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2018-01-19丁伟厉明远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医院感染脑血管病

丁伟 厉明远

【摘 要】目的: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5例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拟定预防对策。另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5例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应用相关预防对策应对感染。对比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预防上强调全面性和系统性,通过多种措施应对各类问题,实现感染的控制。

【关键词】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医院感染;无菌环境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2

前言: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是指发生于住院期间的感染,或者于院内接触感染源、出院后发病的感染。由于医院内患者众多,且很多患者本身体质已经较差,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针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已经长期开展,收效尚可,但存在进一步优化提升的空间。研究指出脑血管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其感染的因素往往存在规律,可予以预防,我院针对上述内容的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5例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5例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6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5.8±4.2)岁。包括冠心病患者17例,血管炎患者16例,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14例,其他患者18例。观察组6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5.3±4.6)岁。包括冠心病患者18例,血管炎患者15例,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15例,其他患者1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患者以及家属知情自愿参与调查。

1.2 方法

调取对照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即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症情况和其他因素,拟定预防对策包括加强无菌环境创设、开展分级护理、持续跟踪病情。

① 加强无菌环境创设。每日对病房内的空气进行一次监测,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通风,单次通风时间在30-45min之间,控制室内相对湿度不高于70%。以此避免细菌等病原体富集和滋生。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所有医护人员均穿戴消毒后装备进出病房,并嘱咐家属保证衣物、食品整洁,每隔一日进行一次病房消毒,降低感染发生的可能[1]。

② 开展分级护理。将患者分为三个等级,即危重患者、较重患者和普通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体质较差的患者,列为危重患者,选取具备5年以上护理经验的护士负责护理,确保护理细节得到充分考虑,降低感染发生率。年龄偏大,存在合并症,体质不完全理想的患者,列为较重患者,选取具备3年以上护理经验的护士负责护理,有效保证基本的护理措施得到執行。身体状态理想,单纯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为普通患者,行常规护理,重视无菌环境保持和知识宣讲,应对可能出现的医院感染问题,以此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2]。

③ 持续跟踪病情。我院对所有患者均建立病历资料,记录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态势,之后由护理人员进行每日病情的观察记录。如患者经微创手术后存在小切口,对该切口是否存在红肿、渗液等情况进行观察,每日测量患者体温了解是否存在发炎问题,询问患者饮食和消化等情况,全面了解是否存在各种炎症,通过有效的持续跟踪及时了解并处理感染。

调查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

1.3 观察指标

本次调查主要对比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感染分为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切口感染等,护理满意度则以量化指标表达。

2 结果

2.1 两组感染发生率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果如下: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果如下:

3 讨论

医院感染属于住院并发症,对患者预后存在不利影响。经分析,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症情况和其他因素,我院以加强无菌环境创设、开展分级护理、持续跟踪病情三条措施予以应对。医院感染的出现和变化是一个过程,通过持续的跟踪、有效环境保持和患者分级,可以及时发现各类问题,做好应对和处理,使存在不同危险因素的患者得到对应的专业护理,也能有效发现病情和潜在危险,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预防上强调全面性和系统性,通过多种措施应对各类问题,实现感染的控制。

参考文献

邰国峰.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6):51-52.

王辉.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5):6945-6946.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医院感染脑血管病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