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对烧伤患者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影响

2018-01-19薛薇薛剑飞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应激反应手术室护理

薛薇 薛剑飞

【摘 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对烧伤患者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模式的烧伤患者40例为对照组,并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烧伤患者4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烧伤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应激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激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手术室是医院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属重要科室之一,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1]。由于手术的特殊性,加上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易使患者生理及心理承受巨大压力,导致患者产生焦躁、不安、恐惧等负性情绪,影响预后[2]。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改善患者应激水平,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2]。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对烧伤患者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模式的烧伤患者40例为对照组,并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烧伤患者4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5-69岁,平均(43.58±3.52)岁;轻度烧伤6例、中度烧伤27例、重度烧伤7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4-68岁,平均(43.91±3.27)岁;轻度烧伤7例、中度烧伤28例、重度烧伤5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性别构成比、平均年龄、烧伤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叮嘱患者做好术前相关肠道准备,并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术前访视,详细了解患者疾病信息,加强患者病房访视工作,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掌握患者情绪变化,对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②向患者简单讲解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带领患者熟悉手术室环境及介绍手术相关设施,消除患者陌生及害怕心理,增加患者对手术信心。③术前30min调节手术室温度及湿度,检查物品是否准备无误,摆放有序;播放舒缓背景音乐,耐心陪伴患者,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安慰。④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应穿着整齐,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术中减少走动量,可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帮助其消除紧张心理,减少应激反应;术后擦拭伤口周围血迹,并为患者穿好衣物,加强保暖,待患者清醒后送至病房。⑤术后回访,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叮嘱其按时翻身,避免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及压疮发生。⑥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乐观心态,利于机体恢复。

1.3 评价指标 (1)手术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记录两组烧伤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标准分界值50分为正常,和抑郁自评量表(SDS)[3]标准分界值53分为正常,對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情患者焦虑、抑郁越严重。(2)观察两组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应激反应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分别为(118.89±5.81)mmHg、(87.50±3.88)mmHg,均低于对照组(128.52±3.49)mmHg、(93.51±4.30)mmHg,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分别为(31.58±3.60)分、(35.25±4.27)分低于对照组焦虑及抑郁评分(37.50±3.21)分、(43.62±5.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86、6.563、7.763、7.560,P均=0.000)。

2.2 并发症 观察组切口感染及压疮各发生1例,总发生率5.00%(2/40),对照组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各发生2例、3例、2例、1例,总发生20.00%(8/40),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2)。

3 讨论

手术室可为烧伤患者切除疾病病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是医院重要组成,其护理质量高低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3]。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提供全方位、系统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创造良好的手术室条件,加强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与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人性化护理工作范围更广,护理方法更先进、护理内容更多,使患者的生理、精神、心理均得到满足,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保持乐观心态,使手术顺利地进行,利于恢复健康[4]。

手术室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理解患者、关怀烧伤患者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利于手术的成功及术后康复。手术室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可让护理人员对工作有充足的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价值,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服务[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激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手术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应激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通过加强术前烧伤患者访视工作,使患者获得被尊重感、安全感及满足感,增强了患者手术治疗的信心,让烧伤患者得到护理人员亲人般的照顾与关怀;术中关爱及术后随访利于及时了解患者的各种心理,及时进行针对性疏导,消除不良情绪,利于术后恢复[6]。

综上所述,烧伤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应激水平,促进患者转归。

参考文献

张雅娟,张洪莉,张素萍,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06):909-911.

高明芳,赵剑侠,梅娜,等.人性化护理、个性化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08):1030-1033.

罗贤慧.循证管理对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和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6):146-149.

猜你喜欢

应激反应手术室护理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探讨
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手术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探讨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手术应激反应的作用分析
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学龄前儿童的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