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生物新课程概念教学的方法

2018-01-20杨晓荣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初中生物新课程

杨晓荣

摘 要:初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中,概念教学很重要。以“概念教学”为中心,结合教育教学经验,举例阐释“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多种方法,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程;概念教学

概念教学是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和理解概念,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逻辑思维的锻炼和提升。那么,在初中生物的概念教学中,有哪些实用的方式方法呢?

一、教师科学引导,学生自学讲解概念

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且学生一看就能理解的概念。教师只做简单引导,主要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抽学生讲解,并要求举出相关的例子。通过讲解和举例学生自然形成了对这些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比如,在学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时,我给学生下发导学案,学生先自主阅读教材内容,接着完成导学案,之后抽学生讲解,教师只做订正和点拨,学生最终形成新的概念。

二、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思考内涵外延

有些概念学生顾名思义就可理解,对于这种概念,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总结概念的内涵,然后我们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概念的外延。

比如,在学习单细胞生物时,可以直接问学生:“什么是单细胞生物?”学生知道“单”的意思就是“一”,这就把握了“单细胞生物”这一概念的内涵。然后教师再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生活。

三、抓住关键要素,分析概念的组成

对一个概念的完整表述,往往需要几个重要的要素。概念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找出组成概念的这些要素,通过分析解剖从而理解和把握概念。组成概念的要素,一般是几个关键词,它们反映了事物最本质的特征,抓住这些关键词,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这一概念时,我首先请学生阅读分析教材,找到“光合作用”的概念表述,然后找到关键词: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光合作用的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氧气。抓住了这些关键要素进行解剖和分析,学生对“光合作用”这一概念的理解基本不成问题。

四、补充课外资料,丰富学生感性认识

因为概念是抽象概括事物本质特征的,因此有些概念理解难免有一定难度。教师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结合他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以举例的形式补充课外学习资料,这样就把抽象的生物概念与具体实例联系起来,学生通过这些资料和实例能够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之后再引導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就容易多了。

比如,初中生物中核心概念之一“生态系统”概念的教学,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通过阅读补充资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概念。

五、讲解科学发展史,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

初中生物中有很多概念的提出是有一定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的,我们不妨将这些知识讲给学生,让他们明白这些概念是如何提出来的,相关的重要实验有哪些,学生了解了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自然也就理解了概念的来龙去脉,能够更好地掌握概念的内涵。

比如,在学习“光合作用”时,要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材料”这一内涵,我先给学生补充讲解了海尔蒙特的“柳苗实验”和普利斯特利的“蜡烛小白鼠实验”,学生知道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材料”的发现史,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同时还为学生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材料”的实验设计,提供了一些借鉴。

六、通过直观教学,学生直接形成概念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模型、图片、课件、视频、演示、实验等多种形式,把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通过直观教学,学生会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比如,在我们北方的冬天,要学习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想找到真实的花瓣不太好办,为了给学生创造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我将视频和模型相结合,先播放解剖桃花的视频,动画讲解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这样的概念形成是动态、直观形象的,然后借助模型对桃花的结构进行巩固复习,学生对开花结果的概念就直接形成并接受了。

七、利用表格图解,辨析概念异同

在初中生物学科中,有很多概念、术语很相似,这是学生在考试中极易失分的地方,也是概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想办法对一些相近或关系密切的概念进行区分,对比分析它们的关键属性,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这些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从而提高解题技能。

易混淆的概念,一般都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我以为利用表格图解来比较异同,就可以一目了然。比如,区分苔藓植物、藻类、蕨类植物的异同就可以采用表格。

另外,一些属于相反关系的概念,也可以采用表格的方法进行比较和归纳。比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等。

八、设计配套练习,检测巩固形成概念

概念学习要想落实到位,必须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一些配套小练习,帮助学生检测、巩固所学概念。只有学练结合,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使这些概念融合到相关的概念体系中,完成知识体系的重建。

参考文献:

孙爱芹.浅谈初中生物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初中生物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