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探究教学相长

2018-01-20童庆祝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课堂有效性探究性学习

童庆祝

摘 要: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因素:教师、学生和物理世界。观察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验和实践中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探究性学习;课堂有效性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农村中学条件的制约和局限,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对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有几点实践与思考:

一、确立探究方向

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创设的情境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特别要把问题提到点子上,所创的情境要能反映“干什么”,从而使教学目标明确,只有目标明确,学生才能针对性进行科学探究,使课堂有的放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在引言部分有一实验“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先猜测能放多少只,因为没有接触这些知识,教师在引导时要明确实验过程,要“做什么”,该“如何做”,而不是让学生乱成一团,乱做一气,同时教师要明确目标,作指导者。学生多数凭感觉猜测能放三只、五只、十只等较少数目,可实验探究的结果竟是四十几、五十几只,让学生感到很有趣,也非常惊讶,猜想和实验结果竟有如此大的差别,感觉物理十分有趣,又非常神奇,从而进一步明确探究的重要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的思想观察和解决问题,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点明实验层次

创设情境要有合理的顺序和阶梯性,应该善于把一个复杂、有难度的问题分成几个相互联系的小问题,可以让学生依次逐个解决。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能力是有所区别的,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而农村中学的孩子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弱一些,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做出合理的编排。可以做一些铺垫,问题也可以简单一些,器材不要选得太复杂,问题的解决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完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并不闲着,应急学生之所急,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探究,教师适时点拨,恰当地引导,最后学生归纳、解決问题,教师不能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而且教师在其中要不断观察、引导。如《气体的压强》这一节中,大气有压强而且压强很大,有一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虽然我们不能像当年马德堡市长奥托·格里克那样做,但我们可以模拟做实验,实验室准备了类似的器材,当教师指导学生把两个空心铁半球紧贴在一起,抽出球内的空气,两个男生走上讲台向相反方向拉球,他们用尽力气,脸红红的还是没有拉开,全班同学非常惊讶,不得不佩服大气压强是如此之大。

三、评价合作交流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很被动,只是教师做做样子,直接灌输实验结果,反复的测试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形成了消极的情绪,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新课堂下教师就应该适当地鼓励和肯定,让学生适时得到表扬激励,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合作交流必不可少。一个学生的能力有限,需要他人的帮助和点拨,不仅需要教师的引导,探究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很重要。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适当地安排个体自学、小组实验、集体讨论,争辩结合,学习与探究结合,实验与阅读观察结合,讨论与汇报结合,实现教学的多向交流。把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结合起来。活泼的气氛,严谨的态度,热烈的讨论,收放自如的课堂能更好地让学生学到知识。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中,让学生合作去找寻方法,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以小组进行活动时出现了几种不一样的方法,进行评估后选出较好的方法。教师也要注意多引导、多点拨,使他们在交流中感到快乐,在合作中享受成功。

四、释放发展培养

将学生从课本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农村中学具有特定的环境,应该从大量的教学资源中精选适当的内容,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日常信息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激情,而浓厚的兴趣能激励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索。比如,在上《光现象》这一章前,提前让学生去寻找自己身边的光现象,提出疑问和见解,然后集中加以讨论。学生发现生活中有着五彩缤纷的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白、黑等;有调皮的影子,一时长一时短;湖面的波光让人眼花缭乱;城市中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会造成光污染;神奇的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使人的视觉不断扩展,让人成了“千里眼”……学生通过身边的信息,在准备活动中学会了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探讨,学会了谦虚,学会了科学探究的第一步,让学生自身得到了锻炼。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以此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热爱科学,热爱物理,热爱生活。

编辑 郭小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教学课堂有效性探究性学习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