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自启停系统设计

2018-01-21李书才

电力勘测设计 2017年6期
关键词:轴封断点燃机

李书才, 张 力,张 华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13)

近年来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环境排放要求的提高,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机组成为电力系统清洁能源发展的一个方向。为适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频繁启停的需要,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 (Automatic Plant Start-up and Shutdown System,简称APS)的实施已成为必然趋势。机组自启停控制技术的实现,可以提高机组启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缩短机组启停时间,是真正实现减员增效的有效措施,也是体现机组高自动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1 机组概况

马来西亚某工程为一拖一单轴联合循环机组,燃机为西门子SGT5-4000F(燃油、燃气双燃料)、汽机为西门子SST5-3000、发电机为西门子SGen5-2000H、无补燃余热锅炉为阿尔斯通GT13E1。本工程燃机-汽机控制系统(Turbine Control System,简称TCS)、余热锅炉(Heat Recover Steam Generator,简称HRSG)及辅助车间(Balance of plant,简称BOP)控制系统(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简称DCS)均采用Siemens T3000一体化软硬件,共用1套控制网络,减少了系统间的硬接线和通讯接口,简化系统结构,为实现APS提供了有效保障。

2 APS设计方案

2.1 APS总体设计原则

APS系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机岛侧的控制逻辑,由德国西门子公司设计实施,该部分的控制功能在机岛成套的T3000控制系统中实现,自动化程度高,技术成熟,而且相对独立,能够实现燃机、汽轮机系统的自动启停控制。另一部分为APS系统的主要控制逻辑,完成全厂APS的控制,与机岛APS接口,对机岛系统发出启动和停机指令,并对除机岛以外的其他系统进行自动控制。这部分控制系统功能在用户成套的DCS系统中实现,也是整个APS系统设计和实施的重点和难点。

2.2 APS功能的组成

根据控制级别不同,机组顺序控制系统分为4级,即机组控制级、功能组控制级、功能子组控制级和设备驱动控制级,见图1。分级设计原则是保证系统在某些传感器、设备或元件故障时,能够选择较低级控制方式。机组级是最高一级的顺序控制系统,它根据机组在启、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求,向下级发出控制指令,完成运行方式的预选、启停程序管理功能。功能组级操作方式可以是自动或手动,在自动方式时,接受上级或同级的控制指令,在手动方式时,允许在DCS上手动发出指令,实现功能组内部的启动和停止程序,决定对下级发出投入、运行和停止指令。子功能组级操作方式也可以是自动或手动,是功能组级的低一级顺序控制系统。驱动级是单个设备的控制和保护逻辑,是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控制级。

2.3 APS 机组启动、停机顺序控制逻辑及断点设计

图1 机组顺序控制系统分级

燃机APS具有全自动方式和半自动方式。在全自动方式下,不需要人工干涉,程序完成机组全过程的自动启停;在半自动方式下,设置几个断点,允许手动完成机组启停,增强系统的灵活性。APS在启停断点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机组的启停运行特性、主辅设备运行状态和工艺系统过程参数,按规定好的程序发出各个系统、设备的启动命令,并协调以下系统:燃机控制系统、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ion Control System,简称CCS)、汽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igital Electri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简称DEH)、汽轮机旁路控制系统(Bypass Control System,简称BPC)、模拟量调节系统(Modulating Control System,简称MCS)等,实现发电机组的自动启停。APS设计主体框架为上层框架逻辑调用下层功能组、功能子组顺控逻辑,从而调用单体设备逻辑的控制方式。

2.3.1 APS 机组启动方案

APS启动过程有3种模式选择。锅炉上水:高、中、低压汽包到达启动水位后切入下一模式,期间汽机子组等待燃机点火后汽温、汽压的上升,如果模式在预设时间内没有切换,启动过程结束;燃机点火准备:在完成锅炉上水后,继续执行高低压蒸汽系统、风烟系统、机组协调回路、炉侧疏水等系统启动,等待燃机点火条件满足;联合循环启动:在完成燃机点火准备后,启动燃机子组,直至完成所有启动步序,期间燃机完成点火、升速、并网,汽机完成暖机、升速、并网、旁路协同关闭等。机组启动步序见图2。

图2 机组启动步序图

具体步骤说明如下:

(1)启动条件判断:程序对辅助车间(BOP)、余热锅炉(HRSG)、电气等进行检测,主要包括取水系统、锅炉补给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燃料系统等是否运行正常,HRSG侧阀门初始化是否在正确位置,电气相应断路器是否在正确分合闸位置等。

(2)启动准备:包括投入循环水、开式水、闭式水,凝结水系统,确定机组启动方式,锅炉汽包上水等。

(3)燃机启动:顺控投入燃机及其辅助系统,通过发电机静止变频起动装置(Static Frequency Converter,简称SFC)将燃机带动至点火转速,然后燃机点火升速。

(4)余热锅炉启动:顺序启动余热锅炉低压、中压、高压系统子组。

(5)辅汽参数判断:辅汽是否满足汽轮机轴封进汽要求(本工程无启动锅炉,辅汽来自主汽/冷段减温减压蒸汽)。

(6)汽轮机辅助系统启动:顺控启动汽轮机辅助系统,如轴封系统、真空系统、控制油系统等。

(7)汽轮机启动:顺序完成机组暖管、暖阀、暖缸,汽轮机冲转等。

(8)机组并网升负荷:发电机并网,联合循环按照升负荷曲线协调燃机、余热锅炉和汽轮机升负荷。

机组启动(起点为循环水启动,终点为联合循环机组并网升负荷)设置以下断点:

