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3-0001-06

党的十九大庄严地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其实是把过去发展得“不太完美”的素质教育特别地进行了强调和突出。

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研究》课题组发布其历时三年的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又进一步细化为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即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和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这一框架基本上就是我国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顶层设计,它事关我国今后教育改革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教育实践、学生评价等重要教育问题。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与素质教育有着怎样的关系?“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总体要求的具体化和细化”“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解读和具体化”“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凝练和描述。”囿于长期形成的以中考、高考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习惯性思维,没有建立科学恰切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导致素质教育华而不实,口号响实践弱,其真正推行受到巨大阻力。这就迫切需要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作科学解读,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对素质教育进行科学细化,使之结构化、具体化、条理化,便于教育工作者实践操作。教育部通过课题研究形式建构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基本实现了这样的目标细化。

尽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还只是一项研究成果,教育部还没有正式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官方文件,但可以预见素养教育将会是中国发展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一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变革已经逐步铺开。我们需要通过做好核心素养教育来切实发展素质教育,以实现十九大提出的关于教育的宏伟目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实施依赖于各级各类基层学校的具体实践,它必须也只能在各级各类基层学校落地、开花、结果。曲靖一中申报教育部课题“发展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新实践研究”并获得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号:FHB160563),作为基层学校的教育实践者,我们需要理清素质教育、素养教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逐步探究素养教育的合适路径,本文对此开展一些探索和分析。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

词语“素质”,由“素”与“质”两个字组成,属于偏正结构关系,“素”是修饰字符,“质”是中心字符。此处的“质”代表哲学上的“本质”之意,具有“本体”“本性”的意思,它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所在。“素”,作为名词特指没有被染色的丝绸,作为形容词泛指白色的、本色的、单纯的、本来的等,作为时空概念特指平时、向来、经常等。“素质”是人们用来刻画反映人和事物本质特性的一个中性词语,存在好坏、高低、强弱等不同的层次。《现代汉语词典》对“素质”的解释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人的“素质”,狭义特指与生俱来的遗传因素,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神经系统、脑的结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它是生理、心理发展与活动的基础。泛指在先天解剖生理特点(遗传)的基础上受后天的教育、社会环境影响和知识内化形成的基本稳定的德性、知识和能力的总和,也就是人的品格和能力。在“素质”之前添加起限定作用的词语可以表达某些特殊方面的素质,譬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再譬如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等等。

20世纪八十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力实施,国家逐步从发展农业经济走向发展工业经济,社会逐步走向繁榮,各行各业健康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数行业只招聘大中专毕业生,甚至只招收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由于人们提高了生存生活质量和强化了社会参与意愿及需求,人们的就业意识增强、就业竞争增大,引发了越演越烈的应试教育,中小学教育中产生了“只重分数,忽视其他” 的负面情况。素质教育就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可以提高的素质。20余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逐步形成素质教育理念,并上升为国家意志加以贯彻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果,但未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综合各方观点,素质教育可以基本界定为:“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体现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宗旨、性质和任务。1985年,中共中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文件《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1987年,国家教委主任柳斌在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统稿会上指出“基础教育不能单纯办成升学教育,而应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的素质教育”,此后通过不断完善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的理念得到丰富;1999年1月,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制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同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6年9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在法律层面规定了义务教育的任务,且通篇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变成了中国的国家意志,得到了广泛的贯彻和实施,但囿于中国人口众多、无法回避就业竞争等诸方面客观原因,形成了“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干升学教育”的景象,素质教育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不是最理想的成果,课程体系也存在某些弊端(教育部曾组织调研)。

二、素养与素养教育

“素养”与“素质”是同义词,但存在着明显区别。

“素养”与教养、修行、修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中国文化中,教养、修行、修养、素质等概念古已有之,只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其内涵逐渐丰富。

某人做了不恰当、不道德的事或讲了不妥当的话,会被评价为“没有教养”,甚至被“没有娘养的”等恶语辱骂,凸显的是“教”与“养”。“教养”通常被理解为: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学习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和语言方面的道德水准。

