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止血球囊在产后出血中的疗效观察

2018-01-19杨丽梅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杨丽梅

【摘 要】目的:探讨宫内止血球囊在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方法:病例来源: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30日我院产后大出血患者48例。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抽签法。48例患者分为使用球囊组和非使用球囊组两个组别。使用球囊组Sengstaken-Blakemore球囊填塞(a组);非使用球囊组(b组)用其它止血方法。观察指标:止血成功率、操作时间、球囊留置时间、术后24小时出血量。结果:使用球囊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非使用球囊组,曼-惠特尼检验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a组相比于b组手术操作时间、球囊留置时间、术后24小时出血量更少,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腔放置止血球囊在产后大出血的应用效果确切,操作简单,起效快,可提高止血成功率,减少术后24小时出血量,缩短球囊留置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宫内放置球囊;产后大出血;应用效果

【中圖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产后出血是指顺产胎儿娩出后2小时出血量》400ml;24小时内出血量》500ml(若为剖宫产,则为1000ml)。产后出血与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产道损伤和胎盘等因素相关,其中宫缩乏力为主要原因。在宫缩乏力出血时,可通过宫缩剂、按摩子宫等方式进行止血,若无法有效止血,需进一步用手术方法,如宫腔填塞、压迫缝合、血管结扎甚至切除子宫。宫腔球囊填塞适用于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产妇,止血效果确切且操作简单,起效快。本研究对宫腔内放置止血球囊在产后大出血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30日我院产后大出血患者48例。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抽签法。48例患者分为使用球囊组(24人)和非使用球囊组(24人)两个组别。48例患者中:最小年龄18岁,最大35岁,平均年龄24.7岁。孕周最短34+5周,最长42周,平均孕周39.46周;顺产17人,剖宫产31人,其中瘢痕子宫14人,其它:双胎3人(2人合并胎盘早剥),边缘性前置胎盘2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人;其它原因剖宫产6人,产后2小时出血最少500ml,最多3500ml,出血原因包括宫缩乏力38例,前置胎盘3例、胎盘早剥5例,胎盘植入2例。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上述,P>0.05,研究有较强的可行性。

1.2 方法

使用球囊组(a组):通过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无法有效止血,所有患者取平卧位,留置导尿管避免尿潴留,可将球囊从阴道或者剖宫产术子宫切口送入,阴道内用2-3米长纱条填塞并向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球囊注水量需根据患者出血情况及子宫收缩情况来决定,球囊注水量通常为500~900ml生理盐水,球囊与引流袋通过引流管相连接,B超了解宫腔内球囊位置,有无宫腔积血,密切关注患者宫底变化情况、引流量情况及是否出现不适症状,生命体征,预先做好应对各种问题的准备工作。需注意的是球囊在宫腔内留置时间一般24-48小时,不宜超过72小时,大部分病人放置后24小时取出,放置球囊后同时静滴缩宫素维持,给予宫底沙袋压迫,做好急救止血准备。

非使用球囊组(b组):通过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氨甲环酸止血、子宫及血管缝合等方法,效果不好的,加用止血球囊止血。

1.3 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止血成功率、操作时间、球囊留置时间、术后24小时出血量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产后大出血患者止血成功率以%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取曼-惠特尼检验。操作时间、球囊留置时间、术后24小时出血量均统一以(ml)形式表示。衡量产后大出血患者治疗结果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相比较

a组相比于b组止血操作简单,直接止血,不会造成子宫腔粘连,术后高热等并发症,检验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

2.2 P值就是渐进显著性;a组相比较b组操作时间、球囊放置时间,术后24小时出血量更少,p﹤0.05,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2.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临床妇产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同时也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严重威胁着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因此,选取一种有效、快捷的治疗方法,对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改善其产后出血预后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从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操作时间8.65min,产后24小时出血量75.71ml,均明显少于参照组,平均留置球囊时间26.71min,因对照组仅4例放置球囊,所以该项与参照组无明显变化;这表明在临床相关指标方面,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方案可有效控制患者出血症状。本研究中研究组的止血率为91.7%(22/2),参照组止血率为70.8%(17/7),2例均为放置球囊后仍有活动性出血,改为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加B-Lynch缝合,研究组止血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两组数据比较,及时运用宫腔止血球囊,有效达到降低子宫动脉结扎率、子宫缝合、子宫切除率。此外,球囊在宫腔内的滞留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大部分放置24小时取出,仅1例胎盘植入面积大,放置72小时后取出。先放出大小球囊各一半的生理盐水,观察阴道出血情况,1小时后引流袋内无明显出血,取出球囊,该项操作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治疗本身所造成的感染率,远期宫腔粘连,月经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孕产妇的产后生活质量,特别是在急性大出血、技术水平差的情况下难以完成的抢救,采用球囊压迫便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为下一步治疗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操作球囊压迫止血所需设备十分简单,即便是偏远的地区也可以得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沈丹红,连青萍.子宫填塞球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术中继发性出血的疗效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93-1494.

高羽,王子莲,张建平等.Bakri止血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9):670-675.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