(1)机组启动准备断点:锅炉、燃气轮机、汽轮机各辅助系统启动;锅炉上水;启动前条件检查。

(2)燃汽轮机启动断点:燃气轮机点火,升速;燃气轮机发电机(GTG)并列、初负荷;HRSG升温、升压。

(3)轴封蒸汽进汽断点:辅助蒸汽升温后满足轴封进汽温度要求。

(4)蒸汽轮机启动断点:蒸汽品质判断,蒸汽轮机冲转、暖机、升速至同期转速。

(5)蒸汽轮机并网断点:蒸汽轮机发电机(STG)同期并列,带初负荷暖机。

(6)升负荷至目标负荷断点: APS投入负荷主控回路,给出负荷目标值,完成APS启动过程。

2.3.2 APS 机组停机方案

机组停机前,程序先对各设备(BOP、余热锅炉、燃机、电气等)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当符合停机条件时,程序依次减负荷、解列、熄火、降低转速、汽包排污、停给水泵、关烟气挡板、破坏真空等,机组停机步序见图3。

停机断点设计(停机起点为机组带负荷,终点为盘车投入),APS停机设置以下断点:

(1)机组降负荷(GT、ST)断点:APS通过负荷主控回路,以一定速率减负荷,启动ST高、中、低压蒸汽退汽功能组。

(2)蒸汽轮机解列断点:ST发电机解列。

(3)燃气轮机发电机解列断点:停运高、中、低压蒸汽系统功能组。

(4)HRSG停运断点:HRSG泄压或保护停炉,关闭疏水阀,停运高、中、低压给水功能组。

(5)机组停运断点:凝结水系统停止,真空系统停止。

图3 机组停机步序图

3 APS控制难点及实际应用

辅助蒸汽参数控制:由于本工程无外来蒸汽,而且也无启动锅炉,所以对于机组启动所必须的辅助蒸汽,其系统设计及控制要求相对复杂。本工程的轴封蒸汽由辅汽提供,辅汽来源为两路,一路取自主蒸汽,一路取自再热冷段,经各自的减温减压器后汇到母管供至汽轮机的轴封调节阀前。由于余热锅炉设计启动排气能力较小(只有5%),在燃机升负荷时,锅炉低压和中压系统容易超压跳机。但只在燃机空载满速情况下运行,主汽温度上升很慢,且主汽参数上升稳定后(6 MPa,305℃),经减压后,辅汽温度(0.8 MPa,190℃)不能满足汽轮机轴封汽要求(冷态240℃,温热态280℃)。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在与锅炉连接的中压、低压管道,各增加一个对空排汽阀,在主汽至辅汽前管道、冷段至辅汽前管道以及辅汽至轴封进汽阀前管道上,各增加一个对空排汽阀,以上排汽阀均采用可远操的执行机构,以便可以在逻辑中实现APS功能。

旁路控制系统:本工程中,中、低压旁路随汽轮机本体,一并由主机厂配供,其控制逻辑在汽轮机TCS中实现,由德国西门子设计,这部分控制逻辑为成熟设计,一般无须改动。高压旁路为用户单独采购,其控制逻辑在机组DCS中实现,其控制逻辑为:高旁阀先为压力控制(设定1 MPa),直至高旁阀开度达到20%,然后旁路压力设定为滑压控制方式升压。在此过程中,高旁阀根据压力偏差进行调节,主汽达到冲转压力后,维持当前压力,等待蒸汽品质合格汽轮机进汽。在实际运行中,发现高旁阀动作响应过快,动作幅度过大的情况,这样引起汽包水位频繁波动。为此,对高旁阀的PID调节参数进行了优化,平滑了启动过程中旁路阀门的动作,也为给水控制逻辑设计创造了条件。

机组APS实际应用中,启动曲线见图4~图6,由图可见,机组在启动过程中,转速和负荷比较平稳,波动很小;主汽压力有一定的超调,但在控制范围内;汽包水位波动剧烈,但也都在正常水位控制范围内。

图4 机组冷态启动曲线

图5 机组温态启动曲线

4 结语

DCS技术的提高及相应控制理论的成功应用,为实现发电厂的APS功能提供了有力保障,本工程APS贯穿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启停全过程,取得比较好的应用效果。同时,主机TCS和机组DCS采用一体化控制系统,解决了各系统间接口过多的问题,更有利于APS的实现。本工程APS目前运行稳定,人机界面清晰、友好,大大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工作量,有效缩短启动时间,提高机组运行效率,为类似机组提供了可借鉴事例。

图6 机组热态启动曲线

[1]蒋洪德,任静,等,重型燃气轮机现状与发展均势 [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29).

[2]张冬生, 赵日晖, 郭有瑞.联合循环电厂的机组级自动控制(APS)方案[J].自动化仪表,2013, 34(10).

[3]王燕晋,张伟东.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设计及调试[J].华北电力技术,2013(7).

[4]管志龙,范小江.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全厂一体化控制应用[J].燃气轮机技术,2011, 24(1).

[5]冯偶根,张建江,曹阳.西门子9F联合循环机组自启停功能的应用[J].浙江电力, 2010, 2.

[6]梁朝,吴恒远,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APS)的应用[J].热力发电,2009, 38(10).

[7]曾文南,桑永福.机组自启停系统的逻辑设计分析[J].热力发电,2012, 41(6).

猜你喜欢

轴封断点燃机
汽轮机轴封风机疏水管线改造
一类无限可能问题的解法
600MW汽轮机轴封系统简介及投停操作注意事项
燃机商的求生之路
GE6B燃机安装关键点控制
西门子重型燃机出海
1000MW二次再热汽轮机轴封冒汽原因浅析
主导电回路发生断点故障判断方法探讨
汽轮机轴封抱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东汽首台出口白俄罗斯F级重型燃机通过72h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