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民体质提高之我见

2018-01-20张天旗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团体全民

张天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人们的健康指数却在走下坡路。近些年,肥胖和近视侵袭着少年儿童,心脑血管疾病逐渐年轻化,癌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心理疾病也时常伴随我们左右。这和我们社会的文明进步是格格不入的。究其原因,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一、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第一的生活观念,把体育锻炼变为常态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是载知识之舟”好多名言已说明了这个道理。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每天坚持冬泳,用他的话说,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磨炼坚强的意志,培养敢为的性格。但有些人会说“哪有时间锻炼呀?上班、工作太忙了”,殊不知你辛苦劳累加班工作,收入是多了,可时间长了落下了一身病,得不偿失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就出来了,我们何不利用工作之余、空闲时间锻炼一下身体,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使心情愉悦,之后还能精力充沛地去工作,这又是另外一种生活状态。体育锻炼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是积极、长远的。所以我们应该倡导人們有一个健康的生活观念,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口号。

二、政府应多举办一些社会体育赛事,鼓励人们积极投身体育锻炼,弘扬正能量

全民体质的提高离不开全民参与锻炼,全民参与锻炼又离不开政府的引导鼓励。我们的政府部门应该把全民健身活动纳入计划,要求各单位、企业、社区积极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组织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并派人监督检查,作为考核的一项依据,搞得好的单位表彰奖励。这样一来,我们从上到下就能形成一套比赛体系,人们积极锻炼,争先参加,基层的体育活动也就开展起来了。最后,我们每年组织一次全市的成人运动会,项目多样,形式灵活,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为主,获得名次的个人和集体都应表彰奖励。

三、配套相应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启用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要想让人们真正锻炼起来,必须要有公共的体育场地、设施,这样才能保证锻炼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根据居民的分布,我们在适当的范围内应配套公共的体育场地、设施,并有专人管理。比如小区内配套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3~5平方千米兴建一个体育场,或者就近定时开放学校的运动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利用了公共资源,又减少了社会投入。除了硬件的投入,我们还应该投入一定数量的高水平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巡回指导各个团体社区的体育活动,纠正错误的动作,制订合理的锻炼计划,真正让人们锻炼有目标,活动有指导,这样体育锻炼又快又好地开展起来,才能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近。

四、我们要引导各单位、企业成立各种运动团体

个人的体育锻炼离不开团体指导,一个好的运动团体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付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居住的城市应该成立篮球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老年体协等,我们的每个社区、企业也应有自己的一支单项代表队,例如:羽毛球队、毽球队、秧歌队等。随着团体体育活动的开展,我们每个人的体质增强了,团队的运动水平也提高了。我们的政府、单位、企业应划出一部分资金来鼓励和帮助这些体育团体的发展,锻炼能使人上进,体育团队搞好了更能激发人们努力工作的热情,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我们现在好些单位年轻人工作没动力,年长的得过且过,熬时间,混日子。我想把各个部门的体育搞起来,这种现象就会一去不返了!

现在的社会是经济社会,无论政府、单位都以发展经济为主,一味地去绷紧一根弦也不是好事情。通过我的分析,大家应该能认识到体育锻炼不仅不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反而会助力经济发展。我们的全民体育发展起来了,人们的体质提高了,疾病少了,幸福指数提高了,这不是积极响应 “一切为了人民”为宗旨的一项举措吗?人民的体质增强了,发展经济还愁没有动力吗?这是我对国民体质提高的几点见解,希望各位有此想法的同仁共同交流探讨。

编辑 张珍珍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团体全民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全民·爱·阅读
安徽省学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可持续全民医保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石狮市城市发展与体育场地建设的研究
我国第六次与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