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2018-01-19童国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切口感染影响因素

童国平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提供诊疗参考。方法:收集我院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和治疗效果。结果:1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均于感染发生后1~2周治愈出院。结论:对于肥胖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使用和切口污染处置大多是切口感染的原因,如果对以上影响因素加以重视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降低患者切口感染不受感染。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2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手术切除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最佳方法。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1]”现对这1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外科2013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1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在13~76岁,平均年龄52.6岁。均是因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或右下腹痛情况住院。伴有糖尿病1例,冠心病4例,高血压3例,盆腔炎1例。BMI指数正常3例,过重(BMI指数24-28):8例,肥胖(BMI指数28-32):2例。手术时间小于或等于30分钟2例,小于或等于60分钟7例,小于或等于90分钟4例。术中有腹腔积液污染切口的5例,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6例。本组所有患者术前即开始治疗性使用抗菌药,手术时切除阑尾患者送病理做检查,经过诊断患者均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做手术后3~5天切口处出现红肿热痛、自然裂开、有脓性分泌物的5例,局部肿胀有疼痛或压痛,由外科医师拆线分开伤口引流出脓液的8例。

1.2 治疗方法

浅部皮下组织切口感染给予拆线清除异物、引流、碘伏消毒换药,TDP灯照射切口,静滴抗菌药物,感染一般可获得控制。深层感染的伤口采取拆线分开伤口引流,彻底清创冲洗,放置引流条每日换药,静滴抗菌药物,后期给予二期缝合或用蝶形胶布将切口拉拢对合促进切口愈合。有经济条件的患者选择负压封闭引流治疗5天,伤口新鲜后局部麻醉下二期缝合治疗。

2 结果

经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对比,1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经过手术切口感染治疗的患者都在手术后1~2周治愈出院。

3 讨论

通过回顾分析发现本组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在BM指数偏大、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切口污染、放置腹腔引流管等方面存在相似性。可以通过以上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大大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的减少。

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较肥厚,缝合皮下切口时要用生理盐水对患者切口进行冲洗,去除液化缺和游离的脂肪组织。对污染严重的患者切口,缝合腹膜后对伤口进行消毒冲洗尤为重要,必要时留一部分伤口手术过程中先放置缝线不做结扎,敞开切口引流,观察24小时如果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积液时,再对患者将缝线拉拢做结扎作为二期缝合,但应做好医患沟通和无菌包扎。手术时间过长是切口感染的又一影响因素。一是增加了切口组织的机械损伤,二是增加了腹腔内、切口附近毛囊内和空气中的细菌的感染机会;因此,控制手术时间也可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手术时间过长常由切口位置或大小不当造成术中显露困难所致,“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时应选择麦氏切口或右下腹直肌旁切口。[2]”根據术前压痛点和超声定位检查有利于手术切口定位,准确的定位和适当的切口长度会让患者做手术部位显露到恰好程度,对患者手术进展情况加快,也减少了患者手术进行时的切口出现感染。阑尾切除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阑尾周围已形成脓肿,或附近有较多脓性渗液者;②阑尾有严重炎症和广泛粘连,切除后仍有少量渗血者;③位置较深,或靠近盲肠后的阑尾,其渗不易自行引流局限者;④阑尾根部结扎处理不可靠;⑤伴有明显腹膜炎。[3]”本组患者中有6例切口旁放置了硅胶引流管,其切口感染位置相对较深,通过换药探查发现,脓腔位于引流管周围并向手术切口扩散,脓液性状与浅表感染脓液性状不同,说明此类感染由术后腹腔积液自引流管周围渗入伤口或拔除引流管后积液直接从引流管开孔渗入伤口引起。所以应术中应注意术区的清洁冲洗,尽量减少引流管的使用,确有需要时要另做切口放置,且外口宜大内口宜小,以防止积液从引流管周围漏出和有利于引流管周围腔隙引流[4-5]。

综上所述,患者体型肥胖、手术时间过长、术中使用引流管和切口选择不当等因素是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我们将对以上影响因素能够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就可以把患者切口感染的情况大大减少。

参考文献

林振平, 何玉凤.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 中国医药科学, 2014(8):165-166.

刘安儒,潘耀振.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J].贵州医药,2008,3(27):657.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51.

刘琴, 徐宏宇, 万四红,等. 循证护理在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10):102-103.

冯丽芝. 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J]. 现代养生, 2014(8):238-238.

猜你喜欢

切口感染影响因素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术后切口感染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
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