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四节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

2018-01-20杨挽牢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语文课堂教学

杨挽牢

摘 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一个领域的文化都有它悠久的历史与意义,就像二十四节气,它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不但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而且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教材选编的内容外,教师还应适当地给学生拓展一些像二十四节气这样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涵盖面大,涉猎广泛。目前,多数语文老师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课外知识的渗透与贯穿少之又少,从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学生的习作中,我们可以知道,学生掌握的课外知识很匮乏。我想,二十四节气作为生活的常识,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注重积累、引导,在生活中学习二十四节气知识

二十四节气贯穿在一年四季中,我们可以借助孩子上学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每一个节气有每一个节气的特点。首先,我们给学生一个思路,告诉学生可以从节气的来历、特征,以及有关谚语、古诗词等方面去了解和学习。我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或者班会课,对自己所积累的知识进行交流、汇报。当然,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每一个学生积累的知识各不相同,但是合起来就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平时在交流这方面的话题时,学生就有所说、有所辩。这加强了学生对节气知识的积累,同时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也会有好处。我们还可以拓展,将节气的古诗词朗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上课前,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叫学生把自己学到的有关古诗词进行朗诵。或者,课文中学习了诗词后,我们可以穿插一下,把有关节气的古诗词纳入到我们的学习范畴中来,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和书本中古诗词的学习一样,会背诵,会默写。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积累了节气文化知识,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以活动为载体,渗透二十四节气知识

二十四节气分布在一年的不同时间,绝大多数在上学期间,有些节气在假期或周末。春季学期伊始,恰逢二十四节气的春分。我们可以乘着春分节气的东风,开展 “感知习俗、放飞梦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节气习俗,在活动中体验节气带给我们的快乐。

活动一:诵春分诗词,赏节气文化

我们组织学生诵读春分的有关诗词,如《春分日》《二十四节气歌》《泊船瓜洲》《南乡子》《春分》《画堂春》等。学生先以班为单位,在班内进行诗词朗诵比赛,按照20%的比例选出优胜者。然后把全体学生召集在一起,由各班的优胜者来一次朗诵比赛。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加深了对国粹文化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班级的凝聚力。

活動二:竖鸡蛋游戏,爱科学知识

春分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地球的磁场也相对平衡;同时蛋壳上突起的部分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使鸡蛋的重心通过三角形,就可以实现“竖蛋了”。游戏前,为学生讲解了这些常识,然后叫学生“竖鸡蛋”。结果有个别学生成功了,显得很骄傲;大多数学生失败了,垂头丧气的。这时,老师相机点拨,共同探讨其中的奥妙。老师小结出竖鸡蛋的要点,并详细地做了说明。要点一,挑鸡蛋;要点二,寻找支持面;要点三,手要稳。说完后,学生纷纷动起来,显得异常兴奋。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密切合作,大部分学生取得了成功,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有个别学生还高兴得跳起来了。

游戏中,普及了科学知识,又加强了学生间团结互助、力争上游的精神,何乐而不为呢?

活动三:自制五彩风筝,放飞心中梦想。

连续的阴雨天气让人感觉心里很郁闷、很烦躁。春分这一天,天公作美,晴空万里。老师带领孩子们来到操场上放自制风筝。伴着徐徐清风,有的风筝飞上了天空,有的没有飞上天空。顿时,操场上成了欢乐的海洋。从孩子们的脸颊上,从孩子们的神态表情上,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们似乎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对梦想的追求。

我们还可以开展其他活动,如节气文化常识大比拼,简单的绕口令比赛,办手抄报等,渗透节气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节气文化常识,从而体会节气文化知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以节气为主题,歌颂二十四节气知识

节气文化知识我们可以引到作文教学上来,借节气的主题来抒写自己心中的情感,借机渗透节气文化知识。比如:清明节时,可以叫学生看一看与清明节有关联的电视栏目,可以号召学生和身边的老爷爷、老奶奶聊一聊,听一听与清明节有关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清明节”的小作文。先让学生说一说清明节的习俗常识,教师做适当的补充。学生了解了清明节的习俗后,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写一写“缅怀革命先烈,发愤读书做人”的行动。学生可以写一写自己要怎么学,怎么做,把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写清楚,写具体。学生的习作中,我们得知,字里行间,一点一滴,既渗透了节气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写作中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孝敬,学会了尊重。

总之,我们要将节气文化知识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进一步延伸到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和了解就会更深刻、更广泛,学生对节气文化知识的应用无疑会变得更加自主化、生活化。使节气文化知识时时浸润师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内涵,不断提升师生的语文素养。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

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