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紫砂器中圆器的作用

2018-01-20陈晨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圆器造型

陈晨

摘 要:紫砂壶之所以和其它工艺品有很大的区别,是在于它既有实用性,也有欣赏性,更具有收藏价值。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思想的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并由此影响到中国人的审美倾向。

關键词:圆器;造型;紫砂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044-01

紫砂属陶类,陶器是农耕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陶器的产生与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黄河流域是中华古代文明的摇篮,数千年里,陶器伴随农耕史发展和繁荣着。紫砂陶质朴文静、雅致、素面素心,浮艳根本与它无缘,以它独特的拙朴,而显出它高洁的美容美质。

紫砂壶一般分光货、花货、筋纹货,其中以光货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经过漫长的紫砂发展史,创造了珠圆玉润、千姿百态的名壶世界。主要分为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筋文形体三大类。几何形器又分为方、圆两种。

紫砂艺术造型的“方”与“圆”绝非仅是表示形体的概念,它体现着紫砂艺术的风骨和精粹,代表着文人的思想意识与艺术审美指向,方圆之间包容大地万物、亘世乾坤,聚合着中华民族的自然哲学、生命哲学与艺术哲学的精神。

紫砂圆器是以球体、圆柱体为基本形体塑造的一种器皿,主要运用各种圆曲线、抛物线和曲线等组成。造型圆润、饱满浑朴、玉质感强。紫砂圆器造型要求达到“圆、稳、匀、正”,柔中寓刚、刚柔相济。(1)圆要求有变化,要求与肩、腹、足、盖、底、嘴、把等过渡处见骨,见肉,骨肉均匀,整体达到“珠圆玉润”的艺术效果。(2)稳,要求顾及视觉安定外,更注重实用的稳定。(3)匀,要求壶整体要与盖、肩、腹、底、嘴、把、足以及附饰物各部分过渡处要匀称协调、和谐自然、浑然一体。(4)正,要求制作工艺严谨、规范、挺拔、端正。

上好的紫砂圆器茗壶,无论是整体、半圆、椭圆等等形式,均需要追求壶体的协调统一,赏心悦目,视觉和触觉上的平衡、和谐、韵律、对比等等,通过形式来体现超越自然形态的内在理论美感。

紫砂圆器造型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总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与紫砂方器、紫砂筋纹器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演变、调整、发展,蕴育了漫长的紫砂发展史。

用“形、神、气、态”四大要素来衡量一把上好的紫砂圆器茗壶。四大要素之中关键的因素还在于形。形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余三要素的内在因素,或端庄稳重、粗朴大方,或灵秀端丽,或巧而玲珑,大凡这类型的造势无非是紫砂艺人通过弧形曲线过渡组合构成来充分表达作者的创作思想,形成各独立体的体形表达追求完美。

南京博物馆收藏的《吴经墓紫砂提梁壶》。这件紫砂壶是1966年在江苏南京市华门外大定坊油坊桥明司礼太监吴径墓出土的。提梁圆壶质地“近似缸胎,但叫缸胎为细”,呈赤褐色。由于胎泥铁质不匀,氧化气氛不同,壶表呈现深浅不同的颜色。又因与缸器陶货同窑烧成,壶肩处粘附黑红色的釉滴。壶表面涩手,壶身为球形,壶颈是先做好一个圆圈再接壶身的,手工捏制而成,不同于后来的打身筒成型法、这件紫砂圆器茶壶,可以说是紫砂圆器中有证可考的最早的圆器茗壶之一。紫砂圆器茗壶发展到明代中叶时已十分成熟,圆器茗壶的 造型款式越来越丰富。

紫砂泥的可塑性非常好。在草创期老僧以“捏筑为胎”,到供春“茶匙穴中,指掠内外”,供春又变革为“斫木为模”。这是制作工艺的一大改进和提高。“斫木为模”说的是用木制成一个内模,泥条在木模上奎制成型,这个方法传至时大彬,“时悟其法,则又弃模”,“时乃故入以砂练木,克谐审其燥湿,展之名曰土毡”。(周容《宜兴瓷壶记》),时大彬领悟其制作方法,不用模具制作,练好土,掌握好泥的干湿度的泥性,“展之名曰土毡”就是把泥打成泥条(土毡)、泥片来成型。“割而望诸月,有序先腹,两端相见,谦用媒土,土湿曰媒,次面与足,足面先后,以制之丰约定”。

紫砂传统成型工艺能有其强有力的生命,客观上是因为紫砂泥具有它特定的性能所决定。其次,是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需要而沿袭。也是弘扬独树一帜立与世界陶艺之林的紫砂工艺陶文化而继承,文化的清高性、文化的通俗性是并存的,而先进文化一直又是起引领作用的。

说紫砂作品属于工艺品也好、属于艺术品也好,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紫砂作品即是日常生活用品,同时因为它凝结和高度提炼了的文化要素,又具备抵抒情达意,陶情冶性的载体或媒体。

圆器是紫砂类型中的最基本造型,它一般不经过任何装饰点缀,除了采用一些线型装饰外,全靠简洁的形态来表达作品自身的生命力,最能表现艺人的基本功力、艺人的文学修养、审美观点以及艺术家的胸怀,真正优秀的素身圆器往往是“多一分有余,少一分不足”。

圆,是中国道家通变、趋时的学问;方,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正如古人所云:知欲圆而行欲方。紫砂壶就是在方与圆的千变万化中,阐释着这朴素的哲理。

参考文献:

[1]天地方圆.

[2]高英姿.紫砂名陶典籍,宜兴紫砂文化丛书[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3]于川.紫砂壶把玩与鉴赏[M].北京:美术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圆器造型
一气呵成,自在紫圆
当代手工圆器的价值
——以景德镇手工圆器为例
浅谈紫砂圆器的造型之美
基于内外流场仿真分析对整车性能研究和优化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浅谈紫砂圆器壶的创作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