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正为师 学高为范

2018-01-20丘利娟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良师仁爱学习

丘利娟

摘 要:只要有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就能使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只要明确正人先正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就能使他们立志成才、修身立德;只要坚持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能使自己胜任教学,开阔视野;只要用真心去关爱学生,就能使自己成为他们的知心人。

关键词:良师;育人;学习;仁爱

国家领导人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前夕回母校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是的,作为千千万万教师的一份子,一直以来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一、理念为根,以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根本,坚持不懈

理念即正确的理想与信念。这里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是指要明白自己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领人。陶行知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培育下一代的重任,有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才能指引我们播种未来。在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启迪孩子们的智慧,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孩子们的意志,用自己的真情激发孩子们的真情。虽然理想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但我时刻提醒自己只要坚定信念,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相信有付出必有收获。

二、育人为先,教书,以育为先,修身立德

上师范时教学楼上的“教书育人”四个大字到现在仍印在我的脑海里,老师告诉我们教书要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同时要想育人,教者必以正。因此,每当开学初,我就会跟学生讲:“进入新的学期,老师希望大家先学会如何做人,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相帮助”等。之后我会把自己小时候如何尊重父母、长辈,如何在学校里学习等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我站在三尺讲台上已有20个年头了,在这20个春秋里,每一个孩子都认真听着我的故事。我的一言一行感染着学生,使学生在成长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曾与出来参加工作的孩子交谈,他们说:“老师,您课堂上讲的出门、回家必与家长打招呼这一习惯改变了我,使父母对我另眼相看,才使得我有今天的成就。”“老师,在课堂上您让我们讨论时,您给我肯定的眼神一直激励着我。”……每每至此,我欣喜地感受到以德立身,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和蔼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做他们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他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他们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他们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引领他们立志成才、修身立德。

三、学术为本,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胜任教学

备好课、上好课、育好人是作为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操守。要把握好“好”这个度却很难。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各有所异,学生的思维也不尽相同,在备课时,你要尽可能地想象学生可能会提怎样的问题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没有事先准备、没有一定的积累经验怎能应付那些古灵精怪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就是要求我们一生要不断地学习,不能只满足于师生之间一桶水和一杯水之间的关系,要时刻提醒自己是否达到了好老师的标准。

就如前两天的“井盖为什么都是圆的”教学中,很多学生通过预习知道圆形的物体容易滚动,但课堂上有一学生提出质疑:“老师,现在有吊车了,不用滚也可以把井盖移到井口。”另一学生说:“圆形井盖还不容易掉下去。”“为什么圆形就不容易掉下去呢?”问题还真多。学生被问得鸦雀无声,都把目光投向了我。“看我干吗?”“为什么?”“好吧,我们来做个实验,拿出你们准备的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纸片,按住它们的中心点,观察它们的位置变化情况。”(还好课前让他们都准备了纸片)不一会有声音出来了:“圆片總与原来的位置重合,正方形和三角形移动后有空位。”“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圆形井盖不容易掉下去了,原来不管如何转动它都原地不动。”一个学生大声说了出来。要是自己课前没有了解,没有事先准备,想必课堂会一团糟。“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因此在教学之余,我们应加强学习,使自己所知道的远远超过于要教给学生的范围,时刻要求自己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

四、仁爱为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真爱感染学生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都是用真心与学生拉近距离,用真爱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作为一名高年级的班主任,我起初觉得大孩子与众不同,曾为他们叛逆、逆反、不愿与人沟通的行为而头痛。但后来慢慢发现,其实只要把自己的温暖与情感倾注到他们身上,用欣赏的目光增强他们的信心,他们一定能感受到你的爱。

参考文献:

[1]蔡上鹤.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J].中学数学,1997(9).

[2]曲立学.关于“数学思想"的探讨[J].数学教育学报,1994(1).

[3]郑德才.学高身正铸师魂[N].通辽日报,2007-09-11(1).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良师仁爱学习
医学教育家培养工程:一种让良医成为良师的有效探索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良师·阶梯·加油站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良师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