道家中有个重要的词语叫“修行”,它是指对行为和内心思想的改造,倾向于自主性,是某类人为了实现自身的某种进步而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施加的约束的总称。孙悟空跟随菩提祖师学艺被称作修行,我们不妨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称作修行。

品德好能力强的人,被评价为“很有修养”,“修养”被狭义概括为道家中修身养性的结果样态,是修行后的表象。“修养”被广义理解为基于道德之上的综合能力,“修养”与“素质”意思相近,但在“素质”中,先天机能和后天培养同等重要;而“修养”更突出“修”和“养”,更偏重于后天的培养和自主发展。

“素养”,语出两千余年前西汉《汉书·李寻传》之“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现代汉语词典》将“素养”直译解释为“平日的修养”。“素养”是名词性词语,表达人的一种结果和样态,由“素”与“养”两个字组成,“素”可理解为“平素”“平日”的意思,具有名词特性;“养”兼具动词和形容词词性,此处可理解为“实践培养”“学习活动”的意思。我们也可以将“素养”拆开理解为“素质”与“修养”。人们将“素养”定义为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训练积累起来的知识、态度、技能和能力的总和,“素养”就是培养发展起来的能力和品质(包括逐步积淀的知识),这种培养离不开先天的遗传因素。“素养”存在好坏、高低、强弱等不同的层次,如某个人政治素养高,某个人数学素养较低,某个人科学素养很不错等。

在历代文化著作中,常有提到“素养”的,但笔者还没有在传统资料中查到“素养教育”这个词。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教育部2014年3月30日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突出强调“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指出“课程改革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变化和需求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强调“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的改革”“研究制定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为了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教育部首次在文件中提出建立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任务。教育部课题“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研究”课题组于2016年9月发布的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将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具备的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维度,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发挥整体作用。此后引发国内教科研专家和各学段教师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展开了比较热烈的研究讨论,作为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深化,开启了“素养教育”的前进之路。

“素养教育”突出“养”字和“育”字,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过程性,注重教师的主导性。“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的具体化、条目化。就教育的功能来讲,任何教育活动都不可能改变学生的遗传核心因素(DNA等),只能影响人的个性发展,“素养”的“养”字就与“影响”的意义相近。从这个角度看,“素質教育”和“素养教育”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形态。因此,“素养教育”需要借鉴“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也需要与时俱进,赋予符合新时代社会前进需求的新内涵。

三、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观点

“素养教育”的研究已经在进行中,发达国家或组织进行了对素养教育的探索研究,并已经取得了一些相对成熟的成果。尽管我国提出并研究“素养教育”比某些国家或组织要晚,但在要实现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宏观目标背景之下,近年对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逐步进入火热状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际国内的研究成果,对基层中小学的教育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必须清楚素养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以有效借鉴和创新。

早在1997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已启动核心素养框架研究项目“素养界定与遴选:理论与概念基础”,2003年其发表研究报告“为了成功人生和健全社会的核心素养”,确立了三类核心素养,即①人与工具:交互使用工具的能力(语言、符号、文本,知识、信息、现代技术)。②人与社会:在异质群体中互动的能力(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合作、管理并化解冲突)。③人与自我:自主行动能力(适应较大情景的行动能力;人生规划与实施个人项目的能力;维护权利、兴趣、范围和需求的能力)。这个框架引领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运动。

2001年3月,欧盟批准了“教育与培训2010工作项目”,2006年12月批准了“为了终生学习的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该框架对人的“素养”做出界定:“素养是适用于特定情景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其中的情景包括:个人情景、社会情景和职业情景。该框架倾向于结果取向,将“所有个体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会和成功就业所需要的那些素养”称为“核心素养”,具体分为八个方面:母语交际、外语交际、数学与基础科技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首创精神和创业意识、文化意识和表达。美国也相继构建了一套“核心素养体系”。

