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授者的角度论教育叙事的作用

2018-01-20向勇燕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德育

向勇燕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成了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已成共识,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了关注的焦点。本论文应形势所需,从授者的角度论述了教育叙事在优化课堂教学、提升个体教育意识、增进教师德育和促进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以期探尋教育叙事对教师成长的意义。

关键词:教育叙事;教育意识;德育;实践智慧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203-02

所谓教育叙事,即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叙述自己在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并以此来传达、解释对教育的理解、探索与反思,进而探寻教育活动的深层意义。欲从授者的角度论述教育叙事的作用,首先要明确教育叙事的一般特性。

一、教育叙事的特点

(一)情境性

教育叙事所呈现的故事既可是一个完整的事例,也可是一事例中的某个片段,这些事例或片段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场与空间域中发生的,是主体一连串行为的集合,缺乏任何一个元素该事件便无法构成,叙述也就无法产生,所以教育叙事一般都为教师日常生活的琐碎记录,通过故事细节来再现情境,给人以真实的现场感,尤其“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代替鲜活的情节,不以苍白的语言来概括教育事实。”①而是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把之前的教育经历定格化,把琐碎的教育轶事意义化,把零散的教育心得条理化。

(二)问题性

问题是教育叙事的生命。有价值的教育叙事一定是内含问题的叙事,它能有效地引发思考。所以,教育叙事是对教育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有目的的叙述,是通过对教学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捕捉与归纳后达到对教师个体职业的深度思考的。因此,教育叙事绝不是简单地把一天的事情记录下来,而是带有问题的一种探寻——“究竟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学,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学,教学的意义在哪里,个人应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融入教育”②等相关问题的探讨。

(三)反思性

教育叙事是一种叙事化的教育反思,是主观的阐释、发现和揭示。教育叙事中的“叙”就是叙述,“事”即故事 ,该“事件”应接近教育现实中所发生的各种真相,通过对这种真相的揭露从而直达事件背后的复杂意义。教育叙事的反思不仅仅体现在对教育教学行为、教学技能技巧的提升上,还包括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上,对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上,甚至还包括对教师个体生命存在的品质与意义等的反思上。这种反思是动态的,也是持续而深刻的。

当然,教育叙事涉猎甚广,其一般特性远不止本文中所呈现的这些,在此仅抛砖引玉。

二、教育叙事的作用

(一)教育叙事与教师教育意识的觉醒

教师个体意识的全面觉醒是教师成长的核心。当教师的个体行为开始下意识摆脱常规、权威和官方话语的控制和影响时,就会建构一种更为合理的教育观从“意识混沌”的状态中走出来,准确权衡一己之观念与权威观点之不同, 使自己对教育的领悟更深入,并把这种领悟渗透到新的教学活动中去,这就意味着个体意识的觉醒已经开始了。这种觉醒是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深入理解教育意义的前提和基础。杨捷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叙事》一文中强调:“教育叙事是叙述者深思熟虑的结果和产物,是经过选择、能提供先进经验、有理论支撑并具有明显教育意义的研究方式。它有助于改进并重建教师的教育生活, 使教师认识到个体教育意识的价值以及与权威观点的区别, 从而促进教师课程理念的变革。”③

一般而言,个体教育意识的觉醒并不是简单的跳出常规自立门户,而要经历三种层次的蜕变。

第一层次为:教师能独立自主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能准确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实现由新教师向合格教师的转变。此为规范化的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学会操作顺应教育教学常规。

第二层次为:能对职业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有自我理解与独到发现,实现由合格教师向特长教师的参悟,此为个性化的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学会创造,对常规性教育行为进行抗争与个人教育意识觉醒的萌芽。

第三层次为:能把教育生命与个体生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体现在对教育价值的呵护与追寻上,还表现在对个体教育人生的肯定与完善上,此过程为核心化的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学会研究。至此,教师开始进入到教育艺术成熟与个人教育意识觉醒的定型期。在这三种层次的蜕变中,教育叙事功不可没。

教育叙事不同于一般性的讲故事,“作为叙述的主体——教师并不只是单纯地讲述自己的教育经历,而是以一种理性参与和对教育生活所衍生出来的意义的一种梳理与提炼”④。每一次叙述都必然带着教师教育经验的交流与碰撞,教师教育意识的觉醒与提升,教学理念的革新与改造。

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育叙事它可以使教师自觉而科学地思考自我的经验, 深化实践的内涵, 因而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教师可通过教育叙事这种独特的方式发现教育环境中的真相,探寻教育自然规律”⑤。可见,教育叙事可以引导、服务教育、纠正教育价值偏差、提升教育意义,尤其能提升教师对教育生存状态的觉醒意识,使教师摆脱庸常状态,主动探求与改造日常教育生活的品质,达到个体生命与教育生命的完美结合。

