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策略

2018-01-19赵宏郭军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偏角腕关节桡骨

赵宏 郭军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3 年 01月至 2017年06 月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64 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研究组给予手术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Gartland-Wertley腕关节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Gartland-Wertley腕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针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使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优。

【关键词】: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引言: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约占平时骨折的十分之一,好发于老年人。[1]随着社会的老龄化,桡骨远端骨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医学界对桡骨远端骨折分型、治疗方法、医疗器械研究的深入,使得治疗方案日趋丰富。我院对比分析了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将我院于2013 年 01月至 2017年06 月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64 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2 例。研究组:男 15 例,女 17 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5岁。对照组:男 16 例,女 16 例,年龄(61-73)岁,平均年龄67岁。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适用于AO分型中A型和B型的桡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合并骨质疏松的骨折和AO分型中的C型骨折。[1]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骨折处经手法复位后,夹板固定 6-8 周。研究组给予手术治疗,掌侧入路 T 型锁定解剖加压钢板固定,必要时辅以克氏针固定[2]。

1.3 观察指标:掌倾角、尺偏角、Gartland-Wertley腕关节评分。

1.4 统计学数据处理:研究数据录入SPSS 18.0分析系统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代表两组患者治疗后指标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Gartland-Wertley评分为(3.5±1.1)低于对照组(4.2±1.0)分。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均稍优于对照组(P < 0.05)。

3 讨论

根据骨折原因可分为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和巴尔通骨折。(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且常为粉碎骨折,骨折端因嵌压而短缩。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面或合并尺骨茎突撕脱骨折及下尺桡关节脱位。(2)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较少见,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骨折相反,故又称反Colles骨折。跌倒时手背着地,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3)巴尔通骨折(Barton骨折)系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型骨折,伴有腕关节脱位者。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递,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引起桡骨关节面骨折,在桡骨下端掌侧或背侧形成一带关节面软骨的骨折块,骨块常向近侧移位,并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3]。

治疗的目的是使腕关节能获得充分的无痛运动及稳定性,恢复正常工作和日常活动,而且将来不会有退行性变倾向。多数桡骨远端骨折通过非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但对于累及关節面的移位骨折及不稳定骨折,普通的外固定难以维持良好的复位,常常在复位后两周左右出现骨折再移位,从而导致桡骨远端短缩、掌倾角及尺偏角减小、关节面不平、继发疼痛等,会直接影响腕关节功能,故此保守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4]。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要精确重建关节面、坚强内固定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外骨折要求恢复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以减少骨折继发移位的可能。任何对位对线不良均可导致功能受限、载荷分布变化、中排腕骨不稳,以及桡腕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风险。满意复位的标准为:桡骨短缩小于2~3mm,桡骨远端关节面为掌倾而非背倾,尺偏角恢复接近或达到20°,无粉碎性骨折片合关节面不平整[5]。

无论手法复位或切开复位,术后均应早期进行手指屈伸活动。保守治疗者外固定后每1~2周需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是否再发生移位。如果未再移位,则继续石膏外固定;如果出现移位,则需要再次手法复位或进行手术复位。4~6周后可去除外固定后再复查X线片,逐渐开始腕关节活动。手术内固定稳妥者术后可不必再行外固定,早期进行腕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训练[6]。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具有早期功能锻炼的优势,且后期患者恢复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徐文停,倪诚,喻任,等.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1).

黄卫国,马栋.掌侧锁定钛板与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中期疗效比较[J].中华骨科杂志,2015,(7).

孙欢,王迪,吴伟,等.桡骨远端C型骨折石膏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对比[J].实用骨科杂志,2017,(5).

周劲松,唐晓俞.复杂桡骨远端骨折中西医治疗的临床探讨[J].2016,(8).

刘伟,朱蒙,唐弯弯,等.两种不同的复位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10).

戚晓阳,陈志达,吴进,等.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7,(16).

猜你喜欢

偏角腕关节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翼吊长涵道发动机短舱内偏角优化和机理研究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关于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三届《腕关节损伤新技术学习班》的通知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0例
铁路既有曲线整正计算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