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浅究

2018-01-20刘小莉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家校合力学生教育单亲家庭

刘小莉

摘 要:心理学家们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教育;家校合力

典型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是一个矛盾体,集两个极端于一身。不论他们要做什么,极易走向两个相反的极端,因为家庭的原因,他们往往更敏感,从而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情绪的影响,变得封闭甚至自暴自弃。在我所在的班级,经过调查了解,总共有11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占到了班级总数的19.6%,而这11个孩子单从学习成绩来看,相对总是靠后;从平时的表现来看,课堂上总是容易走神,眼神飘忽不定,很少举手发言;下课后,别的孩子嬉笑玩闹,他们也很少参与;找他谈话时,只是低头不语,存在较明显的区别于其他孩子的自闭倾向和自卑心理。面对这样的现象,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和教育他们能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学习生活,经过一学期的家访调查和方法实验,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尽可能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利用学校这个集体去弥补他们缺失的爱,帮助他们早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更好地融入集体,快乐学习,阳光生活。

一、不以成绩论“英雄”

因为家庭的关系,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面临比其他孩子更大的学习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父母感情的破裂,孩子就成了唯一的感情寄托,父母一方把全部的希望和感情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争口气、有出息”,成天在孩子耳边念“紧箍咒”,最终孩子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孩子因为父母一方的爱的缺失,过早承担起“责任”,潜意识里不断地给自己施压,想用优异的学习成绩作为回报让父母高兴,结果却适得其反;还有一方面就是由于单亲抚养孩子,造成大的生活压力,迫于压力,父母一方每天为生活奔波,而对孩子疏于督促和关心,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就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管理者”,就要改变教育方法,不能“一刀切”,片面地用考试成绩去教育这些孩子,而是通过家访和谈心去挖掘出他的闪光点,针对不同的学生,建立一对一“阳光档案”,并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抓住这种情况的孩子渴望被关注的心理,有意识地放大这个闪光点,使其在集体中树立起自信,能“抬起头、说出来、走出去”,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同学沟通桥梁,让他们在集体中找到存在感,然后通过这种存在感引导他们去释放天性,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学习轨道。

二、不戴“有色眼镜”去看待

这里说的“有色眼镜”,是说去看低或者以同情的眼光去看待单亲家庭的孩子。作为教师,要以对待一个正常家庭的孩子的心态去对待他,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长期处于社会舆论的包围中,普遍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可怜,“没人管”,造成这类孩子缺乏安全感、自信心、归属感,如果出于同情的心理去保护他们,反而会造成他们更加严重的自卑心理,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针对每个不同的孩子,尽可能地去避免一些敏感词汇和敏感情绪,用更多的关爱去小心呵护他们本就脆弱的心灵,比如:

(一)长期处于父母双方无休止的“战争”中,最后父母离异,成为单亲家庭的这类孩子,性格暴躁,敏感易怒。对待这类孩子的教育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尽量用平缓的语气去和他们交流沟通,避免呵斥和责备的语气,避免不耐烦的情绪,使他们感觉到“安全”,愿意卸下防备,让你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愿意随同你一起去学习,然后鼓励他们和同学也这样去相处,教育他们正确地抒发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由于父母一方去世,而造成单亲的这类孩子,性格软弱,内心脆弱,胆小自闭,没有安全感。对待这类孩子的教育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在平常的相处中,多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要像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能在学校里感受到爱,从而走出阴霾,树立起自信,使他们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

三、两“家”合力,共筑未来

单亲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去努力,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和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双方互相理解,共同创造条件,及时消除孩子健康发展的障碍,将他们引导到正确的生活学习轨道上,既让孩子回家后能像在学校一样积极快乐地学习,又让他们能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可以和这个大家庭一起幸福生活。

当然,面对单亲家庭教育这样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社会性问题,仅仅依靠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单亲家庭的孩子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让他们可以生活在一个彩色的世界里,但是,作为一名教育者,就应该在自己的工作中去发现和解决好这些问题,与家长和学校一起給这些单翅的孩子保驾护航,助他们展翅翱翔,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

参考文献:

[1]陈克娥.单亲家庭教育中教养观念错位现象与纠偏策略[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2]李国富.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关于单亲学生教育的几点想法[J].青年教师,2008(12).

编辑 张珍珍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校合力学生教育单亲家庭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探究职校育人模式,助推学生健康发展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初探
关于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