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8-01-20姚金元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定向运动应用探析初中体育

姚金元

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各学校更注重对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培养,定向运动方式已在许多学校开始运用,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其在各大高校的发展情况。据相关部门表示,国家对定向运动在学校的开展有了明确指示和要求:初中阶段,体育课或军训活动应以定向运动为主。由此可以看出定向运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对定向运动的意义和应用进行了论述,以便更好地实施定向运动。

关键词:定向运动;初中体育;应用探析

定向运动是指通过寻找指定目标进行的运动,也就是说通过找寻地图上的标识进行运动,以时间为衡量标准,尽量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标识地图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寻找目标的方式来运动,地图标识是根据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制定的,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规定,也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

一、定向运动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意义

首先,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定向运动区别于传统的体育教学,传统教学局限在固定的区域内,但定向运动扩大了可活动范围,而且是通过自主的理解和方法进行,不受理论教学知识的局限,其具有形式灵活、内容生动的特点,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喜欢运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其次,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标准不断强调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的课堂地位,定向运动的开展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规定,能够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体育课堂都是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其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再进行理论实践,也是以教师的指导为核心,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但在定向运动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其过程完全由学生主导,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完成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主体、主导的地位,使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也从根本上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1]。

最后,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和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都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学生思想素质形成的关键阶段。集体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甚至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在定向体育运动中,学生要充分遵守运动的规则和纪律,必要时必须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且以时间作为竞争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拼搏进取心,不仅锻炼了身体素质,还提高了个人思想素质。因此,定向运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二、初中体育教学开展定向运动的注意事项

(一)制定合理的纪律规范

老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运动中能够充分体现竞技精神,所以必须要有合理的纪律规范,保证学生的运动行为,降低活动的失败几率。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其场地范围较大、运动形式较为多样,所以对组织课堂秩序造成一定的难度。也正因为如此,更需要规范科学的课堂纪律去规范学生的不合理运动行为,避免不规范运动给课堂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在课堂纪律规范制定中,应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活动范围为基础,不能因课堂纪律影响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课堂纪律规范的作用,从而为学生定向运动的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以安全运动为准则

安全理念是在任何体育运动中都不可缺少的,它是实现健康运动的基础和前提。定向运动是一种较为开放的教学方式,所以极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要想使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保證运动的安全。在初中体育定向运动中,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要在地图上明确规定活动范围,教师要不断在边缘地带进行检查,保证学生不受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和威胁;二是教师在课程开始前,要反复对运动区域进行检测,排除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确保场地内的绝对安全;三是在开始运动前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灌输学生安全防护措施及知识,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检查,达不到运动要求的学生可以减少任务量。通过以上方式,降低发生危险的几率,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提高身体健康素质[2]。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定向运动涉及最多的教学资源就是场地,这也是进行定向运动的基础,由于定向运动涉及的范围较广,许多学校没有充分的场地可以提供。因教学场地的限制,如何落实定向运动成为许多学校的教学难题。但在初中时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身体素质发育并不完善,教师应整合学校场地资源,尽最大能力开发学校可利用的场地,然后根据场地制定定向运动的内容、规则、范围;教师在绘制地图时也要充分考虑其可行性,既有效利用场地资源又能使学生得到充分运动,从而缓解场地资源紧张的压力。同时,也可以调节体育课程的时间,让不同班级在不同时间段上课,避免造成场地冲突,给课堂管理带来不便。

总而言之,定向运动是一项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标准,又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体育教学方式。因此,无论在怎样的教学资源限制下,教师都要创新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运动平台,从而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寿建.浅析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7,17(15):83,95.

[2]赵呈侠.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校园(中旬刊),2016,11(5):46.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定向运动应用探析初中体育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