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异位症蒙医治疗研究进展

2018-01-19钦和乐呼李春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发病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

钦和乐呼 李春芳

【摘 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最常见的妇科疑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病理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蒙西医治疗取得很大的进步,近10年来蒙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了一些研究。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蒙医学病因病机;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2

1 發病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发病机制,从现代医学角度上依然未有明确的解释。目前最为常见的发病机制的学说也有很多种,包括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等。而最受医学界认可的则是经血逆流种植学说【1】。据相关学者的解释说明,其认为患者与健康人群的经血逆流以及经血中的内膜随便,其是否具有粘附性、逆袭及生长的可能性,其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内膜。而根本差异则是在位内膜的差异。而发病的因素主要是与患者的在位内膜特性相关联,这也进一步集成了前文所说的经血逆流种植学说【2】。在近两年的研究中,很多血症针对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血管生成素-2,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进行了研究,并且探究了它们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间的联系,能够为治疗诊断上提供更有趣的思路和讨论的方向【3-4】。在部分专家的建议中,他们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病因不明去的疾病,并且其发生收到了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免疫能力和外部环境多种问题的干扰。而更多的学者在研究上,对细胞、组织、分子生物学等进行了多个方面的探索,故而遗传学、免疫异常学说等也在近几年来受到了重视,有了对该疾病研究的新方向。

2 蒙医学病因病机:

蒙医“础斯一布日勒都胡病”是蒙医妇科的重要内容之一。诸家翻译各不一样、有的译为“血脉病”,有的译成“血潮症”或“妇血症”。《四部医典》中指出“月经与黄水(沙日乌素)被风(赫依)所卷而产生的全身性及‘础斯一沙日'性妇科总症” 【6】。也就是血脉运行不畅凝聚停积在身体某一部分而产生的各种病症。从现代病理学来看,础斯一布日勒胡病(以下简称妇血症)包括血液循环障碍,常见的则有雪霜、缺血以及水肿问题;在炎症方面,则常表现为增生、萎缩、组织坏死等;此外可由于代谢障碍导致患者出现病理反应,其表现为组织的增生以及不良分化。异位症的病理变化与妇血症的上述病理变化相似,故可以认为异位症是蒙医妇血症范畴内的疾病【7】。

3 西医治疗:

⑴期待治疗:仅使用于轻度内异症患者,采用定期随访。

⑵药物治疗:①口服避孕药:孕激素和炔雌醇复合制剂。②孕激素:甲羟孕酊酮③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④孕三烯酮:19-去甲睾酮巢体类药物⑤达那唑:合成的17a-乙炔睾酮衍生物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亮丙瑞林等

⑶手术治疗: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则为根治性手术。另外两个方面主要是为了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一种则是保留生育功能,一种则是保留患者卵巢功能【1】。从现代疗法上看,其治疗措施主要是来调节卵巢功能,或者采用拮抗雌激素的方式来改善疾病的症状。但是,该治疗措施长期使用后效果并不好,主要是低雌激素的副作用将会影响到患者的生育功能,以及排卵问题。在停止用药后,也存在复发性高的风险。因此,在临床治疗方面尚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西医治疗方式。

4 蒙医治疗:

蒙医中可以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则是妇科总剂安坤丸,该药物以益母丸为主,以豆蔻补益散、六味大黄散等为辅助治疗,其作用则在于通经止痛,能够帮助患者调理气血,从而缓解临床疼痛的问题。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上看,将蒙医的治疗措施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其药物作用可以有效地调节内分泌,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微循环调整,消炎止痛的作用。从临床实验结果上看,该治疗措施也更为有效,可以消除、缓解临床病症,如痛经、不孕等。此外,该药物在治疗上副作用小,近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目前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医妇科用蒙药益母丸(蜜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观察大量病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该药为蒙药、蜜丸、生药、无添加剂、属于非激素药物、价格低、副作用小。蒙药益母丸具有多种维生素成分,有营养子宫内膜组织、促进体内激素水平增长。①关于蒙药益母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前期工作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观察了大量的病例,效果可靠。②.蒙医妇科门诊有大量的患者来源。③蒙药益母丸:由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药药剂室供应,能做到送药及时,药品质量保证,价格患者能够接受。

5 讨论与展望:

近年来,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有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了研究,其内容更加深入,在治疗方法方面也进行了多种实验的比较探究。但是,不得不说,在根治性药物的研发上仍然没有较大突破。蒙医治疗有待于从发病机制上加以研究,做到精准防治。蒙西医治疗各有所长,优势互补。随着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推出有效地治疗措施,手术措施和用药方式,促使该疾病的治疗更加有效、安全,也是每个患者的期待。治疗形式的个性化、规范化也是现代医学的基础要求。

蒙医治疗妇科病以调节赫依、础斯功能为主,提升脏腑功能为次主要治疗原则。现阶段蒙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面临的是蒙药制剂的改造及先进化,传统蒙药制剂以散、汤、粒剂为主要,随着时代先进的步伐蒙药方面也需要有所调整,在今后的研究当中,需要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制剂,并且不断的努力,分析探究病情发展机制,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多地选择。

参考文献

谢辛,苟文丽.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8.272

朗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的深入和发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4):241-242.

俞丹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6(2):101-103.

余静,汪利群.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发病机制及其微环境的研究进展【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4):85-88.

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蒙文)【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年.

金玉,萨出日拉,蒙医妇科病学[ M ]赤峰:内蒙古科技技术出版社.2015;123-124.

吴兰芬,杨玉秀.子宮内膜异位症治疗进展.吉林医学2012,33(3):614-615

猜你喜欢

发病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