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8-01-20叶洁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新媒体小学生问题

叶洁

摘 要:随着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到来,一种全新的技术教育——新媒体教育,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对传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方式、内容、手段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其也对小学生的生活、学习、个人的性格形成有着极大的帮助。旨在反思和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当代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新媒体;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问题

于国家而言,小学生的成长关系着祖国和民族的发展。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祖国、民族的前途。而作为现今时代下信息交流与资源获取的首选渠道,新媒体为小学生营造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在新媒体背景下展开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但作为刚刚起步学习基础教育的小学生来说,复杂的网络环境、不良的外界信息,会对小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构成威胁。

一、新媒体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沉迷网络影响学习

网络是一个万花筒,为小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能开阔视野,转变观念,跟随时代的脚步。因此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对小学生有着致命的诱惑,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上课、睡覺等,也常常想着网上空间,造成了精神不集中等情况,深陷网络的虚拟世界而影响学习。

(二)改变小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新媒体下形成的虚拟环境存在着不良、虚假、负面信息等,会影响到个人价值观等尚不健全的小学生,而形成负面、消极的道德观。同时真假难辨的网络言论也会弱化小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形成不够友好、不够诚实、大胆放纵的行为习惯。

(三)沉迷游戏类网站

科普类和自主学习类网站为小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但具有强烈的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的小学生,更多的是倾向于故事与游戏类网站。对于尚未形成健全人格的小学生,游戏作为另一世界,对其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网络游戏中存在暴力游戏,在长期的熏染下会导致小学生在生活中出现一些暴力行为,这极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而且一定程度上会荒废学业。

(四)家长和老师对其没有正确的指导

新媒体不断发展,成为主流媒体,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家长虽严格控制上网时间,但实际上没有指导小学生正确判断与使用网络信息。此外,学校教育开设的相关网络安全教育课程较少,因此小学生难以确保自身网络使用安全并会禁锢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还会阻碍道德法治意识的形成。

二、新媒体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建立属于小学生的学习网站

在新媒体背景下,小学生的专属网站欠缺是个极大的问题。另外,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存在着不良信息,有一半的小学生会选择并主动将其关闭,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对学生造成干扰。所以,要设定浏览权限并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过滤、净化网络空间,实现“绿色上网”,并且要从小学生的基本需求出发,对网站进行分层管理,不同年龄有不同的需求以此来完善内容设计,了解小学生基础的需求也是必要的,因此除了基础教育与专业知识外,还可以丰富适合小学生的娱乐功能与其他相关信息,健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法治观念,以此来淘汰那些不能充分满足小学生的相关需求,导致使用量较少的现有的一些小学生专属网站。

(二)学校加强引导

教师需认清网络优势,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要选用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广阔资源的新媒体,教会学生自律意识,使学生正确选择与利用网络。教师还应正确引导学生网络应用中的困扰,加强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学校还应增加法制教育课和法制教育主题讲座,利用课堂时间保证小学生学好法律知识并请法制专家或学校法制教师主讲,有目的地对全体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给学生讲解学习法律的意义。而且学校应与传统教学活动相融合,与社会发展实际相关联,构建一个良好正确的校园网络文化,引导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爱国爱党,灌输积极向上的思想。

(三)培养小学生防御意识

在初接触网络时,缺乏分辨与拒绝不良信息的认识的小学生会在好奇心的引导下极易被丰富多样的信息所吸引而沉迷网络。学校可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础上,开设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引导小学生浏览并利用专属网站,强化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正确地认识世界,不断健全自身道德与法治意识。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兴趣与爱好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首先要信任孩子,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需求,他们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获得快乐和成绩就不会痴迷于网络。所以老师和家长应该举办多姿多彩的亲子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结交知心朋友获得快乐,让他们参加其擅长的活动获得成绩,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师要借助新媒体文化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让其对虚假信息具有正确的判断,对新媒体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增强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实现开阔眼界和道德品质的提升,并能够正确地使用新媒体,提高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效果。要从小教育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法治意识与观念,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思想,努力成为祖国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冷丹阳.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2]王锦凤,刘京莉.小学生课堂提问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7(12):196.

编辑 张珍珍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媒体小学生问题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