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1-19凡启梅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凡启梅

【摘 要】目的:观察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我院在在职护理人员68名,随机分为两组,各34名,对照组行常规管理,研究组行分层次管理,对比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研究组临床操作及理论知识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对研究组护理服务更加满意(P<0.05)。结论:通过分层次管理,可快速提高护理人员能力,提升护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管理;护理质量;分层次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护理管理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其主要目的为增强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水平,提高护理工作质量[1]。随着现代医疗制度不断完善,也使医院护理模式发生巨大变化。现代护理工作也逐渐由“疾病”向“患者本身”转变,意在全方面提高患者整体护理质量,最大程度满足患者健康需求[2],而选择合理的护理管理模式,是快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主要手段,因此,我院为研究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行分层次管理方式应用效果,特行此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68名在职护理人员,均为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34名,年龄21.4~46.6岁,平均(28.58±5.34)岁,工龄0.4~16.5年,平均(8.04±2.63)年,学历:本科24名,大专10名;研究组34名,年龄22.6~45.8岁,平均(29.04±5.69)岁,工龄0.6~15.7年,平均(8.12±2.72)年,学历:本科18名,大专16名,所有护理人员均自愿参与,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管理,由护士长带领,进行常规排班,护理人员根据自身工作职责,严格按照护士长安排要求,认真完成日常护理工作;研究组行分层次管理:①层次划分:综合分析护理人员学历、护理水平、临床经验等综合能力,可将入职时间较短,能力水平较低人员分为初级护理者;将入职2年以上,临床经验较为丰富,技能水平熟练者分为中级护理者;将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可独立应对临床护理工作,并具有较强学术能力者列为高级护理者,护士长为综合管理者,指导各级护理者进行日常护理工作。②职责区分:对于不同层次护理者,其工作责任及范围也存在差异,可通过逐层管理,监督方式,即高级护理者职责与工作范围由护士长统一安排,并监督其完成质量;而高职护理者又将任务分配至中级护理者,高层次负责监督管理下级护理者,并由上级护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对下级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培训, 提升下级护理技能水平;此外,每周定期由护士长组织,工作汇报工作,总结本周护理工作,对于护理中出现的突发情况,疑难问题进行高论分析,并对各层护理者进行专项技能培训提升,全面增强护理团队护理水平,保证护理质量。③奖惩制度:根据格各层护理水平差异,其薪酬必然不等,但可根据各岗位护理难度及重要性不同,可制定不同奖金系数,并纳入业绩考核,将护理护理质量与其薪酬直接挂钩。

1.3 观察指标

考核两组管理后临床操作、理论知识水平,共100分;并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水平,共100分。

1.4 统计学

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管理前研究组理论知识评分(68.59±5.16)分,操作评分(69.16±4.83)分,与对照组理论评分(69.46±4.83)分,操作评分(69.52±4.95)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管理后,研究组理论评分(91.52±4.1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6.43±3.82)分(t=5.235,P=0.000;P<0.05);研究组操作评分(89.46±5.0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2.37±4.28)分(t=6.231,P=0.000;P<0.05);且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3.52±2.7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8.42±2.14)分,差异显著(t=8.515,P=0.000;P<0.05)。

3 讨论

护理为医院对患者提供持续性直接服务工作,其服务质量与患者治疗效果及后续康复情况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医疗模式改革,人性化护理理念也逐渐渗透到护理工作中,现代护理也不单单只对患者疾病特点进行干预,而需要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更加舒适的人性化护理[3]。

护理管理不仅可以保证护理工作中顺利实施、开展,同时也是提升临床护理综合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常规护理管理中,所有护理工作统一安排,部分会运用“老带新”模式,但并未对护理人员能力水平,擅长优势充分利用,使得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护理人员缺乏积极性,整体护理水平相对低下;本研究实行分层管理,其主要强调护理人员能力层次划分,由经验丰富、能力出众人员带领、监督下级,实现逐层管理,职责分工明确,可使临床护理工作中更加井然有序;并根据不同层级制定合理薪酬系数,纳入业绩考核,可大大提升护理人员积极性;同时,每周定期组织工作总结、技能培训活动,可全面提升整体护理水平,保障临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运用分层次管理方式,可促进护理人员工作及学习积极性,帮助其快速提升护理能力,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证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韶玉兰, 蒲映辉. 分层次管理法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16, 13(7):66-69.

陳桂芹. 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14(4):92-93.

乔兴莲. 探讨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 30(5):767-768.

猜你喜欢

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