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分析

2018-01-20毕永贵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刘备诸葛亮教材

毕永贵

摘 要:《三顾茅庐》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教师在讲解该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心理,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对其教学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关键词:《三顾茅庐》;教材;诸葛亮;刘备;诚心诚意;求贤若渴

《三顾茅庐》是一篇综合性较强的文章,教师需要注重整体优化其教学,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地对其知识进行掌握,由此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其课文内容进行掌握。

【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三顾茅庐》这篇文章,是根据《三国演义》这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中的内容进行改写的。“拜访诸葛亮”是该课文的主要线索,该文章以事情发展顺序为导向进行描述,写刘备三次拜访居住在隆中的诸葛亮,对其进行诚心诚意的邀请,希望诸葛亮能够出山辅佐自己对中国大业进行统一。作为历史性题材的代表作之一,该课文对刘备两次前往隆中对诸葛亮进行拜访的过程进行了略写,而是在二到四自然段对刘备第三次对诸葛亮进行拜访的过程进行了重点描写,将刘备与诸葛亮二人之间的亲密友情则放在了最后一自然段进行表述。文章既将刘备的胸怀大志、求贤若渴彰显了出来,也将诸葛亮对天下大势早有洞悉的雄才大略体现出来。

【教学目标】

1.对本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学习和掌握,能准确对课文进行流利朗读。

2.通过对字词的学习来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理解,能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概括,对其习作方法进行感悟和学习。

3.对刘备虔诚的求贤精神进行感知,并感悟刘备及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设计理念】

以阅读教学为导向开展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思考、探究和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其内容进行自主把握,对其层次进行梳理,进而感知和理解文中所描写的人物。该文章教学载体为语言材料,而重点学习对象则是课文,所以教师除了需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够与“写”相融合,由此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课題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式的方式对《三顾茅庐》这篇课文进行教学导入,利用“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满腹经纶”等成语来表示一个人的才华横溢,以此为前提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有哪些秘密藏在这些成语里吗?只要你们大声将这些成语多读两遍,相信以你们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将其中的秘密找出来。”同时教师可以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板书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调动,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对课文背景进行了解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三国演义》播放出来,向学生提问:这部电视剧有哪些同学看过?当中有哪些人物是你们所认识或者了解的?没有看过的同学可以对刚才出现在演员表中的人物进行回想。接着,教师可以讲述:刘备、曹操、孙权是三国时期的有名人物,他们分别代表着蜀国、魏国和吴国。在这个群雄纷争的乱世年代,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叫做“三顾茅庐”。徐庶在蜀汉建立之前建议刘备去邀请诸葛亮,当时的诸葛亮不仅在年龄上比刘备小20岁,并且还只是一介村夫。那么这个课题中的“顾”是什么意思?“茅庐”又该作何解释?由此引发学生对其课文内容产生兴趣,对课文背景进行相应的了解。

(二)对课文进行朗读,对人物特点进行初步感知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时,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根据上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对课文进行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更加直接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自由阅读,但是需要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的过程中能够读准字音,将文中所描述的主要人物标注出来,试想他们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出现的“半晌、茅塞顿开、恭恭敬敬”等生字词进行检查,并以此为前提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要求学生既能够准确读出字音,又能够通顺地对其语段进行阅读。第三,教师引导学生对刘备前两次的“茅庐之行”进行阅读,由此对刘备的“诚心诚意”进行初步感知,这时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之前可以进行适当指导:“为什么刘备是三顾茅庐,而不是一顾或者两顾呢?答案会在课文里吗?课文里哪些语句和段落可以看出?刘备既然两次都没有见到诸葛亮,为什么他还要去第三次?刘备在这个故事中传递出了怎样的态度和精神?为什么诸葛亮是刘备一定要请出山的人呢?根据课文,你们觉得诸葛亮和刘备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语】

《三顾茅庐》课文教学中不仅包含有很多重点教学内容,同时也包含有很多难点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在设计教学时注重其技巧性,使其能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引导。再者,教师需要注重教学中基本知识点的突出,使学生能够对课文结构设计有所了解,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解生字词等,并且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对该课文进行学习,在教学中突出一定的趣味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从而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备诸葛亮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读懂刘备
教材精读
刘备与徐州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
刘备别具特色的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