我国教育部立足于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基于传统文化思想和对素质教育的传承改进,借鉴国际构建“核心素养框架”的成功经验,通过课题立项并展开深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担任课题组长)。课题组对核心素养概念给出科学恰切的界定:“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结合体。”构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体系,这个体系对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设计、教师培训、学生学习、资源配置、教育测评发挥重要的指南针作用。这个框架体系,作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宏观要求,即使分层分配渗透到各个学段和各个学科,也不可能太具体详细。因此,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要依靠基层学校的具体落实,特别要依靠一线教师长期的教育教学。实施素养教育,基层学校、所有教师都需要不断探索、研究和创新。

国内一些知名教育专家对素养教育提出不少真知灼见,非常值得基层学校教师学习和参考。

譬如,北京开放大学校长、国家督学褚宏启在给校长们讲课时对“素养”作过非常通俗易懂的描述,“假设在座的各位有个二十多岁的女儿,要找小伙子嫁过去,她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小伙子呢?女儿向你征求意见和建议,你是不是会跟女儿讲,第一,这个小伙子身体一定要健康。第二,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非智力因素要正常,不能打爹骂娘,品德要好。第三,他要有能力、有本事,千万不能找一个窝囊废……最后,他的知识面要宽,最好琴棋书画都会一点,这样才能有生活情趣。”他把“素养”刻画得既形象生动、朴素自然又富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华东师大资深教授钟启泉认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时刻认识到教育教学不能归结为知识的堆积和技能的训练,首先应是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当务之急就是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狂躁心理,回归常识、回归常态、回归正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要把提升学生品质和能力放在首位,回归常态,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明确指出,“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这些概念,真正要落到每个学生身上,就要进行个性教育,即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教育要以人为本,让学生在核心素养的大框架下自主、有个性地发展。

云南师范大学孙亚玲教师分析提出,素养教育要关注“国家、民族、地区”,更要立足于“儿童、人、自然”“站在‘儿童自己的未来这一立场选择‘教什么、学什么,尊重儿童的天性,遵循教育规律,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其本真就是“教给儿童正确的态度和可迁移的能力”。正确的态度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可迁移的能力是一种关键能力,这是教育实践中教育者要把握住的命脉。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先生强调,“现在,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培养人尊重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尊重和平,要对人类的持续发展负责。”这其实是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对素养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基本要求。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辨析说,“核心素养不同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从过度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这是对素质教育与素养教育关系的一种陈述。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强调,“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从以讲授为中心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连、问题矩阵,试图让学生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结构到跨学科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问题是教育的源泉,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是学生发展的“跑道”,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催化剂,教师需要强化问题意识,重视问题导向,让“问题”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庆昌认为,“每一种具体的素养都牵连着学生主体的精神世界,而整个的核心素养结构就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人形象,要培养这样的人,培养这样的素养,教师仅仅学高身正远远不够,还必须拥有教育情怀。”“教师的教育情怀,本质上是人文精神和教育理想融合的产物,它为教师拥有,却指向学生的成长、发展和解放,是一种朝着真善美的心理倾向。”教师的教育情怀包括对学生的关怀、同情、启蒙、解放、成全等。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若教师没有教育情怀,缺乏家国意识,不热爱教育,对教学工作不投入,那么教学活动肯定缺乏积极的情感交流,教育就一定是低效的、无效的。承载着教育人培养人的历史使命,教师就必须拥有积极健康的教育情怀,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善于教育、用情教育,用情感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刘启迪撰文分析,“要培养学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就要深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在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基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底蕴。打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就要知道文化竞争的根本意义、文化自觉的传统意义以及文化自信的当代意义。打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需要做到如下四点:要打好文化的基础,打好语言文字的基础,处理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关系,养成整体思维习惯。”素质教育中提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它使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理性精神一脉相承,所以,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在学习探索教材知识的基础上优化学习品质、培养技能、提升能力。

