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牛喘月”镜纹饰考

2018-01-20贾坤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纹饰

贾坤

摘 要:“吴牛喘月”是宋金时期铜镜纹饰种类之一,但结合铜镜命名原则和纹饰内涵综合考证,这一说并不完全成立。本文结合古籍与典故内容重新考证该纹饰的命名。

关键词:吴牛喘月;纹饰;犀牛望月

中图分类号:K8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093-01

宋金时期,“吴牛喘月”作为当时故事镜的代表纹样,数量众多,地域分布广泛,吉林、辽宁、宁夏、山西、湖北、安徽及江西、甘肃、陕西等地均有此类铜镜出土。

“吴牛喘月”的典故,始见于《太平御览》卷四转引的东汉《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①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辞》中记载有一则满奋见晋武帝以“吴牛喘月”机敏自喻解嘲的故事:“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座。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梁刘孝标注云:“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间,故谓之吴牛也。南上多暑,而此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而喘。”②是说南方吴地天气炎热,生长于此的水牛畏热,见到夜空明月以为是太阳,故望月恐惧而喘。后人亦以“吴牛喘月”喻指人遇事受困后,再遇类似情况或事物而过分惧怕,进而失去了正确判断能力。

各地出土的“吴牛喘月”镜,其形制有圆形、带柄、菱花形、钟形等类别,其构图也不甚统一,风格多变。其最流行的经典构图为:画面上方是星月祥云,下方为浩大水势。牛多呈仰望或回望星月之态,处于画面下方。其或涉水,或卧或立于大水之中的陆地。除铜镜之外,宋金时期的耀州窑、定窑、景德镇窑、吉州窑等瓷窑,以及厌胜钱、玉器、铜香炉等各类物品之上,亦流行所谓“吴牛喘月”装饰。这是宋金社会生活中颇为值得注意的现象。

但是,所谓“吴牛喘月”一称是否准确,由于在各种出土铜镜上并没有出现明确的铭文,无法满足器物命名时“图文互证” 的准则,因此,这一纹饰的命名则有待考证。

关于“吴牛喘月”的文化內涵,很多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一种说法认为吴牛喘月是金人嘲笑讽刺宋人畏惧怯战不堪一击、如惊弓之鸟四处逃窜的窘态,这种说法结合当时时代背景看似合情合理,但是目前掌握的墓葬出土材料表明,此类铜镜在北宋时代即有出现,这一现象又该作何解释?

另一种说法来源于1984年杨静荣发表的《陶瓷装饰纹样——“吴牛喘月”考》,杨静荣认为吴牛喘月纹饰的流行,是由于陶瓷工匠在严酷残暴的经济剥削和民族压迫下,以吴牛喘月隐喻自己如同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吴牛,见月而喘,困苦不堪。该说法又将吴牛喘月镜归为金代铜镜一类,其谬误与之前论定相同。

对“吴牛喘月”这一纹饰,何福生已指出:“用这个典故里面呆傻、害怕类似的东西的文化含义来大量装饰日用品青铜镜,似乎并不恰当。”

铜镜的装饰纹样多数源自寓意美好的事物或故事,如象征吉祥的龙、凤、双鱼等,象征美好的缠枝花卉、团花、瑞兽等纹饰,神话故事类纹饰也大多见于象征美好爱情的柳毅传书镜、传达美好祝愿的龟鹤齐寿镜、鹤鹿同春镜,象征高洁品德的许由巢父镜等,但像“吴牛喘月”这一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出现在镜背,我认为是一种误读。此类纹饰应为“犀牛望月”更为贴切。

“犀牛望月”始见于周尹喜《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金元好问《续夷坚志》:“凡犀遇山川、日月、草木、鸟兽,随遇成形。”是说犀牛在古代被视为神物,其角像人脑一样,可以储存所能看到的东西,故有“犀牛望月,月形入角”之说。

在“吴牛喘月”一说流行之前,文物考古界一般以“犀牛望月”来定名此类题材。“犀牛望月”是宋金时期颇为流行的吉祥寓意题材,应与当时社会普遍风行的人们祈求长寿、福禄、科举、财富的美好愿望有关。宋金文献的有关记述,也证实犀牛望月确与吉祥寓意有关。如:犀牛望月在宋代又称之为“坤牛望月”,③从金元好问诗“虢驿传家信,坤牛玩吉占”可知,坤牛乃吉兆之相。又宋邵雍《梦林玄解》梦占·犀牛渉大水吉条:

占曰:犀之为物,上能通天下能分水。科举梦此子丑联捷,征伐梦此水战大胜,出行梦此遇险得济,疾病梦此服药必痊,商贾梦此涉江泛海必获珍宝之奇货。④

综上所述,“吴牛喘月”的内涵与铜镜纹饰应表达出的美好祝愿不相符合,如此命名并不恰当。但由于大量学者和论著都以“吴牛喘月”作为此类纹饰的命名,故习惯以此为命名的标准。

注释:

①杨玉彬.文物鉴定与鉴赏[J],2012:70.

②杨玉彬.文物鉴定与鉴赏[J],2012:70.

③(宋)赖文俊.《催官篇》卷二·评砂篇:“经曰乾马亘天,坤牛望月,艮狗依市,巽鸡鸣阙,天柱发四维之气,而功名唾手,此之谓矣.”坤牛:《周易》取物象义,以牛的柔顺和负重载物作为坤卦之象,称为“坤牛”.《易·说卦》:“乾为马,坤为牛.”孔颖达疏:“坤为牛,坤象也.任重而顺,故为牛也.”

④(金)元好问:《元遗山诗集笺注》卷七.清道光二年南浔瑞松堂蒋氏刻本.endprint

猜你喜欢

纹饰
带状纹饰的类型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藏族日常纹饰与文化符号研究
王玉启祥 商代龙纹饰玉器的艺术特点及演进
雕漆纹饰的修复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浅论陶瓷艺术中的仕女纹饰
吉利永长——中国传统纹饰之回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