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2018-01-20王主明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培养

王主明

摘 要: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教师应该把握住课堂教学主阵地,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学生自主意识;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应服务和服务于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地掌握知识、深化知识。绝不能只重教不重学,以教为主体,忽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学生成了消极的接收器。下面就本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几点做法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让学生在情境中孕育自主意识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精心创设学习情境,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孕育学习自主意识。如,在讲“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一课时,我首先拿出几个典型的甲骨文图片让学生观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然后,我边引导学生看图片边问学生:“这是什么文字?何时出现?它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有何意义?”如此情境设问,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探究问题的兴趣大增,循着我点拨的思维通道,层层深入,一个一个问题得到了理解。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的自学意识孕育而生。

二、让学生在质疑中激发自主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就要理解学生的“幼稚”思维,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大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发表意见,培养自信心,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我在讲“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时,有学生大胆质疑“人多力量大,有利于经济发展,为什么不让人口快速增长呢?”面对学生的疑问,我组织学生先阅读教材,然后分小组讨论,最后我把各小组讨论的结果归纳形成统一认识: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人口盲目膨胀,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不仅难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而且势必破坏资源与环境,危及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在学生质疑和师生共同释疑中,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的自主意识得以激发。

三、让学生在獨立思维中培养自主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维,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满足于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更看重于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我在讲“可持续发展”时,向学生提出了下列几个问题:(1)可持续发展是怎样的发展?(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实施可持续发展,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结合身边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形势,阅读教材,思考寻找答案。然后通过教师提问、讲解及图片展示,再结合当地的资源、环境、人口的具体情况,用身边活生生的事例说明教材中的观点,使学生真正懂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基本国策的正确性,从而增强了人口、资源和环境意识。这样,学生在独立思维中找到规律,充分感知了所学知识,如果教师只限于把结论告诉学生,势必会扼杀学生的自主意识。

四、让学生在激疑导思中提高自主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思想品德知识中的概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鼓励学生探知、求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如,在讲授“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时,教师首先设问:“有人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不会与法律打交道;也有人认为自己年龄还小,尚未长大成人,与法律没有什么联系。这两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剖析、比较,认识到人活在世上要吃饭、穿衣就得购物,作为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依法享有公平交易,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等后,进一步激疑导思:你作为一名初二学生,父母要你弃学经商,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父母让自己弃学经商是不对的,因为自己是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保护,父母让弃学经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以上的教学活动,教师精心设计了具有探索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努力探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了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新一轮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要求学生在质疑、探究、实践中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为此,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生活,联系实际,改变教学方法,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课培养
“七化”构建学习小组追求高效思想品德课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