基层学校的一些教师也已经对核心素养教育提出了实践性观点。譬如,王克强老师认为,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理直气壮地构建“语文文化课堂”,要让语文“溢出”书本知识,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出发,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阅读经典,通过语言阶梯,追求优秀文化。在师生共同探究文本信息、完善文本文化体系、养成文化纠偏能力的过程中,核心素养得以生成、塑造和锤炼。张奠宙等人认为,中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應培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周永峰老师结合教学案例分析提出,“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的认知活动安排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将数学研究活动与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对应起来,通过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促成学生的思维方式从求同向求异发展,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会逐步养成主动学习、勇于尝试、善于探究、自主反思的学习习惯,提升‘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的素养。”黄克勤老师认为,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奋斗、历练、积累和创新的过程,其外显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意识与批判性思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历史学科中枢站、价值发现、明智审视的特质。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要在问题意识的探索中培养实证与理性精神,要在批判精神的审视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要在以史为鉴的历练中完成充满智慧的学习过程。

四、核心素养教育必须在基层学校落地生根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是对国家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中观分解,它是对素质教育理念和目标的中观解构,它细化了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使得教育方向更加明晰,且相对拥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它是国家教育意志的基本体现,要真正发展素质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就必须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在基层学校落地,在基层学校开花结果。人的发展,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学校不可能承担育人的全部工作,那么学校能够承担的育人工作是什么呢?学校需要继承传统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更要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各种渠道来发展学生素养。学校要坚持以文化人、课程育人,文化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得益彰,共同作用于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获得素养提升、素质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从娃娃抓起,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大学分阶段分层次逐渐培养,每一学段承载着与之相匹配的培养任务。核心素养框架是国家的顶层设计,显得宏观和抽象,对如何培养核心素养还没有设计出方案,即使以后出台相应方案也只能是宏观的指导性意见,不会太具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实施,只能在不同的基层学校,蕴于不同土壤、气候和环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具体的措施和策略需要基层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来探索和實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为今后的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它将是国家课程改革建设的基本准则,是基层学校和普通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核心目标,可以让教育实践工作有的放矢。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并准确把握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内涵,要树立立德树人的宏观目标,心中建立学生素养体系的中观结构,更重要的具体任务是向微观发展:学科课程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哪些素养、如何发展学生素养,课堂教学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把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落实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在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生活中。要实践“立德树人”的教育大任,必须“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儒家文化“仁德”的优秀思想,对“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实施“扬弃”教育,剔除传统封建思想中的落后观念,充分发扬其仁爱、道德、诚信、宽容、智慧、孝道、规范、敬重的重要思想。以德育为基础,从教学走向教育,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树正三观(分阶段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积累学生人文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陶西平先生为基层学校和教师提出了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建议,将教书与育人较好地统一起来,“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在关注教学结果的同时更关注教学过程,更加关注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的一致;在关注单一学科教学的同时更关注跨学科的学习;在进行已知结论的研究性学习的同时更关注未知的创设与创造;在注意共性要求的同时更重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教情学情制宜;在重视构建教学理论和应用教学新技术的同时更重视教学实践创新。”

素养教育需要借鉴原素质教育(尤其是新课程实践)的成功经验,譬如,多育并举,追求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由教育方针所确定);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有教无类;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在实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突出因材施教,改变过于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促进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发展潜力;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加强学法指导,课堂民主、平等、和谐,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教学方式。教学核心是教学生学,克服传统学习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认同性”特点,追求有效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问题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养教育与“以人为本”一脉相承,应该追求素养本位,通过学科教育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秉持知识的建构性与学习的探究性,学习即问题解决、学习即协作、学习即对话;学会思维、学会交往、学会关心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坚持问题导向、创设真实情境、建构合作关系、实施指导性探究构成了其方法要素”。

坚持课堂主渠道实施素养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之外具有许多途径和方式(如学校多元的活动类课程,家庭、社会的教育与影响),但作为中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渡过,课堂教学必然是培养和发展“素养”的主渠道,若课堂做不好,课堂之外又奈之如何?当然,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在发展学生素养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各有侧重且互为补充的。发展学生素养,是一个“微分”和“积分”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理念指导下,对传统课堂的优缺点实施“扬弃”研究,进行改进和优化,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学科特点,研究学科不同单元知识的育人价值,将核心素养的十八个基本要点有侧重有选择地渗透在不同学科和不同单元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反思总结,归纳提炼出有效发展核心素养的课堂特征(使得:不管什么内容,不管什么课型,只要具备其中某些特征,就能发展学生某些素养)。

