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难点和应对方法

2018-01-20沈霞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应对方法古诗文教学小学语文

沈霞

摘 要: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热点古诗文教学,提出了教学中的三个方面的难点,并有针对性地结合案例进行了应对方法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应对方法

近年来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全社会对少年儿童的传统文化学习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今年“统编本”语文教材的逐步推进,古诗文的比重大大增加。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还增设了《三字经》《弟子规》等古代蒙学经典的诵读。

笔者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针对古诗文教学难以深入,易流于表面的识记、背诵和逐字逐句讲解的弊端,挖掘古诗文教学中有效的应对策略,略作分析,以与同仁们探讨。

一、小学古诗文教学的难点

1.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最璀璨的明珠,从先秦的《诗经》到汉乐府,从离骚到唐诗宋词,无论是民间口耳相传的民歌童谣到历代文人的诗歌创作,古诗几千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经久不衰。这些是中华民族之所以传承至今的文化血脉,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古代诗歌从字面的音韵之美,到诗歌的意象、意境之美,再到诗歌所传达的人的精神追求与天地之大美,这种深层次的审美教育,给教师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然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讲解法教学,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解释和翻译了诗句的意思,教学以熟读背诵为止,阻碍了学生对古诗之美的体悟。

2.传达古诗文中蕴含的精神内核

从先秦的诸子文章到历代文人的散文名篇,几千年来中国人所信守和延续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皆已蕴含其中。其中的精华早已被前人收入了《古文观止》《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規》《声律启蒙》等古代蒙学著作中。剔除其中糟粕的部分,至今仍有非常多值得我们的学生去学习的地方。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如和谐、谦虚、孝敬等品质,需要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因为文言文的认读障碍、时代背景的差异,这方面的教学要顺利达成有一定难度。

二、古诗文教学中的知识储备

教好古诗文,需要教师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才有可能将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与审美的感受传达给学生。与古诗相关的作者简介,所咏之物、所绘之景、所叹之事,尽可能准备一些相关的文字、图片和影音资料帮助学生打通理解障碍,这样的素材准备是针对一首诗、一堂课的准备。

在此之外,教师仍然需要具备诗文之外的知识。其一,是音韵学知识,古诗之美首先美在音韵,这一方面要学生大声诵读,教师也有必要掌握一定的诗歌平仄对仗的知识。其二,是对古代诗歌史的整体把握,古诗在主题上、意象上、思想上都有非常鲜明的特征。例如,唐代以诗歌取士,诗歌贯穿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迎来了唐诗的鼎盛时期,并形成了众多经典的诗歌意象和诗歌主题,并千载相承,如杨柳送别、对月怀人、梅喻高洁、菊为隐士,等。教师对诗歌有了更高一层的把握后,就能够多层次地帮助孩子开拓诗歌的视野,进行多层次的比较阅读,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三、古诗文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尝试

1.造境法

古诗以其独有的意象系统,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这一层是古诗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开启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必须以古诗中的基本意象的阐发为基础,引入学生的生活场景,运用联想和想象,为学生的审美活动创造意境。例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这是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后世被谱为曲子《阳关三叠》,反复咏唱倾诉离别之情。这首诗中,重点是“柳”“酒”这两个送别诗的常见意象,为同学们制造惜别的场景。同时联系唐代的边关大漠的景象,展示唐代的交通条件下朋友送别之后,也许终身都不复有机会再相见。教师播放《阳关三叠》乐曲,再结合唐代的边塞诗,展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景象,为诗歌营造苍凉的情感氛围。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反复吟咏,在想象之中体悟诗作的审美意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

2.表达法

古人言:“文以载道。”学生诵读《三字经》等古代典籍的时候,就是在学习流传几千年的价值观。在读到“昔孟母,择邻处”“黄九龄,能温席”这样的语段时,让学生自己去收收集相关的一类故事,并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阐发在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做,写成读书手记。如此,在诵读之外,学生才能真正深入理解古文所传达的价值意义。

3.拓展法

古诗文的教学如果可以稍作拓宽,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将古诗文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例如,学习白居易的《忆江南》这首词,江南这一意象往往与小桥流水、杏花微雨的场景联系在一起,学习了白居易的《忆江南》,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其他描绘江南景色的诗歌,在对比阅读中寻找自己心目中的江南景色,再联系到家乡风景,寻找具有代表性的景色与诗歌对应,从而以诗入景,描绘出自己的家乡如诗般的景色。

参考文献:

施茂枝.疏言显象 悟意化言:古诗词的基本思路[J].语文建设,2006(1).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对方法古诗文教学小学语文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地方本科院校口译教学现状与应对方法
大数据对媒体管理的作用以及应对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从“意会”走向“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