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容视域下中小数学教学衔接策略

2018-01-20戴丽丽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策略课堂教学

戴丽丽

摘 要:中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关注诸多层面,从根本上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着眼于内容视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小数学教学衔接策略。研究发现“学习迁移”“双向听课”“强化沟通”“鼓励倾向”四个举措可有效促进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关键词:内容视域;课堂教学;策略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小数学教学衔接一直是一个广受关注的研究热点,迄今为止,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仍旧层出不穷。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策略,是广大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乐此不疲的研究话题。本研究立足于内容视域,尝试从不同的方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启示和借鉴。

一、运用迁移,实现教学内容衔接

教学内容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核心元素,其能否做到有效銜接,对于中小数学教学衔接的实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具体来讲,教师需要着眼于教学内容,积极采取相关策略进行有效衔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初一数学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并且在学习新知识时,善于借助正向迁移,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所谓正向迁移,就是指通过旧知识的回顾促进新知识的学习。

如,我在进行“认识平行线”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就借助迁移手段,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我在教学开始时,先引导学生对先前所学的有关直线的知识点进行了回顾。学生通过回顾,再次重新复习了有关直线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我创设了一定生活情境,以夜间两束直光为例,向学生呈现了两条平行直线,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并掌握了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这一知识迁移过程,让学生从原来的“直线”知识,过渡到现今学习的“平行线”知识,成果显著。

二、双向听课,开展教学方法衔接

教学方法,对于中小数学教学的知识点呈现有着重要影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衔接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衔接的具体成效。具体来讲,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上的衔接,需要借助教师主体角色的积极转变,即双向听课,此举可实现教师在不同课堂中主体角色地位的转变,通过这一方式,可有效促进中小学教师对彼此教学方法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目标达成过程中,教师必须发挥主动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准确把握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适当地渗透运用到各自教学中去。

如,我在针对“绝对值”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就使用了双向听课,并组织了双向研讨,促进了中小学数学教师之间对彼此教学方法的认知。“绝对值”这一知识点,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其概念,学会如何求取已知数的绝对值。我在开展这节课教学之前,先听取了小学教师的相关教学,学习了其教学方法,最后将“绝对值”教学方法确定为直观教学,采用数轴形式开展了教学活动。实践证明,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三、强化沟通,进行师生关系衔接

师生关系,在任何教学阶段,都是影响教学成效的因素,这点毋庸置疑。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中小学数学衔接的有效手段,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积极行为,促进这一目标的达成。诸多研究显示,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较为注重师生交往,他们注重与每一名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师生关系亦呈现出良好状态。到了初中阶段,由于学生数量大大增加,教师很难做到与每一名学生充分沟通,但是初中生更加需要师生情感交流。面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师生关系的衔接,进而提升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内涵与水平。

我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我会定期通过班会形式,与学生针对某一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如“什么是小鲜肉”等,旨在通过这些符合其年龄兴趣的话题,拉近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励志教育。同时,我还会借助多种活动,寓教于乐,如“让我们红尘作伴,摆个垂直线”等,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自己去发现掌握规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为中小学数学衔接教育铺好路。

四、鼓励倾向,助力教学评价衔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鼓励倾向,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于促进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大有裨益。研究发现,在小学教育阶段,出于多方面原因,教师对学生教学评价多采取鼓励性评价,以进一步维护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这一评价模式,确实在较高程度上提升了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本研究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克服困难,注意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还应不断采取措施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重视思维的逻辑性和周密性、答案的多样性和正确性。

我通过研究发现,初中教育阶段,不少教师往往一个人带着好几个班,且初中数学教学并不像小学那般简单,抽象程度更高,讲解难度更大,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积极加强自身学习,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时刻保持对职业的热情。并且,教师要善于从多维度思考,加深对鼓励性评价成效的认识,提升教学技能和水平,积极借助鼓励评价,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为中小学数学衔接奠定基础。

研究视角的切入,对于同样的研究主题,会产生相差迥异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从内容视域着眼,探讨了以上四个方面的对应性举措。研究证明,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必须关注多方位策略,多向齐下,多方施策。同时,涉及这一教学衔接的各个主体,如教师、学生、学校等,更要齐抓共管,共同促进小升初阶段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张瑶.关于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有效途径的思考与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0):9.

[2]丁文.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

猜你喜欢

策略课堂教学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Passage Four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