素养教育与升学教育有机结合。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在一次演讲中分析说,“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生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其实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包括帮助他们更好地参加中高考,是完全一致的,或者说并不是没有关联性的。”他呼吁,“我们在提倡立德树人的同时,要找到德育与其他方面的联系机制,真正看到核心素养的实践效果,在现实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途径,特别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律性、自我管理能力这一途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学习成绩。这不恰恰是一种科学吗?不恰恰是教育的规律吗?”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中国人口多、人均国土面积小、就业压力大的基本国情无法改变,中国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招生制度无论怎么改革,高中学校和教师都摆脱不了升学的束缚。素养教育与升学教育也并不矛盾,学习能力的增强,人文基础的夯实(掌握中学阶段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得到锻炼提升),科学精神的加强,思维品质的提高,“社会参与”的活动经历的丰富,学生素养的有效发展,综合能力的提升,这些都必然能增强学生升学的竞争实力。

素养教育需要基层学校各方面的校本化实施,学校建设不能千校一面,应该各具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譬如,特级教师窦桂梅介绍清华附小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校本化实践,形成了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学会改变、审美雅趣、天下情怀”,探索实践了正确的不唯分数的评价模式,促进了学生素养的培育。这是学校各方面实施校本化后,发展学生素养初见成效的案例。曲靖一中也开展了“厚重宽高淡”(厚积淀、重慎独、宽视野、高追求、淡功利)特色化发展的探索实践,以此培养的学生慎独意识强,自主学习能力强,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强,诸多高校认为曲靖一中输送的学生潜力大。

素养教育需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作支撑。教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以参透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精神内涵,并将其与学科内容、学科价值有机结合,在学习、研究、實践、反思中提升素养教育的专业能力。在当下,仍然有一些教师能力有限、观念陈旧、教法单一、理论指导匮乏。有些教师不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缺乏学法指导,还有大量的假教学、假学习充斥课堂,日复一日地知识灌输、机械学习,使得学生的创造力和灵性被磨灭,学生的想象力、问题意识、批判意识被淡漠。因此,如何通过素养教育来发展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培养显得迫切和重要,培养什么、怎样培养,都需上级主管部门及早进行规划设计,学校要开拓校本培训路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其中教师的理论学习、实践反思显得尤为重要。

[ 参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 吕叔湘、丁声树主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 张 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4.

[5] 钟启泉.“核心素养”赋予基础教育以新时代的内涵[J].上海教育科研,2016(2):1.

[6] 熊丙奇.核心素养概念怎样落地?[J].教师教育论坛,2016(10):86-87.

[7] 孙亚玲.“核心素养”的嬗变与选择[J].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24-130.

[8] 顾明远.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N].中国教师报,2016-05-04(14).

[9] 陶西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J].创新人才教育,2016(4):27-32.

[10] 刘庆昌.核心素养教育呼唤教师的教育情怀[J].课程教学研究,2017(11):4-6.

[11] 刘启迪.打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J].当代教育科学,2017(5):3-6.

[12] 王克强.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文化课堂之建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17(26):12-14.

[13] 洪燕君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意见征询[J].数学教育学报,2015(3):35-39.

[14] 周永峰.丰富学生思维活动 提升数学核心素养[J].中学数学月刊,2017(10):32-35.

[15] 黄克勤,龙益军.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8(7):64-66.

[16] 张紫屏.论素养本位学习观[J].全球教育展望,2016(4):3-14.

[17] 谢维和.核心素养与提高成绩并不矛盾[N].中国教育报,2016-12-26(2).

(责任编辑 诺 依)

猜你喜欢

素养教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跨文化背景下高校艺术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教育
素养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礼仪教育问题探析
浅谈徽商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与数据素养教育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