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接种电话通知在麻风疫苗接种中的作用

2018-01-19王玲红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王玲红

【摘 要】目的:评估、预防接种电话通知在麻风疫苗接种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对比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区接种门诊电话,通知儿童和未通知儿童的接种情况。结果:在调查本辖区管理的658名儿童中,电话已通知627名,接种率96.02%,电话未通知儿童(电话号码有变更、电话未接通等情况)31名,接种率76.33%;电话通知可缩短应种、实种间隔5d左右,间接增加及时接种率。结论:预防接种疫苗接种率19.69%。接种通知的成熟期,接种率提高了15%以上,电话通知也能缩短应种实种的间隔。

【关键词】:电话通知;疫苗接种;麻风疫苗

【中图分类号】R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2

疫苗接种是保护个体和人群免受疾病诱因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实施“预防为主”的政策也是一种行政行为。因此,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免疫规划,提高卫生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为了提高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区预防接种门诊自2017年上半年开始对儿童监护人进行免费预防接种信息电话通知,直至2017年下半年接种电话通知进入稳定阶段,麻风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得到一定提高。为评估电话接种通知对预防接种的促进作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区预防接种门诊对2017年以来达到8月龄儿童的麻风疫苗接种情况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7年3月1日—2018年1月31日,本辖区管理的达到8月龄的儿童。

1.2 资料儿童基本信息和麻风疫苗接种情况均来自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区预防接种门诊的预防接种与疫苗流通信息管理系统。

1.3 统计分析 对接种时间和间隔反应的及时性进行统计分析。计算采用实种时间一应种时间,平均应种实种间隔的计算采用中位数法。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麻风疫苗接种情况随着电话通知工作开展时间的增长,其效果也逐月增强,2017上半年与下半年电话通知儿童组和未通报儿童接种率分别为9.1%和17.65%。(由于电话号码不正确或不成功,没有发出通知)。

2.2 两组儿童平均应种、实种间隔比较 对两组儿童的应种实种间隔进行比较,2017年上半年,电话通知儿童应种实种间隔比电话未通知儿童缩短6.75d,下半年,电话通知儿童比电话未通知儿童缩短4.06d。(未通知是因为此电话号码有误或者打不通)

3 讨论

目前,提高接种率已成为控制传染病发病率和流行率的最迫切要求。一些调查发现,家长不知道接种程序或接种时间已经成为儿童漏种的重要原因[1-3]。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服务过程中,反复告知儿童家长需要接种的疫苗名称、针次以及间隔时间;另外,也把我们预防接种门诊的作息时间标注在科室的醒目位置;开单医生也会在该儿童的预防接种本上登记下一次需要接种的疫苗的名称和时间。调查对象为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区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两组儿童均来自不同的疫苗接种单位。近年来,由于湖北省襄阳市属于麻疹疾病高发区域,而接种麻疹疫苗后7-12天就可以产生抗体,比感染后产生抗体的时间短,所以,对适龄儿童进行麻风疫苗的接种可有效控制疫情蔓延或终止流行。因此,电话通知既可以减轻接种大夫的工作负担,也可以提高儿童按时来门诊进行麻风预防接种的通知到位率,提高接种通知的可执行性,从而大大降低麻疹的发病率。

疫苗接种是在健康人體内接种疫苗,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从而获得特异性免疫,不仅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具体实施过程,而且还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疫苗的免疫效果能使婴儿获得并维持较高的免疫水平,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免疫屏障,有效控制相应传染病的流行。而电话通知服务更加保证了高水平免疫接种的时效性,为了达到加强疫苗接种的最终目的,预防和控制和消除相关传染病。只有跟进电话通报服务,严格预防接种,做好防疫和疫苗宣传工作,规范注射技术操作。加强接种护理,做好接种前后的健康教育,密切监测不良反映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使患儿的计划免疫工作顺利进行,保证患儿的健康。电话服务可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构建移动办公平台,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医疗体验,营造和谐医疗环境,更有利于合理、全面地安排门诊工作。电话服务在服务儿童方面是一丝不苟,这就使医患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大幅度提高了疫苗应种、未种知晓率和接种率,家长普遍认可。宝宝的健康是每个妈妈的心愿,为了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种痘服务,安全是最重要的,接种疫苗的风险是安全和预防性的管理,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接种禁忌是不可忽视的,保证安全措施的成功,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是实施预防接种安全措施的关键元素 [4] 。

参考文献

张垄.浅谈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因素[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8(13):226—227.

郑日真,陈玲.铁山港区常住儿童免疫漏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1,21(4):699—700.

唐继海,戴振威.安徽省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1,30(4):327—329.

闫海英.加强预防接种工作风险防范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9(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