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中的小学数学

2018-01-20周金环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周金环

摘 要:数学学习一直都是很多小学生头疼的难题,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觉得数学课堂枯燥无味,总是大大小小的几个数字纠缠在一起,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学题目的答案具有固定性,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学生一旦一个环节出错,最后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为了解决学生的这一困扰,暂且先把草稿纸和练习本抛在脑后,带着孩子在游戏中理解数学思维,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设计原因;学习性;学习提升

一、在游戏中找到数学的乐趣

很多教师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在游戏中找到数学的乐趣,这样会不会导致孩子玩心太重,难道不会因此耽误了学习进程吗?”在游戏中学习也要与时俱进,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数学体验。

相信家长们也会有类似的担忧,如果孩子在游戏中贪玩,没有领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那岂不是既浪费了时间,又耽误了学习进程?教师想办法设计的游戏就必须让所有的学生全民参与,只有让孩子们都在游戏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孩子们才会静下心来认真听游戏规则。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应该注意到将课本中的数学解题思维穿插,还要注意公平对待每个孩子,只有孩子们都有相同的游戏体验,他们之间的思维碰撞才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通过设计游戏来促进学习进步,在国内可能属于新型教育模式,但在国外早已屡见不鲜,大多数学生会因为游戏的新鲜感与竞技性“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但这其实也是教师想要得到的一种教学效果,要想把教师设计的游戏玩得很好,就必须熟练掌握课堂内容并拥有敏捷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两点都达到了的话也就能从侧面说明孩子的数学学习不再存在大漏洞。这也是教师设计游戏的初衷,所以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孩子们得到的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二、设计学习性与娱乐性并重的游戏

在大多数的游戏世界中,人们更多只是看中游戏的娱乐性,但由于我们的“服务对象”“服务性质”“服务目的”不尽相同,在设计游戏的时候教师更多需要考虑孩子们从中学到的东西。比如说,教师可以设计另类的“你画我猜”游戏。出一些简单的应用题(与课本内容有关),依次展现在黑板上。将学生按照人数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排除一组成员背对黑板,剩下的人正面面对黑板,当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出题目的时候正对黑板的同学就需要使尽浑身解数去解这道题的正确答案,用最快的方式将答案用手比划给对面背对黑板的同学,哪组同学最先报出答案,哪组同学就可取得新一轮获胜。

教师出题时可以依据课本内容找一些相关的计算题作为游戏内容,比如在学习小学乘法的时候可以出一些这样的题目,例如:0×99=( )12×21=( )55×42=( )33×81=( )或者是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时候,可以这样进行设定——长方体长为23,宽为12,高为56,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正方体的棱长总和为60,求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诸如此类,学生在解答的過程中会追求速度,因为比赛本身就具有竞争性质,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做出最正确的答案,才能提升孩子们的解题能力。这样一来,一方面会激发孩子们的斗志,另一方面也会让学习能力不足的孩子暗自努力,时刻准备着下一次的游戏竞技,真正做到游戏的全民参与,何乐而不为呢?当教师充分利用好游戏平台时,教师也可以充当游戏玩家参与游戏,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尝试着当出题人,这也能从更深的层面检验孩子对课本知识的掌控能力。游戏的娱乐性保存,但也在里面穿插游戏的学习性,二者齐头并进的游戏作品才能彰显设计者的才能,考验教师的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学会对游戏的全局进行掌控,既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又不能让他们太看重游戏的竞技结果。

三、分析游戏玩家

在孩子们尽情享受游戏的同时,教师应该用眼睛记录每一个孩子的突出表现,不经常参与游戏的孩子要不就是因为性格内向(需要教师在课下单独开导),要不就是因为对课本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熟练,这就要引起教师注意了,这些孩子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呈现出一种不良的学习状态,接下来教师就要一对一对症下药进行“整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学生们掌握以前学习过的功课。总之,虽然没有监控画面清晰记录每个孩子参与游戏的动态,但教师一定要关照到每个孩子在游戏中的具体表现,课后沟通辅导也是不能小觑的环节,这样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中的数学”。

著名教育家列斯加夫特曾对游戏、孩子、学习之间做过完美诠释—— “我们应该利用游戏,为了教会儿童掌握自己动作的本领。”孩子们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把学过的东西运用于实践,学会了重视团队荣誉,学会了在竞技场上沉着冷静地答题。一场游戏的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学数学教师与学生在整个游戏中“教”与“学”的相互交融。游戏本身的乐趣是无穷无尽的,将小学数学与游戏融合在一起,才能将游戏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只是希望教师与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做到教中学,学中玩,玩中思,思中省,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游戏玩家(学生)与游戏设计者(老板)的书生本色。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