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不会用”到“少不了”

2018-01-20卫亦平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头脑风暴

卫亦平

摘 要:学校的现代化发展,既要精心装点“外环境”,也要精心打造“内环境”。这涉及老师们的思想认识、技能水平和教学习惯。教育局应该从头脑风暴、指上功夫和考核激励三个方面,切实提升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水平,进而培养出现代化的学生。

关键词:头脑风暴;指上功夫;考核激励

近年来,很多学校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了网络直播、实时录制、点播服务、视频教研功能全覆盖,建立了学校现代化发展平台。但是设施、设备接轨之后,老师们用不用、怎么用,这是一个大问题。这涉及老师们的思想认识、技能水平和教学习惯。不解决这些问题,再现代化的设备也支撑不起现代化的教育。正所谓:“所有关于教育的技术、模式、方法的改良都是有限的,除非它能把站在讲台上的人彻底唤醒,彻底激活,否则便没有意义。”[1]

从教育局层面来说,如何引领学校教师“由不会用到少不了”,窃以为,教育局应该“烧”好三把火。

第一把火:头脑风暴

通常情况下,一位教师入职三五年便会遇到发展瓶颈:教学内容滚瓜烂熟,常见问题应对自如,似乎专业发展已经被定格在当下,可以一眼看到职业尽头的状态。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局和学校应该激励教师“做一个精神上和技术上都气象万千的教师”[2]。如何成就教师的“气象万千”?教育局应该主要抓三个方面:一是价值引领,二是个性关怀,三是给予自由。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通过头脑风暴唤醒教师的现代化意识。教育局也罢,学校领导也罢,都不要把教师的发展定位在狭隘的“专业”发展上,要关注教师的职业态度,生存状态,要建设尊重生命,尊重人格、尊重个性以及平等、民主、公平的现代化学校文化。

如何从教育理念上厘清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如何深度融合学校教育教学等问题,类似的头脑风暴可能会点燃教师心中的火苗,让教师有了“今天不学习,明天就會成为教育新文盲”的紧迫感。“一年不学习,自己知道;两年不学习,同事知道;三年不学习,学生知道!”这样的励志名言应该成为教师激励自己的口头禅。

一所学校,要形成有价值的集体认同感,只有校训、格言、誓词、仪式,还远远不够,它还需要“头脑风暴”这样具体而明确的唤醒、激励和引领。

第二把火:指上功夫

开机、关机、打字这些电脑操作最基本的知识,对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可能不是问题,但对于老教师来说,确实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果靠国培和省培,不但提供不了个性化、针对性的培训,而且远水解不了近渴。怎么办?“现在,我不但能熟练地用拼音打字了,而且在电子备课时,能巧妙地将从网上搜索到的图案插入自己的课件里去,图形的组合、平移、旋转、割补、拆分,我也运用自如了,‘班班通的所有设备也都会用了。”

这位老教师的变化得益于教育局启动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321”工程,即教育局每学期培训3次,学校每月培训2次,教师个人每天自修1小时。“321”工程接地气不说,关键在于一个“快”,而且培训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很有针对性。比如,2016年下学期的第一次培训主题是“畅言软件中的文档编辑与画图”,(第一次的培训主题是“如何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搜集和整理资源”,第二次是“如何学会小视频的检索与编辑”。)第二次是“如何制作课件”,第三次是“怎样建立自己的个性化资源库”。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校本培训不能搞“一锅煮”,而应根据老师们的实际水平分为45岁以下和45岁以上两个组,从教师最需要的地方入手,从教师最习惯的方式入手。平时培训也是分组进行,分组过关考试,如此,必将有效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指上功夫。

第三把火:考核激励

如果说头脑风暴解决的是“我不用”的问题,指上功夫解决的是“我会用”的问题,那么,考核激励则是解决“我要用”的问题。“我要用”应该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在不自觉阶段,学校应该运用达标考试与使用频率考核两种手段。

拿每学期的3次校本培训来说,不是嘴上说说、手上练练就完事了的“过渠之水”,而是要经过教育局的严格考试的。的确,公开课中的现代化技术运用固然重要,但个人平时的计算机培训、操作和积累更重要。这样教师才能有勇气、有能力面对现代化教育中的“瓶颈”。

在具体的培训中,要力争做到由“神秘化”向“大众化”转变;由“理论培训”向“实际操作”转变;由“个体状态”向“集体状态”转变;由“单纯用电脑”向“立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变。而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平行班的教师要对同一堂课进行多次校正、异构和重组,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教研氛围。

如此,才能让课堂教学中教育技术的运用得心应手,才能成就课堂的丰盈、坚实和博大。伴随着老师们手中感应笔的上下挥舞,孩子们必将走进“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张硕果.做知网的夏洛[J].教师月刊,2017(1):25.

[2]陈俊一,程晓云.课堂:窦桂梅的教育根据地[J].教师月刊,2015(2):25.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

猜你喜欢

头脑风暴
创设情境,引发头脑风暴
立足“有效”,回归阅读教学本来的样子
提升联合作战能力:刮“头脑风暴”·打组合拳·创新训战融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