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梵高绘画创作的风格演变

2018-01-20高天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表现主义印象派梵高

高天源

摘 要:梵高是在现代艺术早期画家中最让世人瞩目的颇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梵高的作品在西方艺术史中占有特殊地位,他喜欢明亮的色彩和极具表现力的厚涂笔触,梵高的创作生涯短暂,他先后受到了诸多画家和画派的艺术风格和思想的感染,本篇就是具体来讨论这位传奇画家创作演变历程。

关键词:梵高;表现主义;印象派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070-01

一、绪论

在古典时代的西方美术,画家们都很注重题材的表达,他们基本上都围绕着历史叙事和宗教人物展开创作线索,作品的叙述功能始终在绘画艺术中占据着第一位。印象派画家莫奈的鲁昂大教堂主题系列让人们看到了绘画语言形式的重要性,画家可以将内容叙事剥离开,把形式纯粹地放到绘画表现的高度上,印象派画家以直觉取代了对自然的缜密推敲,以色彩取代了素描造型,古典绘画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延续下来的依赖于明确线条的造型目的“轮廓”被生动的色彩和模糊形象替代了。形式服务于内容和主题表达的旧有秩序被颠覆,内容与题材成为了色彩表现的载体。

二、梵高早期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内容

梵高的早期创作思想深受他的画友和他所游历过的地方的影响,在巴黎的旅居生活也让梵高接触到了米勒和杜米埃的现实主义作品,深受他们的作品风格理念的影响,我们从他早期的作品《吃土豆的人》(如图1所示)一画中可以看出,梵高在他的初期创作阶段还是很注重作品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与表达,并且这种内容的表达基本都集中在现实主义的主题上,《吃土豆的人》描写了一个普通荷兰农民之家的穷苦生活场景,明暗光影对比手法让观众想到了17世纪荷兰另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伦勃朗的艺术形式,真实的场景描写和朴实的人物塑造体现了梵高早期作品中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然而,在这幅梵高早期的作品中,我们已经能够从粗狂有力的笔触与扭曲夸张的形象等这些现代主义艺术表现元素中窥见到梵高即将在他后期艺术创作阶段爆发出来的强烈的表现主义力量。

三、日本版画和印象派绘画形式对梵高的影响

梵高的作品不同于之前的印象派和点彩派,因为他并不追求客观事物表象的再现,而是通过视觉艺术表达作品内在的情感意图,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他可以被看作是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驱,在现代艺术的短暂发展历程中,有无数的艺术家受到梵高绘画艺术理念的影响。梵高深受印象派色彩的感染,他也对鲁本斯明快的色彩和奔放的表现力情有独钟,他欣赏威尼斯画派和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绘画形式——明亮的色彩和奔放的笔触,也因此,在后来他走向创作高峰的时候,梵高擯弃了他的绘画作品中的内容性和主题性,开始越来越倾向于纯粹的表现主义的形式表达,他热爱纯粹的、明亮的、高饱和度的颜色,日本浮世绘让梵高懂得了自由抒发情感,他把素描和平涂的鲜亮色彩相结合,西涅克的细碎笔触相间的表现风格让梵高深受启发。在作品《从文森特的勒比克街住所瞭望巴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期梵高已经深受印象派色彩表现形式的影响。

四、梵高绘画创作形式中的表现主义精神

在与高更共处的时光里,梵高作品的底色变得更加饱和,他将这种底色与点彩派的相间笔触相糅合,从此,梵高进入了创作生涯的成熟阶段,这一时期他的作品特点是:由黄、绿、蓝、紫搭配在一起的高强度色彩对比,娴熟并趋向于程式化的激荡笔触所表现出的情感张力,《向日葵》中所体现出来的主题的触摸感。当梵高来到阿尔这个美丽的小镇后,他的绘画更加着重于情感的宣泄,色彩更加强烈,笔触更加激荡,《麦田里的播种者》(如图2所示)里的太阳是那般的烁耀和炽烈,万道光芒被以厚重的带有机理的笔触向四周散射,画面充满热情,生机勃发。《星夜》以扭曲蜿蜒的由无数色块排列翻转而形成的线条表达了画家炽烈的情感,这不是寂静的漆黑夜空,是梵高的心灵世界里的夜空,那夜空中没有闪烁的星星,而是布满激荡的情感节奏!梵高热爱单纯形式的色彩和笔触的表现,他将这种强烈的表现力贯穿了整个后期艺术创作阶段,他的绘画开启了现代艺术的表现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法)弗里德·卡拉萨特.西洋美术巨匠辞典[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

[2]周宏智.西方现代艺术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英)斯蒂芬·利特尔.流派:艺术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表现主义印象派梵高
梵高的世界
《星月夜》和梵高
情绪在表现主义油画中的实践与运用研究
原始表现主义的画像——沃尔特·米卡作品欣赏
「印象派画家」金农
被盗窃的梵高
关于表现主义
印象派画家启发了我
印象派大师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