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评崔志远先生的《中国地缘文化诗学》

2018-01-20何亚婷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志远齐鲁诗学

何亚婷

摘 要:从地域文化角度出发研究文学,对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地域色彩比較浓的小说群体进行分析和解读,是一个出新的角度。崔志远先生的《中国地缘文化诗学》一书,提出了一种研究文学地域性的方法论——地缘文化诗学,并以此为理论依据,通过对新时期小说的考察分析我国文学的地缘文化特征。

关键词:地缘文化;新时期小说;认识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002-01

在文学研究中开拓文化视角,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就已经成为文学研究的一种倾向。文化诗学也随之产生,成为新的学科方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崔志远先生的《中国地缘文化诗学》一书对新时期地域性作家群落的实证考察,结合了相关理论,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一、《中国地缘文化诗学》一书的总体介绍

本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论述了中国地缘文化诗学的文论语境,理论资源以及理论构成。第二章追溯了中国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发展与定型。第三章概括了新时期文学的地缘文化风貌,第四章到第九章选了燕赵、北京、吴越、上海、三秦、齐鲁六个区域进行地缘文化诗学的个案研究。在第四章和第九章中,第一节均为该区域文化的地域特征。第二节为该区域小说的地缘风貌,第三、四、五节,则是选取了一两位代表作家对其进行文学地缘性分析。

二、《中国地缘文化诗学》的具体章节点评

纵观全书,在众多章节之中,较之其他章节,我对第二章的内容稍有体会,下面便对本书的第二章作一个简要的概括与点评。第二章的内容是对中国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发展与定型的论述。作者将该章分为四个小节,第一节对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展开详尽地考察。首先从中华大地的“网格地貌”,递变性气候两方面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得出地理环境为文化的生成提供了物质条件的结论。其次从考古学考察角度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最后,作者从神话传说考察角度出发,对神话传说考察和考古学考察进行了整合性的思考。第二节从邦邑文化区的形成,双环结构的形成方面出发对中国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进行探究。第三节是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证实了我国区域文化在双环结构的框架下大融合的进程中区域文化格局的发展与成熟的经过。第四节作者按照从宋辽金到元明清的顺序对我国区域文化的深化与定型过程进行阐述,概括出了我国区域文化的两个文化特征: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转移及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该章内容进一步阐释了地缘文化诗学理论中“文化区”的内涵,为读者对后面内容的理解打下了理论基础。

三、对《中国地缘文化诗学》一书的认识与体会

在读了崔志远教授的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被崔老师的学术精神以及学术功底所折服。崔先生严密的逻辑推理,严谨扎实的治学精神,无一不在这本书中显示出来。该书拓宽了研究视野和文本解读空间,呈现出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丰富与多元。

作者在这部书中,主要介绍了燕赵文化与新时期燕赵小说、京都文化与新时期京味小说、吴越文化与新时期吴越小说、上海文化与新时期海味小说、三秦文化与新时期秦地小说以及齐鲁文化与新时期齐鲁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齐鲁文化与新时期齐鲁小说的分析与介绍。这可能与我是齐鲁人的原因有关,经过对这部分内容的研读,我对自己的家乡——齐鲁大地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1.对结构特点的认识。该部分内容从齐鲁文化的地域特征入手,通过物质环境、社会结构两个个方面对齐文化和鲁文化进行对比,再由泰山、黄河、大海三个关键词引发出对齐鲁地区的文化性格的思考。泰山崇拜五岳独尊、黄河第一文化大河的身份,依临大海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齐文化的尚功利,自由开放,鲁文化的崇礼义,严谨持重,它们共同组成了齐鲁人的文化性格:仁爱智勇,阔达涵容。其次,作者介绍新时期以来齐鲁小说的创作概貌。选取了以莫言、张炜为代表的两位作家,用原型批评的方法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地缘文化诗学的文学地缘性分析。

2.对莫言小说与高密文化的再认识。从这部分内容的介绍中,我们知道,高密地区土地肥沃,作物丰饶,江河密布,高粱丛生,人民剽悍,地处古齐地,远古神话达到绚烂壮丽,东夷文化的宏大,这些地域因素无一不为莫言作品中彰显出来的强旺的生命意识,激烈的抗争精神,空灵的童真心态打下基础,这一切都与高密这块热土有关。山东高密东北乡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地处儒家文化发祥地的山东文化圈,这些都成为了独特的高密文化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家乡的田园山水,高密民情,无一不对他产生深刻影响。作者从山东高密东北乡地缘文化角度对莫言的作品进行分析,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莫言作品中的文化含义以及高密独有的地域风貌,文化景观,文化风俗,文化性格对莫言创作产生的影响。

3.对研究角度的认识。作者将地缘文化诗学理论的构建与对齐鲁地域的具体文化考辩与对莫言作品个案的细致剖析结合,提供了研究文学的一个角度与方向,用原型批评的方法去探讨中国文学与地缘文化的关系,发掘作品中所展现出的文化性格,对进一步挖掘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具积极意义。

崔志远先生的《中国地缘文化诗学》一书丰富了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内容,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新领域,较全面地阐述了地缘文化与新时期小说的关系。我们应该将这种研究方法和精神延续下去,挖掘更广泛的研究领域,促进文学研究的发展。

四、结语

以上便是我对崔志远先生的《中国地缘文化诗学》一书的简要评析,希望对初读者有所帮助,若有不足之处,希望能够批评与指正。endprint

猜你喜欢

志远齐鲁诗学
齐鲁声音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背诗学写话
Atom interferometers with weak-measurement path detectors and their quantum mechanical analysis∗
齐鲁声音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香喷喷的年哟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of FURLS algorithm for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 with positive feedback①
齐鲁书社
两种翻译诗学观的异与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