(二)教育叙事与教师德育的增进

教育叙事对教师德行的增进很有帮助。教育叙事不仅仅指叙事主体讲述教育生活故事,实际上,所有类型的叙事活动都与德行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因为其叙事的过程亦是德行内蕴的过程,并通过德行来实现德行。究其原因,可从事德与叙德两方面来阐述:

先看事德。教育叙事中的事德特指叙事活动中包涵德育价值。德行本来是以道德标准对行为主体的道德衡量,因此事件本身并不具备德行,但教育叙述的行为主体为教师,教师的职业操守为传道受业解惑,这种职业特性使得教师天然成了正义的化身,带有不可抗拒的对正统的坚守与捍卫,故教师在主观上就会下意识地培育自己的“德知”与“德情”,并在潜意识里过滤那些不被正统所接受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朝大众认可的方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发展,以吻合大众的价值审美。教育叙事不但能展现事德,还能通过强化升华事德使主体的道德行为稳固和持久,德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常性,而长期稳固持久的德行能使主体的此类行为程序化,习惯化。endprint

再看叙德。叙德即在教育叙事的过程中,叙述主体在进行相关叙述时出于德育目的之考虑,根据道德判断,将事件的细节在道德抉择的“绑架”下予以过滤与变形,凸显德育价值。

教师在教育叙事中通常会扮演德育传播者的角色,以使道德学习者从他们那里获得相关的德育知识,同时连同德行一起来规劝、同化道德学习者。教育叙事活动既包括教师个人叙事和教师集体叙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叙事者又是学习者。所以教师在叙述之前势必所有判断、选择和调整。从而达到规劝与说教的目的。

(三)教育叙事与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

“教育智慧突出表现在对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的即时处置上,蕴含着教师对教育实践的理解和洞察”。⑥“教育的情景通常不允许教师停顿下来进行反思,分析情况,仔细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决定最佳的行动方案,然后付诸行动”⑦。现实的教育情景要求他们必须迅速诊断问题,凭实践智慧在最短的时间里寻找最为合理的解决方式。“教育智慧不同于普遍性的、客观化的教育理论知识,不可简单地迁移和照搬,必须创造性地予以运用。”⑧

一般而言,我们的教师凭着长期以来“积沙成塔”式的积累在实践教学中生成了很多“招数”,这些“招数”让他们面对各种疑难杂症都能迎刃而解且屡试不爽,将这种蕴含教育智慧的行为和活动记录下来后,又可被他人(尤其指教师同行)直观阅读与深切体验,也便于这类教师对原有教育行为进行调整。可见教育叙事在教育智慧的生成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这种叙事有助于教师寻找和發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转瞬即逝的智慧之光,便于将偶然的智慧内化成一种系统化的、常识性的教育行为。那些虽能感受但无法言说、尚未系统化的闪光点被感性记录后再经日后的整理疏通更易于达到教育的顿悟。另外,这种教学机智以“集腋成裘”的方式不断推进本来就是一种智慧衍生智慧的有效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经验得以沉淀,教学技能得以改进,教学效果得以改善,教育信心得到提升,整个教学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蕴含教育智慧的教育叙事作为一种共享资源能为他人提供“药方”,使他人在处理相似情境下的紧急事件时也能“对症下药”。

三、结语

从某种程度来讲教育叙事可以说是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表达自身对教育的理解,讲故事的本身就是一个对自己亲历的教育生活的反思、探寻与开悟的过程,它让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细微琐碎的甚至毫无由来的和教学相关的情节得以重新审视,重新定位和重新理清,进而抽丝剥茧地对隐含的教育意蕴进行拷问与归纳,这就有利于教师教育意识觉醒的同时把思绪触角引向更为理性的教育深层,让教师德育与教师的实践智慧在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上展示着不同寻常的教育意义。

注释:

①林德全.论教育叙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04).

②林德全.论教育叙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04).

③杨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叙事[J].中国教育学刊,2006(05):72-74.

④刘铁芳.教育叙事与教师成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1):22-26.

⑤胡春光.形塑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成因分析———种教育社会学的视角[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72-79.

⑥杨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叙事[J].中国教育学刊,2006(05):72-74.

⑦(加)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44.

⑧杨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叙事[J].中国教育学刊,2006(05):72-74.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
德育动感操,一举两得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让德育之花在节日文化中盛开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一节渗透德育的语文课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